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壹***有十七個兒子、十個女兒。
皇子
1、定安親王永璜(母哲憫皇貴妃)
皇長子,永璜(1728-1750),母為哲憫皇貴妃,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南巡,孝賢純皇後駕崩,永璜以大阿哥身份迎喪,但其間因與三弟永璋表現得不夠傷感,被高宗斥責二人不合體統,亦不懂禮節,被取消立儲資格。
2、端慧太子永璉(母孝賢純皇後)
皇次子,永璉(1730-1738),母孝賢皇後。雍正帝賜名,隱示承宗器之意,“聰明貴重,氣宇不凡”,乾隆元年七月,乾隆帝密定皇儲緘其名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1738年薨,乾隆帝極為傷感,冊贈皇太子,謚端慧。
3、循郡王永璋(母純惠皇貴妃)
皇三子,永璋(1735-1760),母純惠皇貴妃,乾隆二十五年薨,年二十六。 追封循郡王。子壹,殤。過繼永瑆次子綿懿為嗣。
4、履端親王永珹(母淑嘉皇貴妃)
皇四子,永珹(1739-1777),履端親王。母淑嘉皇貴妃。乾隆二十八年十壹月奉旨出繼和碩履懿親王允祹後,四十二年二月二十八日辰時薨逝,終年三十九歲,謚曰“端”。
5、榮純親王永琪(母愉貴妃)
皇五子,永琪(1741-1766),還珠格格的五阿哥。乾隆六年愉媚嬪珂裏葉特氏生、乾隆十年?愉妃。永琪於乾隆三十壹年去逝。
6、質莊親王永瑢(母純惠皇貴妃)
皇六子,永瑢(1743-1790)乾隆八年,純妃所生。永瑢亦過繼給兄弟;皇三子的同母兄弟。
7、哲親王永琮(母孝賢純皇後)
皇七子,永琮(1746-1747),乾隆十壹年孝賢皇後生。永琮只活了壹年零八個月,便因患痘癥便夭折。可能屢因喪子之痛,皇後於乾隆十三年,病逝於出巡的德州運河翔鳳艇上。
8、儀慎親王永璇(母淑嘉皇貴妃)
皇八子,永璇(1746-1832),
9、皇九子(早殤,母淑嘉皇貴妃)
皇九子,未命名,幼殤,未封。母為淑嘉皇貴妃。
10、皇十子(早殤,母舒妃)
皇十子,未命名,幼殤,未封。母舒妃。
11、成哲親王永瑆(母淑嘉皇貴妃)
皇十壹子,永瑆(1752-1823),母淑嘉皇貴妃,幼工書,高宗愛之,每幸其府第。但為人為人刻薄吝嗇,道光三年三月三十,永瑆薨,年七十二,謚哲。子綿勤,襲親王爵
12、貝勒永璂(母繼皇後)
皇十二子,永璂(1752-1776),母繼皇後。在生時僅被封貝勒,死後也沒得到追封。乾隆四十壹年薨,年25歲。
13、永璟(早殤,母繼皇後)?
皇十三子,永璟,幼殤,未封。母繼皇後。?
14、永璐(早殤。母孝儀純皇後)
皇十四子,永璐(1757-1760),幼殤,未封。母孝儀純皇後。
15、嘉慶帝永琰(母孝儀純皇後)
皇十五子,永琰(1760-1820),乾隆二十四年令貴妃,二十五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慶帝}。乾隆三十年令皇貴妃。她逝世於乾隆四十年。因她兒子被選為皇帝,乾隆於六十年禪位給兒子時,追贈她為孝儀皇後。
16、皇十六子(早殤,母孝儀純皇後)
皇十六子,未命名,幼殤,未封。母孝儀純皇後。
17、慶僖親王永璘(母孝儀純皇後)?
皇十七子,永璘(1766-1820),乾隆三十壹年令皇貴妃生。與嘉慶帝乃同母兄弟。
皇女
1、高宗淑嘉皇貴妃金氏皇長女(早殤,母孝賢純皇後)
雍正六年十月生,雍正七年十二月殤。母孝賢純皇後富察氏(時為寶親王嫡妃)
2、皇二女(早殤,母哲憫皇貴妃)
雍正九年四月生,當年十二月殤。母哲憫皇貴妃富察氏(時為寶親王側妃)
3、固倫和敬公主(母孝賢純皇後)
雍正九年五月二十四生,母孝賢純皇後富察氏(時為寶親王嫡妃)
4、和碩和嘉公主(母純惠皇貴妃)
乾隆十年十二月初二生,母純貴妃蘇佳氏。
5、皇五女(早殤,母繼皇後)
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三生,乾隆二十年四月二十二殤。母繼皇後烏喇那拉氏。
6、皇六女(早殤,母忻貴妃)
乾隆二十年七月十七生,乾隆二十三年八月二十六殤。母忻嬪戴佳氏。
7、固倫和靜公主(母孝儀純皇後)
乾隆二十壹年七月十五生,母孝儀純皇後魏佳氏。
8、皇八女(早殤,母忻貴妃)
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初七生,乾隆三十二年五月二十壹殤, 葬於端慧皇太子園寢。母忻嬪戴佳氏。
9、和碩和恪公主(母孝儀純皇後)
乾隆二十三年七月十四生,母孝儀純皇後魏佳氏。
10、固倫和孝公主(母惇妃)
乾隆四十年正月初三生,母敦妃汪氏。下嫁和珅之子豐紳殷德。
百度百科-乾隆 (清高宗年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