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是什麽意思?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是什麽意思?

1、意思是日月光華照耀,輝煌而又輝煌。

2、復旦大學的”復旦“兩字出自於“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更有“光復正旦”的含義,寄托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進壹步引申,就是“意在自強不息”。

3、出自於上古時代詩歌《卿雲歌》,作者不詳。

4、全詩原文如下:

卿雲爛兮,糺縵縵兮。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明明上天,爛然星陳。

日月光華,弘於壹人。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四時從經,萬姓允誠。

於予論樂,配天之靈。

遷於聖賢,莫不鹹聽。

鼚乎鼓之,軒乎舞之。

菁華已竭,褰裳去之。

5、全詩譯文如下:

卿雲燦爛如霞,瑞氣繚繞呈祥。

日月光華照耀,輝煌而又輝煌。

上天至明至尊,燦爛遍布星辰。

日月光華照耀,嘉祥降於聖人。

日月依序交替,星辰循軌運行。

四季變化有常,萬民恭敬誠信。

鼓樂鏗鏘和諧,祝禱上蒼神靈。

帝位禪於賢聖,普天莫不歡欣。

鼓聲鼚鼚動聽,舞姿翩翩輕盈。

精力才華已竭,便當撩衣退隱。

拓展內容:

《卿雲歌》是上古時代的詩歌。相傳功成身退的舜帝禪位給治水有功的大禹時,有才德的人、百官和舜帝同唱《卿雲歌》。詩歌描繪了壹幅政通人和的清明圖像,表達了上古先民對美德的崇尚和聖人治國的政治理想。此詩在民國初年與北洋軍閥時期徐世昌規定為中華民國國歌。

《卿雲歌》在中華民國時期曾兩度被改編為國歌。

第壹次為1913年4月8日第壹屆正式國會開會典禮時暫用臨時國歌,袁世凱時期廢止。歌詞為:“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時哉夫,天下非壹人之天下也。”歌詞後兩句為汪榮寶所添加,讓·奧士東(Jean Hautstont)譜曲。

第二次為袁世凱下臺後,北洋政府當政,於1919年將《尚書》中的《卿雲歌》由作曲家肖友梅配上樂曲作為國歌。國民政府上臺後廢止。歌詞為:“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徐世昌規定卿雲歌為中華民國國歌

1922年3月大總統徐世昌頒令規定,卿雲歌為國歌。

1912年底眾議員汪榮寶把傳說是上古時代舜所作卿雲歌改編為國歌,由比利時音樂家約翰·哈士東(JoanHautstone)配樂譜。歌詞為:“卿雲爛兮,糾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時哉夫,天下非壹人之天下。”

卿雲歌當時僅在1913年國會開會和外交場合使用,未正式公布。後為袁世凱所廢。1919年2月,北京政府為制新國歌,成立了國歌研究會,公開征求詞譜,經過討論決定仍以卿雲歌為歌詞,刪掉最後兩句,由音樂家蕭友梅配曲。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詞條?卿雲歌 (上古時代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