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資治通鑒·唐紀二十四》

《資治通鑒·唐紀二十四》

公元705年

二月初壹唐中宗帶領文武百官到上陽宮向武則天請安,問候她的日常生活狀況;從此唐中宗每十天前來問候壹次。

初四唐中宗下詔恢復大唐國號。

上官婉兒是武則天的私人秘書,智商壹等壹,相貌應該也是佼佼者,李顯也很喜歡,所以武則天垮臺沒有影響到她,不僅如此,她喜歡武三思,之前就和他已經搞在壹起了,她又和韋皇後是要好的閨蜜,就把武三思推薦給韋皇後,武三思又和韋皇後私通,武三思不僅沒有因為武則天垮臺失去勢力,反而升官了,又和李顯非常要好,李顯私下裏偷偷穿便服去武三思那裏,參與政變以及謀劃的大臣感覺勢頭不對,多次勸李顯誅滅武氏勢力,李顯不聽。還在和武三思玩的時候把誰要搞他們的大臣告訴了武三思他們。

五月武三思與韋後天天在中宗面前誣陷敬暉等人說他們倚仗功勞專擅朝政,將對大唐的江山社稷不利。中宗聽之,將張柬之,桓彥範,敬暉等人明升暗貶,將他們封王實際是奪權,隨後武三思便下令文武百官重新恢復執行武則天時期的政策,凡是拒不趨附武氏集團的人都被排斥去位,那些被張柬之、桓彥範等人貶逐的人又重新得到起用,朝政大權全部落入武三思之手。

十壹月,二十六日,武則天駕崩,終年八十二歲。臨死時武則天留下遺命:“去掉皇帝稱號,以後稱為則天大聖皇後。高宗的後妃王氏和蕭氏二族以及褚遂良、韓瑗、柳奭三人的親屬都全部赦免。”

中宗安排武則天與唐高宗合葬於乾陵。

公元706年

正月初十武三思將敬暉、桓彥範和袁恕己三人外放為滑州、洺州和豫州刺史。

四月韋月將上書控告武三思暗地裏與韋皇後通奸,日後必將謀亂叛逆,中宗勃然大怒,下令將他斬首,宋璟勸諫,改成流放,有官員說夏季不易動刑,秋分之後他就被斬首。

武三思憎惡宋璟,將他外放為檢校貝州刺史。

五月十八日唐中宗將則天大聖皇後安葬於唐高宗乾陵。

張柬之、敬暉、桓彥範等五人被武三思,陷害流放致死。權勢到達了頂峰。他常說,我不知代間何者謂之善人,何者謂之惡人;但於我善者則為善人,於我惡者則為惡人耳。

安樂公主(韋皇後之女)倚仗著中宗的寵愛驕橫放縱,賣官鬻爵,貪贓枉法,權勢壓過朝廷內外的人,甚至自己起草制書敕令,將內容覆蓋後讓唐中宗在下面簽名。唐中宗笑著為她簽字畫押,竟連敕文的內容都不看。安樂公主自己請求唐中宗將她立為皇太女,中宗雖然沒有照她說的去做,卻也沒有責怪她。

公元707年

安樂公主與駙馬、左衛將軍武崇訓經常欺淩侮辱太子,甚至有時稱太子為奴才。武崇訓還唆使安樂公主向唐中宗建議廢掉太子,立她自己為皇太女。太子心中積憤已久,無法平靜。

七月初六,太子李重俊作亂,擊殺武三思、武崇訓父子及其親屬十余人殺死在武三思家中,入宮打算擊殺上官婉兒,上官婉兒逃至韋後和李顯身旁,聲稱太子謀逆,以下犯上,打算奪位,太子進至玄武門猶豫不決,沒有立即攻打,變亂被逐漸控制,太子以及同黨盡數誅滅。

關於太子之事有黨羽牽連到相王李旦,就是李顯的弟弟,於是安樂公主和壹些兵部尚書密謀誣陷李旦,讓壹些禦史大臣壹起上奏,李顯準備審問李旦,蕭至忠流著眼淚說,陛下已經富貴到了極點,天下都是妳的,卻不能容納壹弟壹妹,難道還要讓人羅織罪名,把他們陷害至死嗎?相王做皇太子時,曾堅決讓位給陛下,為此多日吃不下飯,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現在為何為了壹句話就懷疑相王呢。於是中宗沒有理會這件事。後來又有人勸諫這件事。

相王李旦為人寬和仁厚,謙恭謹慎,而且淡於名利,從不作非分之爭,因而度過武則天、韋後專權的時代,竟能幸免於難。

故事壹

在武則天被遷到上陽宮時,只有太仆卿、同中書門下三品姚元之壹人痛哭流涕。桓彥範、張柬之對他說:“今天哪裏是您悲哀哭泣的日子!恐怕從今以後您就要大禍臨頭了。”姚元之回答說:“元之侍奉則天皇帝的時間很長,現在突然要分手了,感到悲痛難忍。況且元之前幾天追隨諸公誅滅惡逆之徒,是盡作臣子的本分;今天辭別舊主,也同樣是在盡作臣子的本分。即使因此而受到懲罰,我也心甘情願。”在這壹天,姚元之被任命為毫州刺史。

故事二

先前,秘書監鄭普思把他自己的女兒送入後宮,監察禦史靈昌縣人崔日用曾上奏彈劾他,中宗沒有聽從崔日用的意見。後來鄭普思在雍州和歧州兩地聚集黨羽陰謀作亂。事發後西京留守蘇瓌逮捕了鄭普思,窮究其罪。鄭普思的妻子第五氏憑借鬼神邪說得到韋後的寵愛,唐中宗因此而敕令蘇瓌不要對鄭普思治罪。等到唐中宗從東都回到西京長安之後,蘇瓌在朝廷之上爭辯此事,唐中宗壓制蘇瓌而庇護鄭普思;侍禦史範獻忠對中宗說:“請陛下下令將蘇瓌斬首!”中宗問道:“為什麽?”範獻忠回答說:“蘇瓌身為留守大臣,卻不能先將鄭普思處斬,然後再報告陛下,以致於讓他眩惑陛下,蘇瓌所犯的罪過可大啦。況且鄭普思謀反的情節清楚明白,但陛下卻偏袒他,為他辨解。我聽說將稱王於天下的人不會死,大概就是說的這種情況吧!臣希望陛下先將臣賜死,臣不能面朝北向鄭普思稱臣。”魏元忠說:“蘇瓌是壹個嚴謹忠厚的人,他並沒有枉法用刑。鄭普思謀反屬實,依法應處死刑。”唐中宗無奈,下令將鄭普思流放到儋州,他的手下黨羽都被判處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