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03月22日09:40 新浪體育
可變形翼(flexing wings),也稱“柔性翼”,馬來西亞大獎賽期間,雪邦賽道圍場裏最敏感的壹個詞,最終演變成壹場戰爭。可變形翼是指翼面形狀可在某些特定條件發生形變的翼。具體到F1賽車,可變形翼壹般希望在賽車高速行駛時減少翼阻力,低速行駛時增大下壓力。理論上,可變形翼是解決賽車下壓力矛盾的最有效方法。
————————————————————————————————————
這起事件的導火索出現於巴林大獎賽,圍場中有的車隊控訴法拉利賽車的尾翼可以在高速行駛中產生非法形變,而當它停下來後又完全合法。雷諾車隊技術總監甚至公開暗示法拉利248F1賽車具有可變形尾翼。但是在巴林大獎賽期間,FIA負責技術監督的官員查理-威丁(Charlie Whiting)在對法拉利賽車進行專門檢查後表示合法。
FIA檢測賽車空氣套件是否非法變形的技術稱為“負載偏差測試”,其原理是在特定翼面上施加壹定壓力的負載,觀察改翼面是否出現超過限制的偏差。在壹般檢測時,會將壹個500牛的力施加在壹片翼面上不同的三個水平點,此時翼面發生的偏轉不能超過5毫米。
矛頭所向 FIA開始行動
3月16日(星期四) 雪邦 距離馬來西亞大獎賽周五練習賽前壹天,有關媒體報道FIA計劃在馬來西亞大獎賽期間對壹些賽車進行調查,以保證將明令禁止的“可變形翼(flexing wings 也稱‘柔性翼’)”逐出F1賽場。
但是計劃於馬來西亞站周四的這次檢查並不涉及已經達標的法拉利車隊,FIA的目標是法拉利之外的其他車隊。車隊方面對本次檢查反響很大,主要的呼聲就是需要FIA澄清關於可變形翼相關規則的某些“灰色區域”,即目前關於此方面的規則並不明確。
規則盲點:翼面單獨形變和翼面相對形變
3月17日(星期五)晚間 雪邦 FIA技術官員查理-威丁在雪邦賽道對雷諾R26和本田RA106賽車進行了專門檢查,結果也是合法。但本田車隊技術總監吉奧夫-威利斯(Geoff Willis)認為,關於可變形翼的規則應該更加嚴格,目前的檢測手段並不能保證賽車的定風翼在比賽中完全合法。
威利斯說:“可變形尾翼的問題確實很棘手,因為任何工程結構都會出現(不可避免的)負載偏差。所以問題的關鍵是我們究竟是否從中獲得非法利益,FIA已經多次闡明不能這樣。”
“難點是在驗車區管制(parc ferme conditions)條件下,采用什麽檢測方法能保證尾翼的表現是合法的。妳可能不希望在驗車區做檢測,此時尾翼上的壓力非常大,萬壹它折斷了可能傷到人。”
此時關於可變形翼的焦點還集中在賽車的尾翼。有的車隊認為,某些經過精心設計的尾翼可以允許它最上面的兩片翼面在賽車高速行駛時相互靠近,這會大大的減小空氣阻力。
FIA的規則只規定了單獨翼面本身的合法形變範圍。威利斯所說的就是希望FIA能在規則上對這種不同翼面相互之間的形變做出嚴格限制。
法拉利:可以嚴格檢查,但不能在雪邦進行
3月17日(星期五)晚間 雪邦 就在本田車隊技術總監威利斯呼籲FIA嚴格可變形翼規則後壹個小時,法拉利車隊技術總監羅斯-布朗(Ross Brawn)做出回應:當前的檢測手段已經完善,不需要改變。
在被問道FIA目前的尾翼檢測方法是否準確時,布朗答到:“這已經足夠準確。我們有壹臺設備,在尾翼上施加壓力,然後測量形變。這種方法絕對準確,我們總要有壹套檢測規則的。”對於壹周前雷諾車隊技術總監西蒙斯的置疑,布朗也做出回應:“關於規則在精神上的體現,我想F1車隊就應該在符合規則限制下去尋找最大利益。自從我進入F1,任何車隊都是這樣去挖潛規則的。事實就是如此。”
此時,呼籲嚴查可變形翼的呼聲已經在雪邦的圍場裏響成壹片,FIA改進可變形翼檢測方法看似勢在必行。此時,布朗的態度卻有些退縮。布朗表示,在馬來西亞站就改進檢測方法有些不妥。要改也要至少要等本站比賽結束,大家壹起商量之後在改。
“他們想怎麽改就怎麽改,FIA有這個權利。理論上,他們今天就可以改。但是如果結果是必須要改變尾翼的某些關鍵結構的話,考慮到這麽短的時間,這樣做不明智。如果現在就嚴格檢測,那麽我們就得改變目前的尾翼。這樣做可能改變尾翼得某些組分,而這可能是非常關鍵的組分。這樣做不明智,經驗告訴我們改變規則最好在兩場比賽之間。”
嚴格可變形尾翼檢測方法得到了很多車隊的支持,而且他們就希望FIA在馬來西亞站立即實施,以揪出潛在的違規者。眼明人都看得出,布朗的話多少有壹些逃避的嫌疑。難道法拉利賽車的尾翼確實違規嗎?就在尾翼事件僵持不下時,法拉利賽車的前翼又成為爭論焦點。
錄像為證!法拉利賽車前翼有形變
3月19日(星期日)中午 雪邦 距離馬來西亞大獎賽開賽不到四個小時,雪邦圍場裏傳來壹條驚人消息,法拉利賽車的前翼接受了FIA的“官方檢測”。248F1賽車的尾翼風波還沒結束,前翼卻再出問題。
據壹些車隊的技術官員反應,法拉利賽車的前翼存在形變!馬來西亞站法拉利賽前翼主翼上方、鼻錐兩側各懸有壹根平行小翼,貫通前翼端板和鼻錐下沿。這兩根翼面涉嫌具有形變功能。更嚴重的是,其他車隊技術專家已經通過觀看排位賽時的比賽錄像觀察到了它的形變!
