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性能均衡+極致做工+5.5寸屏 華為G7評測

性能均衡+極致做工+5.5寸屏 華為G7評測

IT168 評測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這是百年老字號同仁堂門前的壹副對聯,很早之前,國人就已經意識到了質量為先、品質制勝的道理。這個道理換做是手機市場也是壹樣。時下國產手機市場刮起了壹股“性價比”風,手機配置越來越高,價格卻越來越低。其實智能手機發展到今天,遠遠不是壹個配置高就能評價的。做工、設計也是我們在追求性價比之余越來越重視的壹個環節。今天我們評測文章的主角就是這樣壹款硬件配置夠用,但做工、設計都非常可圈可點的華為G7。

"評測背景:

相比於去年華為Mate、P、G、Y等等產品線,今年華為開始走精品路線和運營商補貼減少的大環境下,華為重點發力4G中高端產品線,在MATE/P/G幾條中高端產品線都推出了旗艦級新品其中Mate主打大屏商務、P主打極致設計,而G系列則介乎於兩者之間,基本可以概括為在就有壹定性價比的同時兼顧大屏和設計,究竟G系列這種性價比的產品定位在華為G7上是如何表現的呢?我們通過評測文章來看壹看。

"硬件配置

在評測文章的壹開始,我們就講到了售價1999元的華為G7和同價位的很多國產手機不同,並不是主打高性能的機型,這壹點在其主要的硬件配置上就可以看出,在評測文章的最開始,我們先通過參數表格來量化壹下華為G7。

"華為G7主要參數

操作系統

EMUI 3.0(華為基於Android4.4.4深度定制)

網絡制式

TD-LTE/TD-SCDMA/GSM 雙卡雙待(移動版)

機身尺寸

153.5 mm x77.3 mm x7.6 mm

重量

167g(適中)

屏幕

5.5寸 1280*720分辨率 IPS屏幕

攝像頭

1300萬像素 F/2.0光圈 5P玻璃模組

處理器

高通驍龍410 四核1.2GHz

機身內存

RAM:2GB ROM:16GB(支持擴展)

特色功能

親情關懷/魅影觸控

電池

3000mAh(不可更換)

機身顏色

銀色

上市價格

"1999元(

點擊購買

硬件配置方面,華為G7並沒有配備目前炙手可熱的高通驍龍800系列處理器,而是搭載了最新的高通驍龍410四核處理器,該處理器采用了全新的A53架構,主打能耗比,在同樣功耗下,性能要比A9架構要好,甚至能夠達到A17架構水平,而A53也是ARM用來替代A7架構的在14年底和15年上半年主推的架構。華為G7也和HTC Desire 820同時成為搭載高通64位處理器的最新款機型,究竟這顆處理器的性能如何?我們評測文章的後面將為大家詳細解讀。

"外觀工業設計

其實華為應該算是國產手機中最早涉足安卓系統的廠商,而早期的C8850等明星機型也給消費者留下了性價比較高但缺乏設計的印象。其實華為早期安卓機型主要通過和國內外運營商合作,運營商並沒有在設計上有過多要求。而華為從華為Ascend P1開始逐漸轉型,到P7和Mate7的時候,已經有了壹整套自己對外觀ID設計的理解。而前面我們也說道華為G7也是主打設計的壹款手機,文章的這壹階段,我們就來看看華為G7的外觀工業設計運用了什麽樣的設計語言、采用了什麽樣的設計元素。

正面方面華為G7搭載了壹塊5.5寸720P的IPS屏幕,並沒有搭載目前較為主流的1080P屏幕,其中有控制成本的因素。但720P屏幕能夠在亮度、功耗方面控制的更加完美。並且這塊5.5寸屏幕也支持CABC智能調節背光技術,能夠智能識別屏幕顯示內容而進行背光模組的強弱調節,將省電做到極致。更加值得壹提的是,華為G7的正面寬度為77.3mm,相比同樣搭載5.5寸屏幕的iPhone6 Plus更窄,單手握持手感更舒服,窄邊框和四個R角的弧形設計也是的華為G7在正面顯得比較沈穩。

