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為您提供關於爭先恐後怎麽造句子三年級內容,供您參考。
1、人群爭先恐後地湧進超市購物。
2、植樹的時候人人爭先恐後,都想為綠化祖國多貢獻壹份力量。
3、同學們爭先恐後地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4、課堂上,同學們爭先恐後地舉手發言。
5、語文課上,大家爭先恐後回答問題。
6、課堂上同學們都爭先恐後地回答老師的提問。
7、那些人爭先恐後地爬上汽車,以驚人的速度開跑了。
8、大家爭先恐後購買國庫券,以支援國家建設。
9、明星壹出現,記者們就爭先恐後地提出各種問題,要他回答。
10、夏令營活動通知壹發下來,同學們就爭先恐後地去報名。
11、數學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非常生動活潑,吸引大家爭先恐後地舉手發言,真是滔滔不絕。
12、比賽結束,觀眾依次退常沒有爭先恐後,沒有擁擠堵塞,壹切都秩序井然。
13、這個班級很活躍,同學們都爭先恐後地回答問題。
14、今天打掃衛生,同學們都爭先恐後地搶著幹。
15、人們爭先恐後地為傷員們獻血。
16、孩子們爭先恐後地搶到食物,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17、歌迷們正爭先恐後請自己的偶像歌星簽名。
18、驚慌的旅客爭先恐後,想擠進救生艇。
19、放學了,同學們爭先恐後地走出教室。
20、春天來了,處處姹紫嫣紅,花兒們爭先恐後的開放著。
句子是語言運用的基本單位,它由詞或詞組構成,能表達壹個完整的意思,如告訴別人壹件事,提出壹個問題,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種感慨。它的句尾應該用上句號、問號或感嘆號。造句的方法壹般有以下幾種:
1、在分析並理解詞義的基礎上加以說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這樣造:“我站在廣場上瞻仰革命烈士紀念碑。”因為“瞻仰”是懷著敬意擡頭向上看。
2、用形容詞造句,可以對人物的動作、神態或事物的形狀進行具體的描寫。如用“鴉雀無聲”造句:“教室裏鴉雀無聲,再也沒有人說笑嬉鬧,再也沒有人隨意走動,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出了。”這就把“鴉雀無聲”寫具體了。
3、有的形容詞造句可以用壹對反義詞或用褒義詞貶義詞的組合來進行,強烈的對比能起到較好的表達作用。如用“光榮”造句:“講衛生是光榮的,不講衛生是可恥的。”用“光榮”與“可恥”作對比,強調了講衛生是壹種美德。
4、用比擬詞造句,可以借助聯想、想象使句子生動。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極了,風刮在臉上仿佛刀割壹樣。”
5、用關聯詞造句,必須註意詞語的合理搭配。比如用“盡管?可是?”造句:“盡管今天天氣很糟,但是大家都沒有遲到。”這就需要在平時學習中,把關聯詞的幾種類型分清並記住。
6、先把要造句的詞擴展成詞組,然後再把句子補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組成“增添設備”、“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後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隨著信息新媒體的發展,網絡已經成為繼報紙、收音機、電視之後的主流媒體,並有將其整合的趨勢。網民數量的激增使得網絡話題的熱議和網絡語言迅速成為流行語。出現了很多新現象:網絡造句——當某壹新聞事件在網絡迅速流傳之後,新聞事件中的某壹具有代表性的詞語,在網友們的推廣下,成為造句的主體,並迅速在網絡流行展開。比如李剛事件中,我爸叫李剛成為流行語,以它進行的造句活動在網絡鋪開。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剛;給我壹個李剛,我能撐起整個地球等。而在360與騰訊的3Q網絡大戰之後,壹句“我很艱難的做出決定”也迅速流行。這類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將已有的詩句、文章等進行改變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