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制定和落實我區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綱要》的實施意見。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魂”,融入到各種創建活動和工作載體當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普及公民基本道德規範,集中宣傳我區各條戰線湧現出來的道德典型,推動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大力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弘揚時代新風。
2.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深入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公***生活好習慣”、“做文明有禮的鯉城人”等活動,進壹步推進文明市民學校建設,加強文明禮儀宣傳教育,努力把現代文明融入到市民的日常行為中,在全社會大興遵章守法、文明禮儀、讀書學習、勤儉節約之風。實施文明交通、文明引導、文明旅遊、文明餐桌、文明傳播等“文明大行動”活動。發揮公益廣告在學習宣傳貫徹十八大精神,傳播文明、引領風尚中的重要作用,圍繞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道德行為規範、生態文明建設等主題,運用政府網站、手機彩信(短信)、LED屏幕、樓宇電視、廣告牌、公***宣傳欄等媒介上刊播公益廣告,傳遞正能量,營造文明向上的輿論氛圍。推進廉政文化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家庭、進社會組織。開展“崇尚科學、反對邪教”教育活動。
3.開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精心組織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第三屆“福建省道德模範”候選人推薦和投票工作。加大對道德模範的宣傳力度,編印道德模範評選資料匯編,精心組織開展道德模範基層巡講和“道德模範故事匯”巡演鯉城專場活動,大力宣傳道德模範的感人事跡,營造“見賢思齊蔚然成風、凡人善舉層出不窮”的良好風氣,推動學習宣傳道德模範常態化。精心組織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力爭使更多好人榮登“中國好人榜”、“福建好人榜”。建立幫扶有困難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的長效機制,將生活困難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納入各級領導、單位掛鉤幫扶和節日慰問對象,為全社會關愛好人、奉獻愛心搭建平臺,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學習、生活中的困難,體現好人好報的價值導向。全面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集中在食品行業、窗口單位和公***場所等領域進行,在解決誠信缺失、公德失範等道德領域突出問題上下功夫,把工作做到每個單位、每個環節,堅持紮實具體、不走過場。深入推進道德講堂建設工作,進壹步在廣覆蓋上下功夫,推進道德講堂建設從省級文明單位向市、區級文明單位延伸。進壹步在常態化、規範化上下功夫,嚴格按照“七個壹”(唱壹首歌、看壹部短片、誦壹段經典、講壹個故事、作壹番點評、作壹個承諾、送壹份吉祥)流程開展活動,做到“每月壹講”、“壹堂壹檔”。組織開展第十壹個公民道德宣傳日活動。
4.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圍繞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重要傳統節日,“五四”、“七壹”、“十壹”等重大節慶日,深入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內涵,組織開展富有鯉城民俗特色、體現人文關懷、時代特色以及未成年人樂於接受、便於參與的群眾性文體娛樂活動。精心設計活動載體,把經典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融入節日活動之中,大力推進全民健身、激情廣場、社區文化藝術節、社區鄰裏節等群眾性文化活動,推動紅色旅遊持續健康發展,不斷滿足居民群眾求知、求美、求樂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鞏固提升城區社會文明程度
5.鞏固和發展創建文明城市(區)的成果。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區)工作推進會議。研究出臺《鯉城區2013—2014年創建文明城市(區)工作方案》,進壹步健全完善創城工作組織體系。常態化設置創城指揮部辦公室,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模擬測評制度、文明巡查督導機制、掛鉤街道社區創建常態化機制、工作通報機制、創建獎懲問責機制等常態化工作機制。對照全國、全省測評體系,逐項查漏補缺,全力做好年度全省公***文明指數,全國城市公***文明指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迎檢工作。把迎檢工作與深化“城市建設管理年”活動、創建全國衛生城市、“美麗社區”建設等壹系列重大工作和決策部署結合起來,***同推進。通過媒體報導、發布公益廣告、張貼宣傳標語、編發文明短信彩鈴、印發宣傳手冊等手段,進壹步提升市民對創文明城工作的知曉率,動員和引導社會各界自覺參與文明城市建設。