正面頂部,搭載了5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和光線距離感應器,值得壹提的是前置攝像頭支持動態美顏功能,並且更加支持視頻中的動態美顏功能,在QQ、微信視頻通話的時候也能夠進行美顏,小編又可以用G7去騙姑娘了~

華為G7采用了屏幕虛擬按鍵的設計,從而底部留白處較窄,也進壹步增加了整機的屏占比。並且在正面康寧大猩猩玻璃的內層,有壹層印花的塗層,使得整機從正面看起來更加有立體的感覺。

華為G7整機背面采用了壹整塊航空鋁材進行沖壓成型,壹提金屬機身也使得整機手感明顯相比塑料手機上升壹個檔次,並且表面進行了陽極氧化的處理,觸感更佳。在1999元的手機中,目前也很少能夠看到全金屬機身手機了。其實2000元價位上沒有太多金屬機身手機並不是因為金屬本身成本較高,而是金屬機身的加工成本居高不下。其實任何壹家廠商都可以選用金屬機身,但能夠在2000元價位上將金屬機身做到精致就不是誰都能做得到了。這也應了那句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

機身頂部,配備了壹顆1300萬像素5片玻璃F/2.0光圈攝像頭和單LED閃光燈,並且也配備了壹顆降噪麥克風。雖然沒有搭載時下高端機型的雙光源閃光燈,但從樣張的質量上快來看,華為G7的素質還是不錯的,文章的後面將有關於攝像頭的詳細解析。

機身底部,主要配備了外置揚聲器,而機身頂部和機身底部的塑料銘牌部分,主要是用於天線信號的接收和溢出。邊框縫隙處理的不錯。雖然揚聲器口部分並沒有采用凸起的支點設計,但筆者測試之後發現,由於整機背面采用了壹定的弧形設計,所以並不會發生放置桌面上音量大幅度減小的情況,並且音量足夠,不會發生漏接電話的情況。

機身頂部和機身底部,配備了microUSB數據和充電接口、3.5mm耳機接口和註塑的天線接收和溢出口。並且此次華為G7采用了NMT的納米級別註塑工藝,使得註塑天線與金屬切割口貼合的非常緊密。並且也正因為采用了NMT納米註塑的工藝,所以我們可以看到G7在microUSB和耳機插口內部都進行了註塑保護,這壹技術在目前業界也屬於領先地位。

機身側面,配備了壹體式音量按鍵、電源鍵和雙microSIM卡插口。其中按鍵方面邊緣和整機壹體金屬機身邊緣壹樣都采用了CNC的拋光切割,並且在電源鍵上進行了紋理的雕刻,在這些小細節方面,華為G7也是非常註意。並且其中壹個microSIM卡也可以支持microSD卡的拓展插拔,這是華為在華為P7上就已經使用過的技術,也被移植到了華為G7上。

總體來講,華為G7在外觀設計方面並沒有使用太多激進的設計語言,而是通過金屬、玻璃內暗紋、NMT納米註塑技術等做出了壹個非常紮實的機身,並且在手感方面由於采用了陽極氧化、壹體沖壓、CNC的技術,也做到了十分順滑。如果說給華為G7在外觀設計方面提個建議的話,筆者認為可以利用整機壹體式金屬機身進行個性化簽名鐳雕的服務,畢竟這類服務在金屬機身的產品上屢見不鮮,算是標配的增值服務。

"64位處理器性能如何

前面我們說到,此次華為G7采用了高通驍龍410四核64位1.2GHz處理器。並且配合基帶芯片可以支持CAT 4的LTE網絡,下載速度最高可達150Mbps每秒。而這顆處理器的性能究竟如何呢?評測文章的這壹部分我們壹同來看壹看。

