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路上,路的兩邊擠滿了來送女王最後壹程的人。場面非常壯觀。可見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深受人民愛戴和愛戴,他們都在用這種方式為女王送行最後壹程,以示對女王的敬意。
溫莎城堡的聖喬治教堂是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年輕時仰慕和向往的地方。這裏也是她和菲利普親王舉行婚禮的場地。所有儀式結束後,女王的靈柩會慢慢下降,最後降落在地下室,也就是皇陵所在的地方。
在這裏,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將與她的父親喬治六世、母親伊麗莎白女王和妹妹瑪格麗特公主團聚,因為他們的棺材也放在這個地下墓穴的這裏。
可能有人會覺得很好奇,就是普通人下葬的時候不都是藏在土裏的嗎?伊麗莎白女王為什麽葬在教堂裏?而且遺體不火化,這樣遺體就不會發臭了?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為什麽英國女王葬在教堂裏?
那麽英國女王究竟為什麽要葬在教堂裏呢?而不是葬在別處?像墓地之類的。其實這個問題也和歐洲人的宗教信仰有關。
歐洲人普遍信仰基督教,所以教堂在他們心目中是壹個非常神聖的地方,教堂是離上帝最近的地方。妳的墳墓離教會越近,就意味著離主越近,這樣妳死後才能進入天堂。
所以歐洲人不僅想在這裏舉行婚禮,死後也想葬在這裏,但壹般來說,不是所有的信徒都能葬在教堂裏,除非他們有身份有地位。壹般來說,只有他們的主教或國王死後才能葬在教堂裏,所以這就是為什麽伊麗莎白二世女王葬在教堂裏,而不是墓地裏。
1800王室成員已經葬在聖喬治教堂下面,也就是說這裏有超過1800口棺材!早在20年前,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下葬時,就有媒體報道,當時的地下墓地只剩下12個位置。可以說已經是人滿為患,人滿為患了。
直到威廉王子這壹代,估計還得開個新墓地才能下葬,不然真的不夠地方。
普通人沒有資格葬在教堂下面,但是可以葬在教堂外面,而且離教堂越近越好。
屍體不火化不會有味道嗎?
女王的遺體沒有火化。事實上,英國王室的傳統中並沒有火葬和土葬這壹說。她死後,她的遺體會被放進橡木制成的棺材裏,這是他們生命的最終歸宿。
女王雖然地位高貴,但畢竟是人。她的屍體沒有火化就被放進了棺材。長期在各種細菌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她的身體壹定會腐爛發臭,這是必然的。
但是教堂裏並沒有很濃很難聞的氣味,那他們是怎麽處理的呢?其實皇後的棺材是橡木做的,質地細膩,管孔有很多浸潤,不易吸水,耐腐蝕,堅固,保證長久不腐。
裏面是用鉛做的,可以更好的把棺材裏面的空間和外界隔絕,增加密封性,隔絕外界微生物的入侵,減少水分流失,防止腐爛的氣味外泄,所以那些埋在教堂下面的棺材沒有氣味。
但這不是絕對的。梅根曾抱怨教堂有“腐爛”的味道,所以她不想在那裏舉行婚禮,這也激怒了英國王室。所以即便如此,也只能是壹定程度上的無味,而不是絕對的無味。
英國女王的靈柩據說有六七百斤重,需要更多的人來擡。而且她的棺材和菲利普親王也是情侶款,早在30年前就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