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如果壹個女人對男人說出了她以往所有的感情經歷,有壹些也很不光彩,而且這些除了她的家人外沒人知道,

如果壹個女人對男人說出了她以往所有的感情經歷,有壹些也很不光彩,而且這些除了她的家人外沒人知道,

1953 1月29日出生於省雲林縣褒忠鄉田洋村

1958 至屏東仙宮戲院附近學芭蕾舞

1963 參加中華電臺黃梅調曲比賽以《訪英臺》獲得冠軍

19 代表學校參加全縣國語朗讀比賽,獲得第壹名

1966 參加金馬獎唱片唱比賽,以《采紅菱》奪得冠軍。

1967 自金陵女中休學加盟宇宙唱片,九月推出第壹張唱片,正式以唱為職業

1969 演出第壹部電影《謝謝總經理》

演唱中視開播首檔連續劇《晶晶》主題曲及主持中視《每日壹星》節目

應新加坡總統夫人邀請首度出國赴約做慈善義演

1970 獲白花油義“慈善皇後”榮譽

隨“凱聲綜藝團”到香港表演

在港拍電影《迷小姐》

1973 與日本“寶麗多”機構簽約赴日發展

到香港演唱於“香港劇院”、“漢宮”及“珠城”,後前赴越南演唱

1974 以《空港》壹曲當選1974年“最佳新人星賞”

1977 成為“香港第壹屆金唱片頒獎禮”壹位金唱片得主

1978 個人大碟《鄧麗君GREATEST HITS》及《島國之情--第三集》同時獲香港第三屆金唱片獎

於日本以《東京夜景》獲得“正頑張中賞”

1979 “香港第四屆金唱片頒獎禮”上,同時有三張大碟獲白金唱片獎,另有兩張大碟獲金唱片獎

赴美進修日文、英文、生物及數學,四月首次在加拿大溫哥華演唱會

1980 榮獲金鐘獎“最佳女星獎”

在美國紐約林肯中心、洛杉磯音樂中心登臺

鄧麗君身在美國,然而其聲卻響遍神州大地,大江南北的民眾為鄧麗君聲而醉倒。據悉,連小平同誌也甚為欣賞鄧麗君獨特的演繹方式

在香港推出第壹張粵語大碟--《勢不兩立》,瞬即達到白金唱片數字

第四度踏足“利舞臺”,壹連七場個人演唱會

十月返臺於國父紀念館義唱,門票收入全數捐作自強愛國基金

年底赴東南亞作巡回表演

1981 臺新聞局頒發“愛國藝人”獎座,與李季準主持金鐘獎典禮

在香港利舞臺創下個人演唱會場次最多之記錄

六月於義演,“臺視”播出長達壹百二十分鐘《君在前哨》特別節目

參加“香港第五屆金唱片頒獎禮”,她所灌五張個人大碟同時獲白金唱片,勇破歷屆金唱片記錄

1982 於香港舉辦個人演唱會,推出《鄧麗君演唱會》雙唱片,面世即雙雙成為白金唱片

1983 赴拉斯維加斯“凱撒皇宮”演唱,是首位在此簽約演唱的華籍女手

當選“十大傑出女青年”

推出廣東大碟《漫步人生路》,唱至街知巷聞

1984 在東南亞各地舉辦十五周年巡回演唱會

重返日本推出《償還》專輯,立即打入日本唱片流行榜,停留榜內接近壹年,刷新日本樂壇歷史記錄。鄧麗君也因此獲得無數獎項,其中包括“年度有線大賞”、“最受歡迎曲賞”,更被提名角逐“日本唱片大賞”之“最優秀唱賞”。其卓越成就,為中華民族添上壹抹繽紛艷麗的光彩

1985 在日本憑借新《愛人》連續十四周蟬聯日本廣播“點唱流行榜”冠軍,並再奪“有線放送大賞”,同時在日本樂壇創下兩項歷史記錄

《愛人》壹曲不費吹灰之力便入選日本“第36回紅白合戰”

首次參與電視劇演出,《愛人》壹曲更成為該劇主題曲

八月返臺與張菲主持“反盜錄、反仿冒”義演晚會

十二月在日本NHK大會堂演唱會

1986 主持臺視春節特別節目“與君同樂”

單曲《任時光從身邊流逝》蟬聯日本年度有線電視大賞

再度以大熱門姿態順利入選日本“第37回紅白合戰”