從驍龍410的型號上,我們可以看到這顆處理器是驍龍400系列芯片的後續型號,驍龍400系列處理器則是使用了ARM A7架構,多用於目前千元智能機上的芯片。而這顆高通驍龍410處理器則是采用了ARM A53架構,臺積電28nm LP低功耗工藝制造。采用四核心,主頻從1.2GHz起跳,最高可達1.4GHz。並且支持單通道64bit LPDDR2/3內存芯片。

而GPU方面,相比於之前的Adreno305,此次高通驍龍410則是采用了Adreno306 GPU顯示核心,主頻方面達到400Mhz。而最大的亮點是這顆處理器可以配合之前搭載在高通驍龍800上的MDM9X25基帶核心進行使用,支持LTE CAT4的4G網絡支持,並且還支持包括北鬥定位等之前高端機型上才有的功能。

A53和之前A7架構相同,也支持雙發射順序執行,並且A53在指令並行方面更加靈活,包括分支預測在內的多種指令都可以通過兩個解碼路徑內同時發射。為了提高分支預測的精度,A53采用了之前用於替代A9架構的A12架構的雙發亂序執行的壹些做法。雖然仍然處於順序執行,但A53做到了目前順序執行架構的極致。在性能測試之前,我們先來看看A5/A7/A9和A53在性能方面的差別吧。

在1.2GHz的情況下,A53要比A5/A7架構快得多,甚至也完全超越了A9架構。並且A53的功耗相比目前主流的A9/A15/A17等要低得多。接下來我們就通過跑分軟件來測試壹下搭載在華為G7上的這顆驍龍410處理器到底性能如何?

"安兔兔

這個軟件是目前發燒友使用最廣泛的跑分軟件。這款軟件主要測試手機的CPU性能和內存(RAM)性能。廢話不多說,上截圖。

▲華為G7安兔兔得分情況

我們使用了新版安兔兔測試軟件,在新版安兔兔測試軟件中,對於2D、3D性能測試更加準確,每款手機的分辨率不盡相同,所以新版安兔兔在顯示性能方面最終得分都換算成為壹個統壹的分辨率。華為G7得到了20000的分數。

"Nenamark 2

Nenamark是壹款專門針對手機處理器顯示芯片性能的跑分軟件。分為Nenamark和Nenamark2兩款,分別針對中低端手機和高端手機。想要知道華為G7的真實實力,我們毫不猶豫的就跑上Nenamark2。

測試結果我們可以看到,華為G7的成績為55FPS左右,相比於之前紅米手機的50FPS,有10%的提升,看來Adreno306這顆GPU顯示核心的能力還是不錯的。

"Vellamo

Vellamo最初是壹款高通公司內部測試處理器在網頁瀏覽方面性能的軟件。由於當時業內沒有壹款專門測試網頁瀏覽用戶體驗的軟件,高通就將這款軟件放出。而隨著手機處理器的日益強大。500分大關、1000分大關甚至2000分都被突破了。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搭載最新安卓4.4操作系統的華為G7在這項軟件上的實力如何。

▲華為G7 Vellamo得分情況

通過硬件的測試,我們可以看到全新采用64位的高通驍龍410處理器在保證性能的同時也進壹步的降低了功耗,在能耗比上甚至超越了目前旗艦的A15架構。其實壹款手機硬件的好壞不僅僅取決於CPU的性能,整體SOC的性能還包括對於網絡信號的支持等等,目前在對於網絡信號支持方面高通在業內可以算是龍頭老大,在入門性價比SOC上也能夠很好的支持全網全4G,可見高通接下來的戰略不僅僅是高性能,全網融合也是高通在接下來的日子中壹個非常大的目標。而硬件終究是要服務於軟件的,文章的這壹階段,我們也大致了解了華為G7在硬件性能方面的表現,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華為用如此的壹套硬件給我們帶來壹個什麽樣的軟件體驗吧。

