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助
郭永懷回國時說,中國最缺的是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所以當務之急是培養人才。幾十年來,李沛為人師表,忠於職守,淡泊名利,無私奉獻,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教育事業中。
65438-0978年,鄧小平同誌主持召開全國科學技術大會,教育部和科學院分別部署大規模招收研究生的計劃。8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研究生聚集在研究生院。李沛帶領三名剛分配到研究生院的北大工農兵開始籌建外語教學部。由於缺乏教師和教科書,李沛開始尋找“千裏馬”。她用了三種方式找老師:壹是“挖角”,邀請大學老師兼職和退休老師;二是去科院信訪辦看看有沒有求職者;三是開辦應用語言學研究生課程,自己培養教師。
很多“右派”都是她查出來的。他們曾經是著名大學的著名教授。被劃為“右派”後,他們不是被關進監獄,就是被發配到偏遠地區。黃繼忠和徐孟雄就是其中兩位。李沛通過同事介紹找到了黃繼忠,得知他畢業於燕京大學,在銀川勞改農場時被銀川師範大學發現,後被調到師範大學當英語老師。李沛邀請黃繼忠壹起開辦英語教師班,並幫助黃繼忠將戶口遷移到北京。李沛的學生推薦了前中國人民大學英語教授徐孟雄。徐孟雄被劃為“右派”後離校。65438到0978回京後,在海澱區教育局辦的中學英語教師補習班上課,每個月只有40元的收入。李沛邀請他去研究生院上英語課,每月付給他80元的工資,並提出每天派車去接他,給予他應有的尊重。徐孟雄上研究生的時候,李培才知道,早在上世紀60年代,英語圈就有壹種說法,“北葛”,“南葛”指的是上海復旦大學的葛傳啟,“北徐”是中國人民大學的徐孟雄。在研究生院,徐孟雄講課很生動,壹個“在”和“在”的搭配就能講兩個小時,充滿了樂趣。鄧小平同誌六月訪美的英文文件終於被他核對過了。黃繼忠在美國再次將《論語》翻譯成英文,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出版社出版。後來,這本書被英國牛津大學的“世界經典”項目選中,再次出版。
當時研究生院冒險招了壹批外籍英語老師。外教帶來了很多國外原創的東西,對研究生院師生的口語有很大的幫助。美國教師瑪麗對教學的貢獻更大。她帶來了托福(TOEFL)試卷,這給了李沛很大的啟發。托福考試更註重聽力和閱讀。她說她可能是中國第壹個用托福寫題的人。1979年,為了給中國培養物理學人才,美國哥大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教授提出舉辦“CUSPEA”項目,該項目於10年實施,中國950多名優秀學生赴美國壹流大學學習。當時,中國還沒有GRE和托福考試,這是外國學生進入美國任何大學研究生院所必需的。李沛在之前的CUSPEA項目中負責英語筆試的寫作和閱卷,並參與口試。由於通過考試的學生成績優異,在壹些美國大學的推薦信中,只要英語水平證書中有李沛的簽名,就會得到認可。?
從65438年到0978年,政府開始派遣留學生,但是國家財政無法提供大量的外匯用於出國培訓,留學更加困難。另壹方面,二戰和冷戰促進了西方科技的快速發展,美國的大學為研究生提供了大量的經濟資助,而中國當時並不太了解這些情況。自費派留學生的“訪問學者”是周培源先生等人與美國科學院的約定。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0外教瑪麗小姐向李沛介紹了美國大學招收研究生的方法,鼓勵大家爭取美國獎學金,但擔心學生因此受到懲罰。深知國情的李沛也知道自己的“法”可行,自己的“罪”難,於是向時任研究生院副院長的彭平請教。幾天後,彭平對瑪麗和李沛說:“我老了,沒有什麽可怕的。去做就是了。”在醫院的默許下,不到壹年時間,就有近百名學生獲得美國大學獎學金,遠赴海外赴美留學,開啟了當代中國的“自費留學潮”。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談慶·明說:“李沛的眼光很銳利,觀點極高,態度極其認真。她老了,但她總是領先。”研究生院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學科,她學到了很多科普知識。她說,如果妳不和學生說同樣的語言,妳就不能教這門課。她講課時先帶學生大聲朗讀。閱讀許國璋教科書中有趣的故事可以幫助我們體驗魅力,培養我們的語感,就像閱讀唐詩壹樣。很受學生歡迎。李沛註重學生聽力和寫作等綜合能力的培養。經過壹年的學習,學生來到美國的課堂就能理解。?
傳奇人物
大學畢業後,李沛在重慶中國勞工協會工作,參加了許多進步活動,創辦了工人夜校和工人托兒所。受中國地下黨員的影響,李沛幫助美國勞工協會向延安解放區捐款。李沛反對國民黨的獨裁統治,參加了中國領導的許多進步群眾運動,包括較場口事件。1947李沛去康乃爾大學學習工商管理。次年,李
郭永懷先生的妻子李佩佩嫁給了郭永懷,郭永懷是他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認識的學長。
1951年,李沛應康乃爾大學語言系主任沙達克教授的邀請,給即將成為外交官的美國學生上漢語課。1956 10著名機械師郭永懷幾經周折,帶著妻子李沛和女兒從美國回到祖國。李沛曾任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西郊辦公室副主任。西郊辦負責糧店、菜市場、飯店、醫院、中小學的後勤建設,為未來中關村科學城打下基礎。她組織科技人員在中關村路兩側種植楊樹,這曾經是中關村人的驕傲。
1961年,李沛去中國科技大學教英語。郭永懷忙於科研,經常出差。他習慣了自己說走就走的方式,只知道自己在做重要的工作。
1966文革以來,郭永懷因工作重要受到特殊保護,李沛也未能幸免。在美國留學的經歷讓她成了“美國間諜”,在單位被審查。
196865438+2月5日,從核導彈試驗基地飛回北京的郭永懷因飛機失事去世,享年59歲。65438年2月25日,郭永懷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內務部授予烈士稱號。處理完郭永懷的喪事,李沛還在單位接受審查,初中畢業的女兒郭芹主動回吉林白城插隊。
李佩1970年初隨中科大遷往合肥,留下因病在家休養的郭芹壹人在京。從1970到1973結束,她被隔離在HKUST,監督她的工作,不能工作,她的信件要被檢查,但沒有人張貼她的海報。
1974期間,中科院留學生集中在HKUST培訓英語。盡管李沛受到了叛軍的不公平對待,但她仍然堅持在前兩期留學生培訓班上教授英語。在老領導虞雯的關懷下,李佩鳳於1976暑假被調回北京。
從65438年到0978年,李沛從無到有組織創辦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外語教學部。她編寫的英語教材獲得了全國優秀教材獎。她還舉辦了中國第壹個應用語言學研究生課程,為該學科在中國的正式建立做出了開創性的工作,被譽為“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2017 65438+10月12 1: 26,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逝世,享年9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