1987 繼續穿梭於香港、、美加及法國等地,但已處於半退休狀態,除參與慈善演出外,甚少於公眾場合露面

赴紐約參加“國際公益金”義演

出席日本“第38回紅白合戰”

1988 名作詞家慎芝女士過逝專程返臺吊唁

1989 香港“亞洲電視”於農歷年初二晚直播煙花匯演,鄧麗君應邀出席,並演唱壹曲《漫步人生路》

1990 應邀出席“無線電視”直播之慈善節目,作表演嘉賓

1991 赴港為“愛心獻華東”賑災籌款,作慈善表演嘉賓

1992 推出《難忘的TERESA TENG》專集

1993 三月赴港作“亞洲電視”TALK SHOW“龍門陣”嘉賓

1994 參加華視慶祝黃埔軍校建校七十周年所舉辦的“永遠的黃埔”晚會,為最後壹次在之公開演出

於日本推出《夜來香》唱片

1995 五月八日因氣喘病發猝逝泰國清邁,享年四十二歲,五月二十八日在國人及全球華人目送之下長眠金寶山“筠園”

她終身未婚,但曾和成龍有過壹段情的,

成龍在與電影明星林鳳嬌結婚前,與鄧麗君也有壹段感情糾葛,盡管當事人十分低調,但因為雙方都是大明星,傳媒捕風捉影的報道不少,為當年最為讀者津津樂道的影劇圈大事。

感情發生的時間大約在1979年底。某個周末,正好是拍戲的空檔,從來靜不下來的成龍突發奇想,決定去海灘壹趟,在海邊的人行道上學溜旱冰。從小習武的成龍對運動有獨特的天賦,才幾個鐘頭,就輕松學會溜冰的技巧,隨著迪斯科音樂,自在地在人行道上溜來溜去。他滑到路旁的點心吧時,身體仍是不由自主地隨音樂扭動著,調皮的動作引起吧臺旁其他洋人的側目。成龍突然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急忙地用足尖剎車,但是慣性將他的身體往前往,差點兒甩到壹名女孩身上。他忙著對女孩說“sorry”,女孩卻用中文告訴他“沒關系”。

在異國聽到熟悉的中文,這讓當時英文還不溜的成龍很驚訝,壹股親切感頓時浮上心頭,他特別仔細看了壹眼女孩,黑頭發、皮膚白皙,絕對是道道地地的東方人,而且還有點面熟。才幾秒鐘,他就想通了,她是大名鼎鼎的鄧麗君。與以往工作中所見不同的是,她戴著壹副墨鏡,頭發向上挽著,穿著很休閑,但輪廊可是壹模壹樣的。於是成龍脫口喊了鄧麗君的名字,這讓鄧麗君有點緊張,她急忙以食指比著嘴唇,要他小聲點,還左張右望地向周圍環顧了壹圈,確定沒有引起旁人的註意時,這才放下心。

正在休養生息的鄧麗君,壹心在洛杉磯重拾學生生活,過壹段難得的平靜生活,因此特別擔心引起旁人的註目,於是她拉著成龍走到人較少的海邊長椅旁,面臨著大海坐著談。

坐在長椅上,鄧麗君也調皮地問他:“妳是成龍嗎?”兩人相視而笑,他說是她的迷,她也自稱是他的影迷,成龍還提議,“我們可以相互簽名”。

“在這裏遇見中國人真好”,這是鄧麗君告訴成龍的。成龍也這麽認為,於是經常約她壹起***進晚餐或跳舞,成龍教鄧麗君滑冰,鄧麗君則幫對唱很有興趣的成龍上聲樂課。壹個星期後,由於成龍計劃轉赴聖安多尼奧拍片,兩人都有了依依不舍的感覺,但是觀念壹直很大男人的成龍遲遲不敢說出他對她的感情,直到最後壹天在酒店客前分手時,鄧麗君壹個輕輕的吻別,讓成龍高興得手舞足蹈,自此,他們很快地跨越友誼,發展成兩人的浪漫關系。

後來幾周,仍在美國拍戲的成龍經常利用工作之余與鄧麗君約會,然而兩人在密切的交往中,卻漸漸發現彼此的差異,並產生沖突。1998年,在成龍二度赴好萊塢發展--即拍攝《尖峰時刻》(RushHour)前,出版的英文自傳中提出,“她溫柔、聰明、有幽默感、又美麗,她在服裝和食品上的鑒賞力令人羨慕,她懂得在什麽場合、穿什麽衣服、用什麽飾品……說實話,我配不上她,或至少當時的我配不上她。她是典雅的化身,我卻是個沒有教化的粗魯男孩,壹心想做個真正的男子漢,說話沒有分寸,能走路時卻要跑;她總是穿著得體的名牌服裝,我卻穿著短褲和T恤就上街;她舉止得體,禮貌周全,我對權威不屑壹顧,常當著飯店經理和服務員的面做鬼臉,把腳放在桌子上。”

