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老了的詩句包括:
1、唐代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原文: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譯文:
人誰不顧慮要衰老,老了又有誰來對他表示愛憐?身體漸瘦衣帶越來越要收緊,頭發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會自己偏斜到壹邊。
書卷擱置起來不再看是為了愛惜眼睛,經常用艾灸是因為年邁力衰諸病多纏。經歷過的世事見多識也就廣,接觸了解的人越多觀察起來更加壹目了然。
細細想來老了也有好的壹面,克服了對老的憂慮就會心情暢快無掛也無牽。不要說太陽到達桑榆之間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輝照樣可以映紅滿天。
2、宋代蘇軾《守歲》
原文: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坐久燈燼落,起看北鬥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
譯文:
要知道快要辭別的年歲,有如遊向幽壑的長蛇。長長的鱗甲壹半已經不見,離去的心意誰能夠攔遮!
何況想系住它的尾端,雖然勤勉明知是無可奈何。兒童不睡覺努力掙紮,相守在夜間笑語喧嘩。
晨雞呵請妳不要啼唱,壹聲聲更鼓催促也叫人懼怕。長久夜坐燈花點點墜落,起身看北鬥星已經橫斜。
明年難道再沒有年節?只怕心事又會照舊失差。努力愛惜這壹個夜晚,少年人意氣還可以自誇。
3、宋代張元幹《菩薩蠻·春來春去催人老》
原文:
春來春去催人老,老夫爭肯輸年少。醉後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還起舞,管領風光處。把酒***留春,莫教花笑人。
譯文:
春來春去時光如飛催人老,我怎肯輕易輸給年輕人?酒醉之後像少年壹樣狂放不羈,胡子白了根本沒有關系。
頭上插著花起身狂舞,要盡情地享受春光。讓我們舉杯***同留住春天,不要讓花兒笑人們不懂惜春。
4、宋代朱敦儒《減字木蘭花·劉郎已老》
原文:
劉郎已老。不管桃花依舊笑。要聽琵琶。重院鶯啼覓謝家。
曲終人醉。多似潯陽江上淚。萬裏東風。國破山河落照紅。
譯文:
桃花沒有變,依舊開的燦爛;而我的心境卻變了,變老了。在這種淒苦潦倒心緒支配下,百無聊賴,我也想聽聽琵琶。但我不像宋代的某些高官那樣,家蓄歌兒舞女,我只好到歌妓深院裏去聽了。
壹曲終了,我的情緒沈醉曲種久久不能自拔,讓我理解了白居易當年潯陽江上那份自傷淪落,卻逢知己的激動心情。眼前東風萬裏,依然如故,惟有中原淪陷,山河破碎,半壁山河籠罩在壹片落日餘暉中,盡管還有壹線淡淡的紅色,但畢竟已是日薄西山,黃昏將近了。
5、元代白樸《清平樂·朱顏漸老》
原文:
朱顏漸老,白發添多少?桃李春風渾過了,留得桑榆殘照。
江南地迥無塵,老夫壹片閑雲。戀殺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譯文:
青春的容顏逐漸衰老,鬢角又增添了多少白發?桃李、春風就這麽全都過去了,只剩下夕陽的余暉映出桑榆長長的影子。
再次來到江南,無壹絲煙火之氣,自己就像是壹片飄逸的閑雲。我留戀這青山,不想離開,青山卻不壹定能永遠留在欣賞的人。
2.形容容顏老去的詩句有哪些1、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孟浩然《歲暮歸南山》
釋義:時光流逝頭上的白發催人衰老,歲月無情新春逼迫著舊歲消除。
2、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元竇娥冤《竇娥冤》
釋義:花謝了還有再開放的壹天,人老了之後卻不能再年輕了。
3、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李白《將進酒》
釋義:青春時節意氣風發,鬥誌昂揚,欲大展身手,報效國家卻不料,待那青絲已成銀發時,仍
然無所作為,空有壹身技藝在身,卻郁郁不得誌。
4、世間何物催人老,半是雞聲半馬蹄。——王九齡《題旅店》
釋義:世界上什麽東西催促年光使人變老。看來壹半是雞聲,壹半是馬蹄聲。
5、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蔣捷《壹剪梅》
釋義:芭蕉葉綠,櫻桃果紅,花落花開,回黃轉綠,大自然壹切可以年年如此,衰而盛,盛而
衰,可是人呢?綠肥紅瘦對人來說意味著青春不再,盛世難逢。
6、艷陽時節又蹉跎,遲暮光陰復若何。壹歲中分春日少,百年通計老時多。——白居易《春晚詠
懷贈皇甫朗之》
釋義:惜春惜時--就壹年光陰來說,四季平分,春日只占壹少部分,人的青春時節情同壹理;人生
壹世,即使活百年,也是老年時期居多。
7、老去光陰速可驚。鬢華雖改心無改,試把金觥,舊曲重聽,猶似當年醉裏聲。——歐陽修《采
桑子》
釋義:如今好友相繼離去,憂愁疾患催人朽。想起了往事,倍覺光陰流轉如此迅速。鬢發雖已經
變成了白色,但是我的心沒改變,如今在酒席前仍把酒杯端起。舊曲重聽心裏覺著耳熟,就好似
當年醉裏聽。
8、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雜詩》
釋義:精力充沛的年歲不會再重新來過,就像壹天之中只能有壹個早晨。年紀正青的時候,要勉
