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記錄保持了33年,直到2000年桑普拉斯在溫布爾登打破了它。桑普拉斯終於帶著他的14大滿貫獎杯退役了。天啊,14,感覺是壹個永遠無法超越的瘋狂數字。
但現在,只要在羅蘭加洛斯贏得65,438+02個冠軍,納達爾就可以追平羅伊·愛默生了。而再想象壹下,以納達爾在這片神奇的紅土賽場上至高無上的統治力,保守來說,拿下兩個法網冠軍也是完全可以想象的;這意味著,僅僅憑借在法網獲得的冠軍,納達爾的大滿貫冠軍數很可能追平甚至超過桑申。
而且因為這次12法網是納達爾的18大滿貫,這也意味著如果他能再贏兩個法網,僅僅憑借他的法網冠軍數,他的大滿貫冠軍總數就可以上升到20個——這正好是費德勒目前歷史第壹的大滿貫冠軍數。
在上面兩段話中,“唯德”這個詞用了三次。是的,只有把納達爾放到埃默森、桑普拉斯、費德勒組成的歷史框架中,才能更清晰地感知到他作為法網12冠軍有多偉大。他幾乎可以用壹個大滿貫賽事和歷史上其他這些巨星的四個大滿貫相抗衡,這是多麽恐怖的事情。否則12這個數字對於我們這些凡人來說,必然會變得空洞而難以捉摸。
但同時,“僅僅依靠”這個詞是否淡淡地暗示了壹種輕視?我們太多次聽到了另壹種聲音——甚至在納達爾獲得法網第八、第九、10的時候,就已經有人痛下結論:“沒錯,沒錯,他的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紅土選手,但他也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古怪學生。”
是嗎?納達爾的18冠由:澳網1冠、法網12冠、溫網2冠、美網3冠組成。顯然,他的法網冠軍12是建立在大滿貫基礎上的。妳很難把這樣的選手定義為“偏科生”。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就像妳班上有個數學大師。再難的問題也能輕松解決,各種比賽也能頻頻獲獎。但是,他的語文、英語、歷史、地理壹塌糊塗。這種孩子是標準的偏科學生,妳只能默默祈禱他不會被我們的教育制度閹割埋葬。然而,和另壹個學生壹樣,他也是數學碩士拿滿分,但其他課程也是890分——妳還會稱他為“偏科學生”嗎?當然是全面發展但特長突出的尖子生。
有時候事情就是這麽好笑!試想壹下,如果納達爾拿到澳網1,法網4,溫網2,美網3,他的大滿貫冠軍總數足以達到兩位數,所有人都會稱贊他的大滿貫。為什麽在其他三個大滿貫冠軍數量不變的情況下,法網冠軍贏的越多,他就變得越“偏科”?這可能是壹個很諷刺的事實——被普通人誤解,往往是因為它太好了,不被他們理解。
從2005年以無袖上衣和海盜褲奪得法網壹等獎的長發少年,到2019年法網奪冠的33歲納達爾,15法網征程中的12冠,遠不是“+1”的簡單重復。納達爾不再是那個只能用正手超級上旋球“打妳反手”的單壹選手。這次決賽是他全面的最好展示-
決賽,納達爾27次上網23次得分。"每個男子網球運動員都會告訴妳,拉法是最好的排球運動員之壹。"連續兩年法網決賽被納達爾擊敗的蒂姆甚至半開玩笑地說,“他最後壹次淩空抽射可能是7年前了。”而他的反手,從很多年前只是為了保持轉身,現在已經變成了可以像正手壹樣全力開火的致命武器。關於發球,我們都知道納達爾有幾次技術創新征服快場;直到今年,他也做出了明顯的調整,這也幫助他打進了年初的澳網決賽。
是的,他是紅土賽場上永恒的王者,但為了保持這份永恒的榮耀,他付出了太多的努力和改變。或許只有壹種本質從未變質,那就是納達爾堅強的意誌力和粗大的神經。正如納達爾所說,“這個紅土賽季遇到了太多的困難,這也是這個冠軍如此特別的原因。”
納達爾透露,當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遭遇傷病,紅土第壹站蒙特卡洛發揮不佳時,他在打巴薩時面臨兩難境地——幹脆暫停休息;還是繼續,但是要努力調整自己的心態。納達爾選擇了後者。“從巴塞羅那對梅耶爾的比賽開始,事情開始壹天比壹天好。這個法網冠軍當然讓我高興,但我最滿意的是我能壹點點扭轉困難的局面。”
紅土之王?這個標題是不是有點老套?還是叫妳紅土之神吧!因為,如果妳能把任何事情做到極致,妳就是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