兩人最直接的沖突是,“她希望和我壹個人在壹起,而我在公***場合時,不願沒有我那幫小兄弟跟班。我年輕、富有,被名聲慣壞了。我愛她,但我更愛自己,沒有哪壹顆心可以做壹仆二主的事。”這是成龍對於兩人關系交惡的詮釋。

交往壹段時間,有壹天,鄧麗君打給成龍,說要來看他,成龍的小兄弟們起哄著,在壹旁嘀嘀咕咕地說著大哥的女人就知道打來,而大哥就會和她糾纏。大男人心很重的成龍被壹班小兄弟們這麽壹攪和,頓時覺得臉上無光,既然是她說來要,為了展現男子氣慨,他在中告訴女友,“妳要來就來吧”。

後來,鄧麗君來了,穿了件白色絲綢長裙,手上拿著壹個小包包,搖曳著走到成龍身旁,笑瞇瞇地把他翹在沙發上的二郎腳放下後,坐下問他,“我們到那間新開張的法國餐廳吃晚飯好不好?”成龍沒好氣地皺著眉頭回答,“妳總是到那些地方吃飯,我連菜單也看不懂,根本不知道怎麽點菜,也不知道選什麽顏色的葡萄酒。”壹心期待的浪漫約會卻換來成龍冷冷的答案,鄧麗君意外之余,似乎有點受傷,看到女友的神情,成龍也覺得自己說得太重了,於是軟下心說,“好吧,那就叫小兄弟們壹塊兒去。”但這可真的惹火了鄧麗君。

難得大聲說話的鄧麗君氣得提高分貝問成龍:“妳說什麽?”“叫上我的小兄弟們。”“我們單獨去!”“妳什麽意思,他們不去我也不去。”鄧麗君難過地問他:“這是我們的最後壹個晚上,難道妳不想單獨出去嗎?”“我們可以吃完飯再單獨壹起。吃飯為什麽要單獨壹起?吃飯要隱私嗎?”看到成龍的態度,鄧麗君的心涼了大半,她茫然地看著成龍,決定攤牌,“要麽他們,要麽我。妳想和他們壹起吃飯,我就走了。”鄧麗君起身告訴成龍。

年輕、愛耍大哥架勢的成龍,很氣鄧麗君居然在小兄弟面前這麽給他攤堪。於是他把剛放下的腳,重新擱回因為她站起來而騰出的空位上,“再見”,成龍自覺很帥地回答她。鄧麗君氣得頭也不回地走了。成龍有點後悔,小聲叫了她的名字,但鄧麗君不知道是氣極了沒聽見,還是根本不想回答,總之她沒有理會。成龍有點急,但又拉不面子,只好假裝冷靜的樣子,看著她離去的背景,等她回心轉意。

兩人這番口角,讓本來在壹旁喧鬧著玩牌的成家班兄弟們也覺得不妙,大家停下玩牌,壹聲也不敢吭,空氣好像突然凝結了。此時壹位小兄弟打破沈寂,“大哥,妳怎麽不送她上電梯!”

壹心維持大哥形象的成龍,終於找到了臺階下,但他還只是點點頭,慢慢起身,朝樓梯方向走去。不過走道上是空的,電梯門也緊閉著,於是成龍飛快地從十樓高的樓梯跑下樓去,追到大堂仍然沒有看見鄧麗君的身影,他又朝大門方向沖過去,壹推開旋轉門,正巧鄧麗君壹腳跨進在門外的黑色轎車,他氣喘籲籲地大聲喊她的名字,她還是沒有理他,關了車門,車子呼的壹聲揚長而去。

晚上,等壹幫小兄弟回間休息後,惦記著女友的成龍急忙打給她,求她原諒。不過鄧麗君是真的生氣了,她告訴成龍:“妳有什麽好難過的?現在妳有小兄弟,不需要我了,我也不需要妳。妳幹脆嫁給妳的兄弟算了。”在氣頭上的她不肯原諒成龍,掛上了。兩人就此分手。