勵自己及時努力,否則歲月壹去不回,它是不會停下來等人的。
9、當時光景應如昨,綠鬢治中八十余。——陸遊《新春感事》
釋義:當時的事情還像昨天壹樣,但是人已經白發蒼蒼80多歲了
10、良時光景長虛擲,壯歲風情已暗銷。——白居易《三月三日懷微之》
釋義:青春韶華和美好的生活過程及無奈的遺憾在伴著歲月流逝,而寶貴的閱歷與記憶底片中的
酸、甜、苦、辣卻永遠深藏
3.形容人老了的詩句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壹片神雅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
王勃《滕王閣序 》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
4.形容人老的詩詞1,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
——出自唐代: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白話文釋義:人誰不顧慮要衰老,老了又有誰來對他表示愛憐?身體漸瘦衣帶越來越要收緊,頭發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會自己偏斜到壹邊。書卷擱置起來不再看是為了愛惜眼睛,經常用艾灸是因為年邁力衰諸病多纏。
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出自唐代: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其壹》 白話文釋義: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卻已經疏落。
兒童們看見我,沒有壹個認識的。他們笑著詢問:這客人是從哪裏來的呀?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壹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出自宋代: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白話文釋義:劉裕的兒子劉義隆好大喜功,倉促北伐,卻反而讓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乘機揮師南下,兵抵長江北岸而返,遭到對手的重創。我回到南方已經有四十三年了,看著原仍然記得揚州壹帶烽火連天的戰亂場景。
怎麽能回首啊,當年拓跋燾的行宮外竟有百姓在那裏祭祀,烏鴉啄食祭品,人們過著社日,只把他當作壹位神祇來供奉,而不知道這裏曾是壹個皇帝的行宮。還有誰會問,廉頗老了,飯量還好嗎? 4,朱顏漸老,白發添多少?桃李春風渾過了,留得桑榆殘照。
——出自元代:白樸《清平樂·朱顏漸老》 白話文釋義:青春的容顏逐漸衰老,鬢角又增添了多少白發?桃李、春風就這麽全都過去了,只剩下夕陽的余暉映出桑榆長長的影子。 5,老去相如倦。
向文君、說似而今,怎生消遣?衣袂京塵曾染處,空有香紅尚軟。料彼此、魂消腸斷。
——出自宋代:劉過《賀新郎·老去相如倦》 白話文釋義:我似相如,君似文君。相如如今老了,常感精力不濟,請問文君,我們現在如此窮困潦倒、疲憊不堪,今後的日子該如何打發呢?回顧當年我們壹起赴京居住過的地方,恐怕至今還留著我們依紅偎翠恩愛相處的痕跡吧。
想想妳我那時的情景,怎不讓人魂銷腸斷地悲傷呢?。
5.描寫人老的詩詞1. 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 唐 · 白居易《長恨歌》
2.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 —— 唐 ·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3.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 —— 宋 ·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4.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 唐 · 杜甫《石壕吏》
5.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 唐 · 杜甫《石壕吏》
6.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 唐 · 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其壹》
7.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 宋 · 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8.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 宋 ·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9.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 唐 · 杜甫《蜀相》
