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書懷》古詩帶拼音版如下:
作者:杜甫。朝代:唐。
原文: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壹沙鷗。
拼音版:
xì cǎo wēi fēng àn,wēi qiáng dú yè zhōu。
xīng chuí píng yě kuò,yuè yǒng dà jiāng liú。
míng qǐ wén zhāng zhe,guān yīng lǎo bìng xiū。
piāo piāo hé suǒ shì,tiān dì yī shā ōu。
譯文:微風吹拂著江岸的細草,那立著高高桅桿的小船在夜裏孤零地停泊著。星星垂在天邊,平野顯得寬闊;月光隨波湧動,大江滾滾東流。我難道是因為文章而著名。年老病多也應該休官了。自己到處漂泊像什麽。就像天地間的壹只孤零零的沙鷗。
詞句註釋:
書懷:書寫胸中意緒。岸:指江岸邊。危檣:高高的船桅桿。獨夜舟:是說自己孤零零的壹個人夜泊江邊。星垂平野闊:星空低垂,原野顯得格外廣闊。月湧:月亮倒映,隨水流湧。
大江:指長江。名:名聲。文章著:因文章而著名。官應老病休:官倒是因為年老多病而被罷退。應,認為是、是。飄飄:飛翔的樣子,這裏借沙鷗以寫人的漂泊,含有“飄零”,“漂泊”的意思。
旅夜書懷的創作背景
這首詩壹向被認為是杜甫於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是年正月,杜甫辭去節度參謀職務,返居成都草堂。永泰四月,友人嚴武去世,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攜家由成都乘舟東下,經嘉州(今四川樂山)、渝州(今重慶市)至忠州(今重慶忠縣)。
杜甫於秋天抵達忠州後創作了這首詩。但是,這壹說法存在壹些疑點,首先,詩中“星垂平野闊”句所描畫的圖景,與忠州壹帶的峽谷地貌不合。其次,“細草”本是象征春天的景物,也與秋天不符。
日本的中國文學研究專家松原朗先生認為,關於這首詩的寫作,應該滿足三個條件:壹是在春天,二是在廣闊的平野之中,三是在漂泊於大江上的船裏。同時滿足這三條的,有如下兩個時間:壹是大歷三年(768)春天,杜甫離開夔州,穿過三峽後,向江陵(今屬湖北)航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