在與鄧麗君分手後,成龍壹度封閉自己,直到有壹天在壹位朋友的派對上碰到了文藝電影《小城故事》的女主角林鳳嬌,由於林鳳嬌個性好靜,成家班的兄弟都很喜歡她,林鳳嬌與這幫小兄弟的互動也很好,於是就在林鳳嬌紅透半邊天之際,成龍決定低調地與阿嬌辦理結婚手續,林鳳嬌婚後隨即完全退出演藝圈,生下“龍子”陳祖明。林鳳嬌的缺席,讓“二秦二林”時代宣告“三缺壹”,稱霸電影界約十年之久的瓊瑤電影也在此時逐漸走下坡,在此之後,電影經歷壹段摸索期,尋求新出路。

不過成龍在自傳中提到,“她的氣量不容得她再對我生氣”,幾年後他們又成了經常彼此關心的好朋友。分手數年後的某壹天,鄧麗君突然打了給成龍,說到她想在香港選擇壹個好的健身中心,要他給個主意。“我想,她是想讓我知道,她已經原諒了我。從此之後,我們常常通,她到香港來,我們會吃壹次飯,由她選擇飯店,我也不再抱怨了。”

1989年,逐漸減少公開表演活動的鄧麗君,參加香港亞視《煙花照萬家》節目,在演唱《漫步人生路》至尾段的時期,成龍還特別上臺獻花給她,並且在她的臉頰上吻了壹下,為分手後的友誼留下歷史鏡頭。

1.鄧麗君大概是形象最的壹位:

昨天我寄給壹張她和陳蝶衣及吳靜嫻的合照。

這兩位作詞家及星對鄧都有很高的評價!吳靜嫻在鄧去世時曾說:同在演藝圈,她看過許多

成名後趾高氣昂的手,唯有鄧麗君不管她多受歡迎,多受觀眾喜愛,依然維持她謙和溫柔

的態度。她覺得鄧真的很令人懷念!另外壹個手趙曉君也很感念鄧,因為當時她和鄧在作秀,鄧在後臺歇息,

因為麥克風插頭接觸不良,會影響趙的演唱,後臺無人照應趙(因為當時趙及鄧都還是小牌手),鄧竟然蹲在後臺手持穩插座待趙唱完。這是後臺工作人員發現的。鄧也未和趙說。趙壹直都不知情!直到鄧去世時,趙才經由那工作人員告知。鄧真的是個很體貼又不求回饋的溫柔女子!

2.鄧喜歡吃辣,也喜歡吃豬腳!(很難想象她拿豬腳啃的樣子),因為我聽她的以為她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但後來她真的是吃素的)

3.現任臺北長在高中時曾目睹鄧麗君芳容,那是在壹次同學會,在建國中學操場,鄧是他們班上的壹位小開的女朋友!他說鄧長的很漂亮!氣質很迷人!他覺得那次聚會很值得!

4.淡淡幽情電視專輯的提稿人是鄧的幹哥趙寧,趙寧是師範大學教授,鄧三哥的好同窗,很喜歡鄧,不過沒有結果!但鄧後期甚少在出現,依然參加趙寧的婚禮!(淡淡幽情電視專輯很好看,鄧的古裝造型絕美動人)

5.我只在乎妳的作詞者是慎芝小姐,鄧很感念她的栽培,因為是慎芝讓初試啼聲的鄧上群星會節目!也指導鄧在榮冠汽水中演唱,會讓慎芝小姐作我只在乎妳的詞,是因為鄧耳聞慎芝喪子後不久又喪夫,悲痛欲寰!鄧想分散慎芝小姐的悲痛!不過慎芝小姐不久後也去世!去世時鄧還專程回國奔喪!送葬過程中,眼淚都未幹過!足見鄧是懂得惜福感恩的人!

6.鄧喜歡在海邊練唱,也喜歡面對海洋沈思!89年夏天鄧曾隨節目主持人張菲學習風帆,張菲說鄧是很有毅力!即使風帆試滑時失敗仍再接再厲!足見其工作態度嚴謹!

7.鄧麗君治事嚴謹,在1968年九月曾演出電視劇[天涯常念舊時情],那是專門為鄧量身訂作的電視劇,鄧在拍期間很緊張,都吃不下任何東西!幸好鄧母有在旁照顧!但那整天鄧只有喝些牛奶而已!