6.加強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緊緊圍繞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綠色社區、平安社區、和諧社區、無毒社區、學習型社區、節約型社區等創建活動。以“美麗社區”為主題,實施家園清潔行動,突出抓好社區環境整治。突出抓好“文明社區”、“文明庭院”、“文明樓道”、“文明家庭”創評活動,開展“美德在家庭”、“婚育新進萬家”、“生育文明·幸福家庭”等活動,加強對婚喪嫁娶等民間習俗的引導,移風易俗。持續推進道德、文體、科教、衛生、法律、環保、涉臺教育、廉政文化“八進社區”活動。有效整合行業、單位和社區的創建資源,組織省、市級文明單位與社區結對***建,實現優勢互補、相互促進。
7.加強文明行業創建工作。以誠敬精神為核心,推動參賽行業、文明行業。堅持每季度召開文明行業聯席會議,適時舉辦行業優質服務觀摩交流活動,加強行業自律,提升幹部職工思想道德素質,激發和調動各參賽行業廣大幹部職工愛崗敬業、“用誠敬做產品、用誠敬辦事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力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深入開展“***鑄誠信”、“誠信壹條街”、“百城萬店無假貨”等創建活動,帶動和促進行業風氣不斷向善向上。推動參賽行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講文明樹新風、學雷鋒誌願服務活動、文明城市創建等公益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組織迎接2013年全省行業優質服務指數測評工作,推動參賽行業進壹步落實第五屆文明行業創建競賽活動責任書規定的各項任務。
8.加強基層基礎創建活動。加強對文明單位(學校、社區)的動態管理,嚴格執行文明單位(學校、社區)年度復查及結果運用制度,增強公信力和說服力。紮實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單位、學校創建活動,重點抓好“五個壹”建設,即壹堂(建好用好道德講堂)、壹隊(建立常態化的學雷鋒誌願服務隊)、壹牌(設置與環境相融合的遵德守禮提示牌)、壹桌(開展文明餐桌行動)、壹傳播(建立有效發揮作用的網絡文明傳播誌願服務小組)。各級文明單位、學校要積極帶頭參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結對幫扶、誌願服務、送溫暖獻愛心等活動,樹立良好社會形象。組織對2011-2013年度市級文明單位(學校、社區)進行考評。
三、廣泛開展學雷鋒誌願服務活動
9.大力弘揚誌願服務理念。3月5日前後,召開弘揚雷鋒精神座談會,組織各界代表重溫雷鋒同誌的感人事跡、交流感受體悟。各級文明單位、行業窗口單位要結合實際,開展“崗位學雷鋒活動”。鼓勵慈善救助、撫孤恤寡、見義勇為、無償獻血等公益行為,推動學雷鋒等道德實踐活動常態化。以3月5日“青年誌願日”和12月5日“國際誌願者日”當周開展誌願服務宣傳活動,充分運用廣播、電視、報刊和手機短信等各種媒介,以生動活潑的宣傳形式,大力弘揚“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已”的誌願服務理念,培育學習雷鋒、做誌願者的文化自覺,增強人們的社會責任感,培育利他精神,形成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同前進的社會風氣。
10.加強誌願服務組織建設。大力宣揚優秀誌願者、誌願服務組織的先進事跡,吸引和感召更多的人參與誌願服務活動。積極發揮鯉城區誌願者協會作用,探索建立鯉城區學雷鋒誌願服務隊伍,推動學雷鋒誌願服務組織規範化管理。抓好黨員、文明單位、社區學雷鋒誌願服務隊三支隊伍建設。組織開展優秀誌願者和優秀誌願服務組織評選表彰活動,樹立身邊可學可信的先進典型。加強基層誌願服務場所建設,重點推動社區學雷鋒誌願服務站、關愛未成年人牽手行動誌願服務示範站點的建設。
11.健全誌願服務工作機制。完善誌願服務活動協調小組的工作職能,統籌指導社會誌願服務工作。借助全市誌願者註冊登記系統和活動對接平臺,初步形成活動網上發布、服務者和服務對象網上對接、活動成果網上報送,實現誌願服務工作管理向網絡化過渡。建立完善誌願者專業培訓機制、績效評級機制和激勵機制。運用文明辦網站、誌願者協會微博等平臺,探索通過網絡弘揚誌願服務精神,廣泛征集誌願服務項目,凝聚誌願服務力量,推動誌願服務社會化運作。
12.深入開展各類誌願服務活動。大力弘揚新時期雷鋒精神,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具有鯉城特色的學雷鋒誌願服務活動。圍繞“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主題,重點抓好關愛農民工、空巢老人、殘疾人、留守兒童等體現人文關懷的關愛老幼弱殘誌願服務行動,“公***文明引導”、“社區誌願服務”等提升市民素質、促進社會和諧的關愛社會誌願服務行動,保護“母親河”、清潔環境、植樹造林等體現生態文明的關愛山川河流誌願服務行動。
