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是什麽意思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是什麽意思

意思是:幸福的家庭可算是壹種完美和諧或近乎完美和諧,而完美和諧的標準是壹致的,只有達到這個標準的家庭才算得上是完美和諧,所以幸福的家庭都是壹樣的。而不幸福的家庭在家庭生活及情感等方面存在壹些缺憾,缺憾的方式和種類是多種多樣的,無論在哪方面出現了缺憾,這個家庭都將是不幸福的,所以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出自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開篇語:“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從19世紀70年代起,俄國鄉村遭到資本主義勢力的人侵,“到民間”去等活動的開展,使托爾斯泰開始了新的思想危機和新的探索時期。

他惶惶不安,懷疑生存的目的和意義,因為自己所處的貴族寄生生活的“可怕地位”,深感苦惱,不知道“該怎麽辦”。他研讀各種哲學和宗教書籍,不能找到答案。他甚至藏起繩子、不帶獵槍,生怕自己為了求得解脫而自殺。

此後,他訪問神父、主教、修道士和隱修士,並結識了農民、獨立教徒康、修斯塔夫。終於完全否定了官辦教會,接受了宗法制農民的信仰。這是托爾斯泰復雜的探索時期,也正是在這個時期產生了《安娜·卡列尼娜》。

1870年托爾斯泰便打算寫壹部出身高等社會的有夫之婦失足的小說,並打算把這個女人寫得可憐而無罪。1872年,離托爾斯泰的農莊五俄裏的地方,壹個叫安娜茲科娃的婦女,發現她的情人另有新歡,向自己兒子的家庭女教師求婚,於是壹氣之下取了壹些換洗衣服到圖拉去,後來又返回村子,投身在貨車車輪下而死。

托爾斯泰目睹了這出悲劇,深受觸動。托爾斯泰1873年動筆,1877年完成,小說先後用過《年輕太太》《兩段婚姻》《兩對夫妻》等書名,最後才用了明確而簡單的現名。

百度百科--安娜·卡列尼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