法拉利車隊的壹位發言人稱,“我不想對任何謠言加以評論,如果有問題,FIA會解決”。同時,FIA的壹位官員向壹家資深賽車媒體透露,在得到舉報後,他們並沒有立即行動對法拉利賽車進行檢測。
當時就有壹些F1高級專家斷言,FIA壹定會在比賽結束後對法拉利賽車做出壹個形式上的官方檢測,但是根本沒有任何實際的檢測,就算是檢測,也只能在比賽結束後。
FIA左右為難 大獎賽必須照常進行
3月19日(星期日)中午 雪邦 FIA檢測法拉利賽車前翼事件被人捅出後不到兩個小時,FIA做出回應:法拉利賽車前翼事件不會影響馬來西亞大獎賽,FIA相信其他車隊不會因為抗議法拉利賽車前翼而影響比賽。
當天早晨,壹些車隊的高級官員和技術專家召開了壹次臨時會議。三支車隊的賽車,其中包括壹部法拉利賽車據稱再次接受了FIA的檢查。FIA表示第二次檢查的結果還是沒問題。
但是FIA仍然面臨車隊的抗議,其中有三個關鍵問題:壹、規則中的“不合法”含糊不清;二、如果第壹條成立,那麽是否某些翼面設計就是故意鉆這個空子;三、如果前兩條成立,那麽這些翼面是否獲使賽車性能得了非法提升。
車隊聯名上書 法拉利再次被孤立
3月19日(星期日)午後 雪邦 距離馬來西亞站正賽開賽只有不到兩個小時,FIA仍然受到車隊的質問。但是車隊放寬了他們的期限,車隊要求FIA至少要在澳大利亞站前對可變形翼相關規則做出澄清。
FIA收到了壹份聯合抗議書,除法拉利車隊外的11支車隊都做出簽名,抗議對象就是法拉利248F1賽車的新型前翼。車隊要求FIA在澳大利亞站前對法拉利賽車的前翼做出判決,並將可變形翼的相關規則做出澄清。據說,這封抗議書是11支車隊在周六晚上開會時起草的,周日上午做出決定遞交FIA。馬來西亞大獎賽已經安全,但是11支車隊的恐嚇仍然威脅著第三站澳大利亞大獎賽。FIA面臨抉擇。
電視臺提供證據 法拉利必須判決死刑
3月19日(星期日)下午 雪邦 馬來西亞大獎賽順利落幕,雷諾車隊大獲全勝,法拉利車隊載分而歸,但是關於可變形翼的對抗再次升級。這次又輪到本田車隊發話,經理尼克-弗萊(Nick Fry)直接了當:FIA應該給法拉利的前翼判決死刑!
在馬來西亞站正式比賽開賽前,八支F1車隊向FIA聯合控訴法拉利賽車前翼違規。他們的證據還是來自電視錄像:從電視錄像畫面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法拉利賽車前翼在高速狀態下發生了形變,而這種形變具有提高賽車高速行駛性能的作用。
比賽前的這次聯合抗議終於嚇倒了FIA,FIA同意在澳大利亞大獎賽前對有關可變形翼的相關規則做出澄清。而弗萊的意思也很明確,FIA既然要做出澄清,那麽結果就應該是將法拉利賽車在馬來西亞站使用的這款前翼判決死刑。否則,會有很多車隊蜂擁效仿法拉利車隊的前翼設計。
“FIA將在墨爾本前做出澄清,這是必須的。我們全都要求(FIA技術委任)威丁對此做出正確的闡述。”弗萊說到。“如果法拉利的前翼被判為合法那將非常不幸,因為那就會引起所有車隊的效仿。”
“我們已經(對可變形翼)註意六個月了,但是目前的形式非常復雜。因為FIA確實對此很難測量。但是本周末,我們終於第壹次從壹家德國電視臺得到了清楚的畫面。”沒有人透露這家德國電視臺的名字,但是他們已經將自己寶貴的視頻資料送給了車隊。這也就是為什麽這些車隊在雪邦的態度如此堅決。
車隊們本來計劃在馬來西亞站結束後繼續抗議,但是法拉利車隊在雪邦只取得了第五名和第六名,略顯平淡的成績平息了抗議車隊們的憤怒氣焰。那麽如果法拉利車隊在馬來西亞站獲勝,結果會怎樣呢?