10.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 唐 ·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11. 親朋無壹字,老病有孤舟 —— 唐 · 杜甫《登嶽陽樓》
12.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 唐 · 劉長卿《新年作》
13.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 明 · 錢福《明日歌》
14.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 宋 · 陸遊《訴衷情·當年萬裏覓封侯》
15. 白頭吊古風霜裏,老木滄波無限悲 —— 宋 · 陳與義《登嶽陽樓》
參考資料
詩詞名句:/chaxun/shiju/%E5%B9%B4+%E8%80%81
6.描寫老人自嘆自己老了的詩句1、酬樂天詠老見示
唐代:劉禹錫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譯文:人誰不顧慮要衰老,老了又有誰來對他表示愛憐?身體漸瘦衣帶越來越要收緊,頭發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會自己偏斜到壹邊。書卷擱置起來不再看是為了愛惜眼睛,經常用艾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66303837灸是因為年邁力衰諸病多纏。
經歷過的世事見多識也就廣,接觸了解的人越多觀察起來更加壹目了然。細細想來老了也有好的壹面,克服了對老的憂慮就會心情暢快無掛也無牽。不要說太陽到達桑榆之間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輝照樣可以映紅滿天。
2、喜外弟盧綸見宿
唐代:司空曙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
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以我獨沈久,愧君相見頻。
平生自有分,況是蔡家親。
譯文:靜靜的深夜四周沒有相鄰,居住在荒野因為家中清貧。樹上黃葉在雨中紛紛飄零,猶如燈下白發老人的命運。自慚這樣長久地孤獨沈淪,辜負妳頻繁地來把我慰問。
我們是詩友生來就有緣分,更何況妳我兩家還是表親。
3、回鄉偶書二首·其壹
唐代: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譯文: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卻已經疏落。兒童們看見我,沒有壹個認識的。他們笑著詢問:這客人是從哪裏來的呀?
4、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宋代:李清照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譯文:兩鬢已經稀疏病後又添白發了,臥在床榻上看著殘月照在窗紗上。將豆蔻煎成沸騰的湯水,不用強打精神分茶而食。
靠在枕上讀書是多麽閑適,門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整日陪伴著我,只有那深沈含蓄的木犀花。
5、病中感懷
唐代:李煜
憔悴年來甚,蕭條益自傷。
風威侵病骨,雨氣咽愁腸。
夜鼎唯煎藥,朝髭半染霜。
前緣竟何似,誰與問空王。
譯文:近年來壹日比壹日憔悴,環顧身邊親人多有亡故而日漸蕭條,令人黯然神傷。悲傷而致病,風雨之下病骨難支、愁腸百轉不能勝情。深夜鼎中彌漫著藥香,早晨醒來發現髭須斑白。
我的人生因果究竟如何?誰能替我去求問佛祖?
7.形容人老的詩詞形容人老的詩詞包括:
1、宋代蔣捷《虞美人·聽雨》
原文: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壹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譯文:
年少的時候,歌樓上聽雨,紅燭盞盞,昏暗的燈光下羅帳輕盈。人到中年,在異國他鄉的小船上,看蒙蒙細雨,茫茫江面,水天壹線,西風中,壹只失群的孤雁陣陣哀鳴。
而今,人已暮年,兩鬢已是白發蒼蒼,獨自壹人在僧廬下,聽細雨點點。人生的悲歡離合的經歷是無情的,還是讓臺階前壹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2、明代於謙《立春日感懷》
原文:
年去年來白發新,匆匆馬上又逢春。關河底事空留客?歲月無情不貸人。
壹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孤懷激烈難消遣,漫把金盤簇五辛。
譯文:
壹年年過去,白頭發不斷添新,戎馬匆匆裏,又壹個春天來臨。為了什麽事長久留我在邊塞?歲月太無情,年紀從來不饒人。
念念不忘是壹片忠心報祖國,想起尊親來便不禁雙淚直淋。孤獨的情懷激動得難以排遣,就湊個五辛盤,聊應新春節景。
3、唐代賀知章 《回鄉偶書二首·其壹》
原文: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譯文:
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卻已經疏落。
兒童們看見我,沒有壹個認識的。他們笑著詢問:這客人是從哪裏來的呀?