"EMUI 3.0解析

時下定制化系統對於智能手機來講有多麽重要?看看各個手機廠商對於自己定制化UI的理解就能可見壹斑。小米:由已知小米手機x2=816798,MIUIx4=816798。可得 MIUI=1/2小米手機。IUNI:生來初心。壹加手機:Color OS+CM11雙重體驗。錘子手機:SmartisanOS最具人文情懷。等等等等的實例告訴我們現在壹款智能手機的好壞,定制化UI可以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提到華為,我們就能想到華為定制化UI——EMUI。其實EMUI算得上是國內定制化UI的鼻祖之壹。自誕生伊始,時至今日已經有2年多的時間。其中歷經了Emotion UI 1.0/1.5/1.6/2.0/2.3版本等等。最近EMUI 3.0的發布可謂是萬眾期待,不僅花粉們十分期待自己的華為手機能夠盡快的刷上EMUI 3.0,華為官方也對全新的EMUI系統寄予厚望。究竟EMUI 3.0有何魅力呢?在華為G7柏林發布會上,華為也宣布G7和Mate7是同時最先搭載EMUI3.0的機型,究竟EMUI3.0體驗如何呢?評測文章的這壹部分我們進行壹下詳細的解讀。

其實壹款定制化UI的好壞有很多大前提,比如是否夠流暢。在流暢性方面運行EUUI 3.0沒有任何問題。並且在系統占用內存方面也控制的和之前EMUI 2.3基本相同。卡頓這個詞就和EMUI 3.0不沾邊了。除去流暢,系統風格的統壹也成為壹個系統是否優秀的重要因素。此次系列文章我們就從EMUI 3.0的系統界面開始講起。

通過上面的視頻,我們可以看到界面方面,改進還是相當明顯的。圖標采用統壹的大弧度圓角矩形。並且已經適配了市面上常用的應用軟件。而其他沒有適配的軟件圖標則采用綠色圓角矩形做底,使得風格卡通並且統壹。而下拉界面和系統界面方面,EMUI 3.0則更多的采用了線條等扁平化元素作為裝飾。底部的虛擬按鍵采用三角、圓圈和矩形的圖案代替了之前返回、HOME和多任務的傳統圖標。整體風格變得小清新很多,不會讓用戶感到十分冗余。

細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字體方面,相對於前代采用了沒有加粗的字體,在清晰的同時更加凸顯系統整體輕盈的感覺。在圖標陰影方面也作出了細微的調整。陰影變得更淡。並且在系統級圖標的配色方面,采用了全新的暖色系圖標,並不凸顯鮮艷,觀看起來人眼更加舒服,不會出現刺眼的感覺。

在下拉菜單中,我們明顯能夠感覺到扁平化的設計理念。屏幕左上方下滑出現通知欄,通知欄加入了時間軸的功能,未接電話、短信和郵件等重要信息無需打開就能看到時間,方便不少。從屏幕的右上方滑動出現小開關界面。小開關的圖標采用細線勾勒。總體給人感覺十分輕盈。

EMUI 3.0的應用市場分為:推薦、排行、分類、管理、我的等5個分欄。其中分類方面***有影音娛樂、實用工具、社交通訊、電子書籍、主題個性、新聞閱讀、便捷生活、學習辦公、出行導航、拍攝美化、金融理財、理療健康、安全性能等13個大類應用,並且遊戲方面也分為網絡遊戲、休閑益智、體育競速、角色扮演、經營策略、動作冒險、棋牌天敵、飛行射擊等幾大類。去除其他應用市場中常見的分類,華為EMUI 3.0的應用市場還整合了熱門專輯、壁紙和鈴音功能,應該來說涵蓋方面比較廣泛了。

安全性方面,華為EMUI 3.0的應用市場會提示妳下載的軟件是否是官方、無病毒、無廣告版本。並且對於時下我們常用的很多軟件和遊戲都進行了人工復檢,這是我們在其他第三方應用市場中極為罕見的。也保證足夠的安全性。其他方面,相比於其他第三方應用商城不同的是,華為EMUI 3.0應用商店有壹整套完整的積分系統,用戶下載不同應用會得到不同的積分,並且每日簽到也可獲得積分。用戶可用積分在積分商城中對換實物獎品,還可以進行有趣的抽獎活動。