弗萊做出回答:“沒有發生的事情不便討論,我只是對他們沒有獲勝感到高興。我們還是本著安全第壹,所以如果在本周(馬來西亞大獎賽)就讓法拉利更換前翼顯得不切實際。”
弗萊還透露,聯名抗議的八支車隊中有兩支車隊的賽車前翼涉嫌與法拉利的情況相似。但是弗萊沒有透露這兩支車隊的名字。
“任何人,就算不是工程師都能從電視畫面上看到的圖像做出自己的結論。現在有兩支車隊出現了相似的情況,盡管他們也屬於八支車隊中的成員。我們和威丁討論過了,去墨爾本之前必須有個說法。”
托德:我不知道 請別問我
3月19日(星期日)傍晚 雪邦 八支車隊對法拉利的指控愈發嚴厲,就連FIA也已經動搖,那麽在封口浪尖上的法拉利怎麽辦呢?車隊經理讓-托德(Jean Todt)采用了最簡單的應對手段——我不知道。
馬來西亞大獎賽結束後,幾乎所有的高級記者都沒有立刻收拾行李返回酒店,而是追蹤報道法拉利前翼事件。在眾多記者的圍堵下,托德終於開口。
“羅斯(布朗,法拉利車隊技術總監)和FIA談過,他們對我們的賽車很滿意。當然,如果FIA要求我們更換前翼,那麽我們樂意服從。如果它是違規的,那麽我們也就不會在此談論了。”托德意指既然FIA都認可了自己的前翼,那麽就沒有必要在談這個問題。
那麽未來的澳大利亞大獎賽呢,那應該是在FIA對可變形翼規則做出澄清後,法拉利賽車的前翼會不會更換呢?“這裏不是墨爾本。到那裏再問吧。而且我是車隊經理,不是技術總監。”
曝光法拉利賽車違規前翼
3月20日(星期壹)英國時間淩晨5點半 著名F1賽車專家克萊格-斯卡伯格(Craig Scarborough)通宵加班將自己在雪邦的所見所聞撰寫成稿,法拉利賽車前翼設計思想終於向公眾曝光。
關於248F1前翼爭論的焦點部分是位於主翼板上方,兩塊鏈接在鼻錐和端板之間的翼片。該翼片的特征是靠近端板的壹側較寬,並且向上彎曲,而與鼻錐相連的壹側則慢慢變窄,呈水平狀。賽車在低速狀時,翼片保持靜態時的形狀,這樣有利於提高賽車在低速彎道的下壓力;而在高速狀態下,翼片靠近端板的壹側會向後彎曲,變成水平狀,這樣翼片的阻力和下壓力將同時降低,有利於提高賽車速度。
爭論的地方並非僅此壹處,根據德國的電視臺Premiere TV channel提供的排位賽畫面,壹個車載攝像頭發現248F1單側的整個前翼,會在高速狀態下繞著以鼻錐為軸的圓周旋轉。這是通過壹個可滑動的定位銷來實現的。整個翼片的運動可以通過位於小翼和鼻錐之間出現的空隙發現。當賽車駛上路肩車體振動時,這個空間便會露出來。但是它真正起作用是在高速狀態下,翼片會在氣流的壓力下自動向下彎曲。
對此,新浪F1賽車頻道已經做過詳細報道。
鏈接:法拉利前翼問題技術分析 兩種變形混用效果驚人
鐵證如山 FIA即將裁決
3月20日(星期壹)英國時間14點 支F1車隊於馬來西亞站正式比賽前提交給FIA的抗議信終於被公之於眾。八支車隊分別是:寶馬-索伯、本田、米德蘭、雷諾、豐田、超級亞久裏、邁凱輪和威廉姆斯。
八支車隊在信中表示,法拉利必須在下壹站比賽前,撤除該翼片。以下是信件的原文翻譯:“以下簽名的車隊,依靠這個文件,正式向幹事會議通報,對法拉利車隊在馬來西亞大獎賽上,由舒馬赫駕駛的5號賽車發出抗議,(法拉利)必須在下壹站比賽前,采取適當的措施。”
“抗議基於2006F1技術規則的3章15節,法拉利的5號賽車位於前翼上方的翼片可以自由旋轉變形,違反了3章15節關於賽車的任何翼片不得發生變形的規定;而且248F1的尾翼為了提高在高速下的空氣動力學表現,可以發生偏轉也違反了2006F1技術規則的3章15節。”
法拉利248F1定風翼違規已成事實。
FIA會作出怎樣的裁決?
法拉利又會采取怎樣的措施……
本文截稿後的最新消息,FIA已經口頭通知法拉利車隊在澳大利亞大獎賽前修改前翼和尾翼,同時被點名的還有邁凱輪和寶馬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