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純淑,壹個不太廣為人知的名字。但在臺灣提到華德福,就不能不認識她。不只因為她創辦了慈心華德福,她還培育了最關鍵的華德福師資,將教育種子灑遍臺灣。
她是臺灣華德福教育的『教母』,很有使命感,像苦行僧壹樣堅持。我真的很佩服她」這是公益平臺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眼中,宜蘭縣慈心華德福實驗高中創辦人張純淑。
臺中市市長林佳龍回憶起二十多年前,第壹次遇到張純淑,也是第壹次聽到「華德福」。「那時單身的我,聽不懂,也沒什麽感覺……沒想到,現在我的孩子也讀華德福學校。」林佳龍後來因為臺中有華德福學校,才和太太下定決心在此定居。
前雲林縣縣長蘇治芬任內推動小校轉型,曾在二○壹壹年參觀慈心華德福實驗學校,回雲林後也開始推動公辦公營華德福實驗學校。
前臺北市教育局局長丁亞雯,三年前,因為身邊友人為孩子移民宜蘭讀慈心華德福,好奇親自帶著臺北市校長到宜蘭觀摩,並在全市校長會議上專題報告。
宜蘭慈心華德福實驗學校成立十九年,從幼兒園辦起,現在完整的銜接到高中;早已不只是壹所額滿排隊學校,而是支撐臺灣實驗教育遍地開花的資源和人才平臺。
八月壹日起,慈心華德福實驗中小學,正式改制宜蘭縣立慈心華德福實驗高中。這十九年,慈心華德福不僅培育學生、也培育老師。二○○二年起開辦的師訓課程,至今有近壹千七百人,參加三年制華德福師資培育。今年報名師培課程有近三百人,還有好幾位遠從香港和廈門每個月飛來上課的學員。
慈心的暑假校園,少了到處跑跳的孩子,仍舊人車川流不息。
新北市的主任研習班,開著好幾輛大型遊覽車,載著新北市的未來學校領導者進入校園和教室參觀。校長王智弘估計,每年大約有壹千到兩千人次參訪學校。
七月底,連續三天,來自香港、高雄、臺東和雲林的華德福學校老師們都來到宜蘭,和慈心的老師們分年級開小組備課工作坊。
慈心的暑假辦公室,除了行政人員,還有清大的年輕研究生在學校長期駐點進行田野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