設置界面分為頂部欄和設置部分兩部分,頂部欄采用透明設計,和桌面保持壹致。而設置菜單則分為兩部分——常規設置和全部設置,風格和下拉菜單相同,內容方面相比前壹代EMUI並無太大不同。

長按屏幕喚出菜單,我們可以看到壁紙方面,此次華為EMUI 3.0搭載了8張精心制作的壁紙。改變了之前曾經使用的亮色多彩變化壁紙和景物壁紙,采用了顏色較為沈穩的色調。小插件方面,華為也更新了時鐘等壹些插件,不知道後續正式版會否增加更多的小插件。切換效果方面,EMUI 3.0給出了9中不同的翻頁切換效果,不過筆者還是較為傾向於默認(無效果)的切換。而布局方面,華為也給出了4x4和4x5兩種布局方式。

多任務菜單采用單頁4個近期任務,並且可以翻頁的設置。用戶可以快速在幾個已經開啟的軟件中進行切換。並且用戶可以滑動單個任務進行清除或者從界面底部向上滑動進行全局清理,當然華為也提供了壹鍵清理緩存的小插件。

文件夾方面,當用戶打開EMUI 3.0的文件夾時,背後的桌面將會變暗,並且文件夾每壹頁可存儲9個應用,用戶也可以在文件夾中進行翻頁。

通過體驗華為EMUI 3.0,筆者最大的感觸就是整體輕盈的感覺和風格的統壹。EMUI 3.0用點、線這樣輕量級的設計元素勾勒整體的架構。順便提壹下,筆者覺得EMUI 3.0和白色版的手機更加搭配,這也是筆者的壹個主觀感受。總體來講,EMUI 3.0在華為G7上運行沒有出現任何卡頓和BUG現象,並且TimeLine等全新的體驗也是非常不錯的。

"相機+評測總結

在此次EMUI 3.0上改變最大的可能就是拍照界面了,在解讀華為G7的拍照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華為G7在拍照功能方面的改進。

全新的界面設計讓拍照更加簡單,也使筆者更加願意用EMUI 3.0的華為G7進行拍照。時間軸,地理位置顯示的加入,讓照片不僅僅是存儲在妳手機中的那幾兆空間,而是代表了時間和空間。而雖然界面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但是依舊保留了自拍鏡和美膚功能。並且還加入了實時濾鏡的功能。在相機上華為下的功夫可算是不小了。

接下來,我們就通過樣張來看看華為G7的1300萬像素攝像頭的實力到底如何。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通過樣張,我們可以看到,華為G7的這顆1300萬像素5P玻璃F/2.0光圈的攝像頭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無論是在細節還是在色彩還原方面都做的相當出色,這當然也得益於此次EMUI3.0在軟件算法方面的優化。如果說非要在華為G7的拍照上挑個刺的話,在白天暗部拍攝時,華為G7會保證ISO100的情況下,盡可能的增長曝光時間來提升畫面的亮度,當然樣張不會出現噪點或者抖動的情況,但和真實亮度還是有些出入的,不可否認這種增大畫面亮度的做法還是非常討人眼喜歡的。在真實和艷麗方面,妳的選擇是什麽呢?

"評測總結:

文章的開始,我們就說道了華為G7是壹款主打中庸理念的手機,無論是在硬件上、設計上、軟件上、相機上、續航上等等方面雖然都談不上出類拔萃,但每壹項都能夠做到良好。相比於時下某些性能強機來講,華為G7雖然在性能方面談不上發燒,但勝在沒有短板。並且華為也為G7選擇了壹塊5.5寸屏幕,使得G7甩開了壹眾5寸屏幕手機的亂鬥,定位的明確和沒有短板的特點,使得如果妳想選擇壹款用起來很安逸的手機的話,那麽G7應該在妳的候選名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