四、紮實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13.健全完善運行機制。充分發揮全國、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體系的導向作用,繼續以“育苗工程”品牌建設為載體,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進壹步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強化成員單位的職能作用,繼續推進學校、社會、家庭“三位壹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範點、***建單位培育工作,健全完善教育網絡。
14.深入開展道德教育活動。推動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校園、進課堂、進學生學腦。以引導未成年人“心向黨、愛勞動、有禮貌”為目標,深入開展“學習雷鋒,做壹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活動,集中開展“網上祭英烈”、“做壹個有道德的人”網上簽名寄語、童心向黨歌詠活動、網上向國旗敬禮四項集中活動,廣泛開展 “灑掃應對”、“認星爭優”、“日行壹善”三項經常活動和“節日小報”、中華經典誦讀、優秀童謠傳唱等活動,推動道德教育日常化、常態化,以經常性實踐促進良好習慣養成。
15.完善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地。落實2013年度區委、區政府確定建設6所“城市學校少年宮”的為民辦實事項目,督促鯉城區第三中心小學完善鄉村少年宮建設,做到場地設施規範、人員崗位配齊、活動開展豐富多彩。大力推進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和社區、學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室建設,在全區基本實現全覆蓋。加強社區少年之家和圖書角等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建設,推進學校“陽光網吧”和社區“綠色網吧”等互聯網陣地建設。
16.抓好社會文化環境凈化工作。建立以區文體新局、區工商局、鯉城公安分局為主體的文化市場信息互通機制,持續開展“掃黃打非”工作,大力加強校園周邊環境治理,加大對網吧、遊藝室的綜合整治,持續開展對互聯網、手機媒體傳播不良信息整治活動,不斷凈化熒屏聲頻,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推動公益性文化設施對未成年人免費開放,發揮 “五老”網吧義務監督隊伍的作用,深入開展文明辦網、文明上網活動,以“愛父母、敬師長”為主題,辦好“文明小博客”。
17.做好關愛未成年人工作。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點完善社區心理咨詢室的各項制度,建立社區心理工作誌願者隊伍,抓好心理誌願者的學習培訓。積極營造全社會關心未成年人的氛圍,通過公益廣告、宣傳報道和各類活動,加強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宣傳。會同有關部門認真做好留守兒童、家庭貧困兒童、殘疾兒童的幫扶工作,發動社會力量,解決他們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困難。
五、努力提升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影響力
18.加強組織領導和隊伍建設。全面實施《鯉城區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十二五”規劃》,及時調整充實區文明委成員,定期召開文明委成員單位會議、基層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健全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組織全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隊伍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著力提升幹部隊伍素質。適時舉辦精神文明創建、誌願服務工作培訓班,著力培訓業務工作人員,提升業務素養和工作能力。落實加強效能建設的各項規定,不斷完善單位各項管理制度。加強機關績效管理工作,督促文明辦工作人員認真履職、落實責任、改進作風,有為運作。紮實開展黨建爭先創優活動,大力加強廉政建設。
19.加強典型選樹和氛圍宣傳。把典型培育作為文明創建的重要抓手,著力做好示範帶動工作。培育推廣中閩百匯塗門店、鯉城區實驗小學、交通“銀齡行動”勸導隊、蜜多心心理咨詢輔導站等創建典型,形成“誠信鯉城”、“育苗工程”、“誌願服務”特色工作品牌。進壹步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輻射、帶動作用。完善***建機制,推動先進典型與各層面創建主體結對***建、相互促進、***同提高。充分運用各新聞媒體、網站、戶外公益廣告等大眾傳媒和各類宣傳陣地,動員社會力量主動參與精神文明建設,形成各方支持、積極配合的社會氛圍。
20.加強調查研究和信息發布。圍繞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建設創新型和諧文化名城主題,以及精神文明創建亟待加強的薄弱環節,組織實施年度精神文明建設調研。進壹步加強信息工作,以《情況反映》、《鯉城區文明網》等為陣地,及時反映各單位文明創建的動態和新生事物,突出宣傳先進典型的新做法新經驗,堅持刊物信息和網絡信息壹起抓,提升信息工作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