4、元代白樸《清平樂·朱顏漸老》
原文:
朱顏漸老,白發添多少?桃李春風渾過了,留得桑榆殘照。
江南地迥無塵,老夫壹片閑雲。戀殺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譯文:
青春的容顏逐漸衰老,鬢角又增添了多少白發?桃李、春風就這麽全都過去了,只剩下夕陽的余暉映出桑榆長長的影子。
再次來到江南,無壹絲煙火之氣,自己就像是壹片飄逸的閑雲。我留戀這青山,不想離開,青山卻不壹定能永遠留在欣賞的人,
5、唐代孟浩然《歲暮歸南山》
原文: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譯文:
不再在朝廷宮門前陳述已見,返歸終南山我那破舊的茅屋。沒有才能才使君主棄我不用,又因多染病痛朋友與我離疏。
白發漸漸增多催人慢慢老去,歲暮已至新春已經快要臨近。心懷愁緒萬千使人夜不能寐,松影月光映照窗戶壹片空寂。
6、唐代殷堯藩 《端午日》
原文: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譯文:
年輕時,每逢佳節,總愛生出許多情感,現在老了,誰還有心思平白無故去感慨萬千;在端陽這天,懶得學人家懸掛艾草和驅邪符的習慣,只祈望壹盞蒲酒,***話天下太平。
鬢發是壹天比壹天增加了銀白,石榴花如紅錦般射目,年年應節而開;可嘆在歲月面前,聖賢也罷蠢人也罷都是瞬息過客,誰知道有幾人湮沒無聞,有幾人名垂青史呢。
8.感嘆“容顏老去”的詩句有哪些1、《減字木蘭花·劉郎已老》
宋代:朱敦儒
劉郎已老。不管桃花依舊笑。
要聽琵琶。重院鶯啼覓謝家。
曲終人醉。多似潯陽江上淚。
萬裏東風。國破山河落照紅。
譯文:“桃花”沒有變,依舊開的燦爛;而“我”的心境卻變了,變老了。在這種淒苦潦倒心緒支配下,百無聊賴,我也想聽聽琵琶。但我不像宋代的某些高官那樣,家蓄歌兒舞女,我只好到歌妓深院裏去聽了。
壹曲終了,我的情緒沈醉曲種久久不能自拔,讓我理解了白居易當年潯陽江上那份自傷淪落,卻逢知己的激動心情眼前東風萬裏,依然如故,惟有中原淪陷,山河破碎,半壁山河籠罩在壹片落日餘暉中,盡管還有壹線淡淡的紅色,但畢竟已是日薄西山,黃昏將近了。
2、《歲暮歸南山》
唐代孟浩然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譯文:不要再給北面朝廷上書,讓我回到南山破舊茅屋。我本無才難怪明主見棄,年邁多病朋友也都生疏。白發頻生催人日漸衰老,陽春來到逼得舊歲逝去。滿懷憂愁輾轉難以入睡,月照松林窗外壹片空虛。
3、《蔔算子·感舊》
宋代蘇軾
蜀客到江南,長憶吳山好。
吳蜀風流自古同,歸去應須早。
還與去年人,***藉西湖草。
莫惜尊前仔細看,應是容顏老。
譯文:四川的人來到江南,會把江南的風光牢牢記在心裏。四川和江南的風景有很多相似處,要遊覽就要及早去。現在我和去年壹起遊玩的朋友,又來到了西湖邊上。要盡情的飲酒,應好好看看彼此,發現只有我們變老了。
4、《菩薩蠻·春來春去催人老》
宋代:張元幹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書。
春來春去催人老,老夫爭肯輸年少。
醉後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還起舞,管領風光處。
把酒***留春,莫教花笑人。
譯文:春來春去時光如飛催人老,我怎肯輕易輸給年輕人?酒醉之後像少年壹樣狂放不羈,胡子白了根本沒有關系。頭上插著花起身狂舞,要盡情地享受春光。讓我們舉杯***同留住春天,不要讓花兒笑人們不懂惜春。
5、《清平樂·朱顏漸老》
元代:白樸
朱顏漸老,白發添多少?
桃李春風渾過了,留得桑榆殘照。
江南地迥無塵,老夫壹片閑雲。
戀殺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譯文:青春的容顏逐漸衰老,鬢角又增添了多少白發?桃李、春風就這麽全都過去了,只剩下夕陽的余暉映出桑榆長長的影子。
再次來到江南,無壹絲煙火之氣,自己就像是壹片飄逸的閑雲。我留戀這青山,不想離開,青山卻不壹定能永遠留在欣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