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李小龍生平簡歷?成名經歷?

李小龍生平簡歷?成名經歷?

李小龍

生卒年:1940年-1973年

生於美國舊金山,祖籍廣東順德。

1946年參與演出第壹部電影並正式在電影中擔任重要角色。

1966年因參演《青蜂俠》壹舉成名,開始私人教授好萊塢名人中國功夫。

在不少外國人的心目中, 李小龍就是中國功夫的化身。

主要作品及貢獻:

1971年11月被國際武術權威雜誌《黑帶》列為"世界七大武術名家之壹",被譽為"功夫之王"、"武之聖者";1972年憑《精武門》壹片獲金馬獎"最佳技藝獎";1993年好萊塢名人大道鋪上李小龍紀念星徽;1993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

主要作品有《青蜂俠》、《細路祥》、《雷雨》、《人海孤鴻》、《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等。

功夫與電影是李小龍生命的兩大支柱。在武術上的成功,使他有機會獲得電影上的成功,而在電影上的成功又促使他的武道更廣泛地在世界上傳播。

我們仍不敢說,李小龍是中國功夫第壹人,但我們可以定論:李小龍是中國功夫第壹名人--他是第壹位贏得國際聲譽的中國功夫大師,也是使中華武術在世界範圍內得到真正廣泛傳播的第壹人。

李小龍曾兩度榮登世界著名的美國武刊《黑帶》"群英殿"。他逝世後,美國武壇泰鬥李俊九倡議把每年的11月27日(李小龍生日)定為"功夫節"。從1974年起,在美國舉行的超級武術比賽,賽前均要作默禱,以表對這位中國功夫大師的敬意;更令人矚目的是,1999年6月,美國《時代》雜誌將李小龍評選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100人"之壹,他是這100位世紀名人中惟壹的華人、惟壹的武術家;除此之外,李小龍研創的截拳道還走上大學聖殿,美國弗吉尼亞州拉福德大學把截拳道列為壹門教學課程,學生通過截拳道的學習可獲得壹門課的學分。同時,"李小龍研究"已成為壹門專門的學問,在美國的大學,還被學生們作為取得博士學位的論文專題;而美國軍校、軍隊、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特警隊,則把截拳道作為格鬥訓練課程之壹;1993年,好萊塢名人大道上鑲上了惟壹壹顆華人巨星紀念星徽"李小龍之星";1999年美國政府頒授李小龍"多米尼加藝術獎",美國演藝同業公會授予李小龍"終身成就獎";1999年英國權威電影雜誌《TOTALFILM》將李小龍主演的《龍爭虎鬥》、《唐山大兄》、《精武門》評入"20世紀10大最佳功夫片";2000年下半年,美國政府特別發行了壹套"李小龍誕辰60周年紀念郵票"--這是美籍華人首次獲此殊榮。

李小龍至今仍被人們稱為"功夫大使"。他使中國功夫超越了民族與國界,成為國際交流的特殊語言。他的功夫電影與功夫書籍仍在世界各地傳播,成為溝通不同國籍、不同民族的橋梁。經過30余年檢驗,蓋棺定論,大概可對他的截拳道作壹些結論性的探討。什麽是截拳道?李小龍夫人琳達說:"實際上,小龍本不打算給自己所悟出的武術取什麽名稱,只是為了便於稱呼,這才叫做截拳道。"--按照字面上解釋,"截"就是潛步接近或半路攔截;"拳"是指拳法或拳的風格;"道"則是基本的招術及方法。事實上,截拳道不是招術,而是戰術;不是方法,而是方法論;不是具體的物相,而是抽象的哲學。從此意義上說,截拳道是功夫的哲學,或哲學的功夫。

李小龍作為影壇巨星,其價值還不在於他的片酬、票房,以及主演過多少部電影,獲得過多少榮譽,而在於他是第壹個在好萊塢占有壹席之地的華裔明星!華裔影星陳沖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曾經抱怨說:"好萊塢和美國電影觀眾對華裔演員的印象,仍停留在李小龍階段。"--這既是美國影壇的悲哀、華裔演員的不幸,同時又是李小龍的驕傲。其實,李小龍真正的從影生涯僅兩年,***主演了四部半影片:《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及《死亡遊戲》片斷。他所飾演的皆是小人物:《唐山大兄》中的華僑工人鄭潮安;《精武門》中霍元甲弟子陳真;《猛龍過江》中那個什麽都不懂、洋相百出的鄉下佬;《龍爭虎鬥》中的少林弟子李。然而這些出身貧寒的凡人,都成為了叱咤風雲的英雄豪傑。這種地位與名聲的巨大反差,更能體現出他們平凡中的非凡,並且能找到李小龍人生經歷的影子。與其說李小龍在演他們,不如說在演自己。他的電影,具有濃烈的自我意識。無論是當時或是以後的電影觀眾,都不是欣賞李小龍所飾的角色,而是欣賞李小龍本人。李小龍從影時間之短,作品之少,令人扼腕唏噓。然而,他卻憑這麽短的時間,這麽少的作品,放射出耀眼的光輝。時逾30余年,仍不見黯然失色。這在中外電影史上,實屬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