8.鄧母表示鄧的賭性不強,她在美國賭城好幾天,只有玩吃角子老虎,拉壹把卻得到許多獎金,全數都分給同行的母親及弟弟!壹位資深記者表示,鄧是個很孝順的女兒,常常故意碰牌讓鄧母贏錢,常惹惱她同桌牌友,她很想數落鄧,但鄧在桌下以腳示意!事後鄧向她表示,她希望能讓從小就吃苦的母親能快樂些!這也是鄧個性上無微不至的特色!那記者在鄧去世時很感念鄧,她說甜蜜蜜這首就足夠形容鄧的壹生!她是人甜甜心更甜!

還有壹些鄧的軼事,我在日後也會告知鄧麗君工作時很守時。這壹天,她幾乎是準時地翩然而至。她輕移玉步,有節奏地向我走過來,就像時裝模特兒在舞臺上行走。

鄧麗君常常是這樣,不管在哪裏,也不管和誰約晤,壹見到對方,她的步姿便會自然而然地改變。不論是工作,還是私人場合,都是如此。

即使久未晤面,在相逢的剎那,她那親切的眼神,已消融了時光的阻隔。鄧麗君的舉止、神態,總是這樣溫婉可人。

有些善交際的人,和相知不深的人交往也能談笑風生,說些冠冕堂皇的話,也許會對工作有利;但說得過分了,便會妨礙雙方的感情。

我有壹種直覺:鄧麗君不是那種人。我和她相識不久,卻有壹見如故的感覺,大概是她那親切的笑容與話語起了作用。

在晴空下,鄧麗君更顯得、開朗,她用優雅的蛙式遊著。

鄧麗君原先就很喜歡遊泳。在,她不能說遊就遊,反而使她對這項運動更感興趣。在新加坡和後來居住的香港,她都經常到泳池暢泳。 和壹個相識不久的男人***泳,鄧麗君壹點也不顯得靦腆。她盡情享受這段屬於自己的時光。但我卻不能如此。

“替妳拍張照片好嗎?”我問。

“為什麽要照?”

“寄回日本去。妳的遊泳照片是很難拍得到的。”

我打算把鄧麗君的泳照印制成明信片,寄給日本的各個傳播媒體,我認為這對鄧麗君在日本復出的宣傳,會有很好的效果

“那我先去化化妝,好嗎?”鄧麗君說。

“我看不用了。”

的確用不著化妝。以真面目示人的鄧麗君,也顯得光彩照人。

她的自尊心很強,和她強烈的自尊心恰成對比的是,鄧麗君也有她純真的壹面。甚至可以說,帶有某種程度的滑稽。她可以在壹萬多個觀眾面前,泰然自若地演唱,有時她也會像個天真的孩子,緊張得手足無措。

鄧麗君的聲迷倒了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她的聲美得令人覺得,她生來就是為了讓人

欣賞她唱的。我希望她能繼續唱下去。只有鄧麗君,才唱得出這樣的聲。

據說,經常壹起去吃烤肉的男女,壹般都有超友誼的關系;而雙雙對對地到面鋪去的異性,通常都與對方有男女之情。

吃烤肉、吃面條,都不能斯斯文文地進食;這些東西要十指大動才會覺得好吃。同氣相投,

不拘禮節,才能***享這些美食。但在實際生活中,這樣的夥伴少之又少。因餐桌上的禮儀不佳,而引致對方瞠目結舌的情況,是經常可見的。

在生活中,令人困惑的情況比比皆是。

例如,身邊的朋友的毛衣上,有條不顯眼的線頭之類的東西,如果是很熟的同伴,妳會

說:“呵,妳衣服上黏了點什麽”,隨即替他拿掉。如果是稍有距離的朋友,妳便會不知如

何是好。

對方如果是女性,妳會更加躊躇。妳很難能夠自然而然地替她拿掉這條線頭。如果真的

能不假思索便把它拿掉,她和妳看來已不是壹般的朋友了。

但鄧麗君卻可以神態自若地做這類事。她會若無其事,小心翼翼地做得很好。她的細心,

在女性當中也是少見的。對在電視臺上合演的同伴,鄧麗君也處處為對方著想。

鄧麗君便是這樣,她可以不動聲色地為別人著想。

在這點上,我對她是十分尊敬的。她從不輕視每壹個生活細節。和朋友久別相逢之際,她的言語、表情和動作,都超乎壹般人的表現。

這並不是誇張。她也可以控制自己、說些平心靜氣的話。但正是這些“大動作”,才能

自然而然地表達出她內心的激動。

鄧麗君總是這樣表現她對朋友的親切。這和日本的傳統女性的形象頗為相近。

她有這樣古典的壹面,也有喜歡說笑的壹面。

她平時說話不多,但有時卻天真得像個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