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海豚出版社“海豚書館”的系列出版物之壹。這個系列由沈昌文、俞曉群、陸灝策劃,並邀請名家擔任主編,藍色系列的主編是董橋,紅色系列的主編是陳子善,橙色系列的主編是孫甘露,綠色系列的主編是傅傑,灰色系列的主編是葛兆光,紫色系列的主編是陸谷孫、朱績崧。而葉靈鳳的《霜紅室隨筆》就屬於由陳子善主編的紅色系列。
? 快遞小哥送來郵包時已經到了晚上,他打電話說已經放在學校門房,讓我明天去取。
怎麽能等到明天呢,我馬上跑去取來,急切切打開,在幾層塑料包裝紙裏,抽出了這本粉紅色的書本。拿回家,在臺燈下打開,卻有了意外的驚喜,這居然是陳子善先生的親筆簽名本!陳先生在名字後面鈐上了鮮紅的印章,為了防止印泥走散,上面還覆蓋著壹張宣紙片。
這本書設計素雅,版面比較小,且字的行距拉得比較開,所以拿在手裏舒服,讀起來也舒服。甚至可以裝在上衣的兜裏,坐在車上,走在路上,能得壹會兒閑功夫,就可以拿出來讀。那感覺,就像是從兜裏掏出壹支煙,啪地壹聲開火點上,悠悠然吸幾口,舒服極了。
周作人在《藥堂語錄》裏提到過讀書和抽煙的關系:“余不能吸紙煙,十幾歲時曾買刀牌孔雀品海諸煙,努力學吸,歷久終未學會,以至於今,殆為天分所限耶。常見人家耽吸,心甚羨之而無可如何,則姑以閑書代之,無可看時亦往往無聊賴,有似失癮,故買書之費竟不能省,而其費實或超過煙價,有時將於雪茄相比矣。”
不會打牌,不會吸煙,消遣時日的辦法,就是讀些閑書。知堂老人體味到讀壹本閑書的妙處,就相當於點壹支煙。但買書畢竟要花錢,甚至要超過了尋常的煙價,相當於抽雪茄的花費,還是有些心疼的。
年來買了不少舊書,也花去了不少錢鈔,但轉眼壹想,壹個抽煙的人,壹年下來不也要抽去幾千塊錢嗎,而他的那幾千塊錢化作青煙,消失得無影無蹤,我的這幾千塊錢,可以擺放在書架上,看得見,摸得著。所以和老煙鬼比起來,花幾塊錢買書,是足以讓人自豪的壹件事。
何挹彭說:“所謂書癖,應包括兩個意思,即‘買書’與‘讀書’。蓋讀書須成癖,買書亦需成癖;往往有些人雖喜讀書,而買書無癖,這並不見得壹定是沒錢,而是其好不專,不知於讀書之樂外,尚有買書壹樂,猶如壹件事物之兩面,本不可分。有些自命為讀書人且有錢者,而不知買者,令我輩視之,最是恨事。”
他還在《眠雨堂記》裏也說,訪書,買書,翻書,讀書,雖不算是過奢的享受,自喜也是勝緣了。
對這些話,我都深以為然。於是在昨天收到幾本舊書後,我曬在了朋友圈,並說,讀書,壹樂也,買書,亦壹樂也。有個蘇州的朋友看了以後給我留了言,說曬書,也是壹樂,並順便給我起了個齋號,叫“三樂齋”。
我接受了這個遠方朋友即興賜來的齋號,並幻想著以後搬了新房子,裝置壹間大的書房,在最顯眼的地方掛上三樂齋木匾,往下面壹坐,我就是三樂齋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