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伯牙絕弦是什麽意思?

伯牙絕弦是什麽意思?

伯牙絕弦:絕,斷絕。伯牙因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彈琴。比喻知己喪亡後,棄絕某種專長愛好,表示悼念。

出自:人教版六年級上學期語文書版本: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

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譯文:

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善於傾聽琴聲。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裏想到巍峨的泰山,鐘子期聽了贊嘆道:“好啊!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伯牙彈琴時,心裏想到寬廣的長江,黃河,鐘子期贊嘆道:“好啊,宛如壹望無際的長江黃河在我面前流動!” 無論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裏想到什麽,鐘子期都會清楚地道出他的心聲。

鐘子期去世後,伯牙就此認為世界上再也沒有他的知音了。於是,他堅決地把自己心愛的琴摔破了,挑斷了琴弦,終生不再彈琴,以便絕了自己對鐘子期的思念。

擴展資料:

簡析:

人生苦短,知音難求;雲煙萬裏,佳話千載。純真友誼的基礎是理解。中華文化在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闡釋,莫過於俞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了。

“伯牙絕弦”是交結朋友的千古楷模,他流傳至今並給人歷久彌新的啟迪。正是這個故事,確立了中華民族高尚的人際關系與友情的標準。

故事蕩氣回腸、耐人尋味。伯牙喜歡彈琴,子期有很高的音樂鑒賞能力。伯牙把感情溶進樂曲中去,用琴聲表達了他像高山壹樣巍然屹立於天地之間的情操。

高山流水歷史典故: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壹定水平。

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

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湧,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郁郁蔥蔥,如入仙境壹般。壹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

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壹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妳已經學了。”壹夜伯牙乘船遊覽。

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壹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

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壹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

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壹般!”伯牙興奮極了,激動地說:“知音!妳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鐘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百度百科-伯牙絕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