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世界上,國名中包含“幾內亞”的國家壹***有四個,分別是:幾內亞、幾內亞比紹、赤道幾內亞、巴布亞新幾內亞。那這4個國家是國名恰好相似,還是本身這幾個國家就有關系呢?
實際上,這4個國家的國名中都包含“幾內亞”,還真是有壹定的歷史淵源,但其實關系也不大,目前這4個國家之間就是正常的國與國之間的關系。
幾內亞不是本地原住民的稱呼
“幾內亞”原本是歐洲人提出的壹個地理概念,其意思是“黑人所在的地區”,是歷史上歐洲殖民早期,包括葡萄牙人在內的歐洲殖民者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西部地區的稱呼,這個區域大致就在現在的幾內亞、幾內亞比紹以及赤道幾內亞所在的西部非洲地區。後來葡萄牙人到了大洋洲的巴布亞新幾內亞地區時,發現當地人的頭發、皮膚(棕色)、身材等外觀與幾內亞地區的非洲人比較相似,就把這裏稱之為“新幾內亞”。
所以,幾內亞這個詞匯與原住民對本地的稱呼完全沒有關系,而是歐洲殖民探險者用的名字,後來也就這樣壹直叫了。在全球殖民地獨立浪潮中,這幾個國家獨立後,在國名中也就都沿用了幾內亞這個叫法。
地理位置離得比較遠
從世界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幾內亞、幾內亞比紹、赤道幾內亞是非洲西部國家,而巴布亞新幾內亞則是大洋洲國家。其中幾內亞和幾內亞比紹是鄰國,除此之外幾個國家離得都比較遠。
官方語言不壹樣
另外,這四個國家的官方語言,幾內亞是法語,幾內亞比紹是葡萄牙語,赤道幾內亞是西班牙語,巴布新幾內亞是英語。這背後反映了歐洲列強瓜分殖民地時期的明爭暗鬥。
幾個國家都各自使用了不同的歐洲語言作為本國的官方語言。原因嘛,就是幾內亞在獨立之前是法國在非洲的殖民地,以前叫法屬幾內亞,而幾內亞比紹在獨立之前是葡萄牙殖民地,赤道幾內亞在獨立之前是西班牙殖民地,巴布亞新幾內亞則是在獨立後長期由澳大利亞托管。所以,幾個國家在獨立後,基於現實情況,都選擇用本國國民尤其是政治精英已經普遍在用的歐洲語言作為官方語言。
與我國建交都比較早
四個國家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前後獨立後,都很快與我國建立了外交關系。
幾內亞與中國於1959年10月4日建交,是第壹個同中國建交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建交以來,兩國關系發展順利。
幾內亞比紹與中國於1974年3月15日建交。1990年,幾內亞比紹與臺灣建立所謂“外交關系”,隨後中國宣布中止同幾內亞比紹的外交關系。1998年4月23日,中國和幾內亞比紹恢復外交關系。
赤道幾內亞***和國與中國於1970年10月15日建交,兩國關系壹直發展順利。
巴布亞新幾內亞與中國於1976年10月12日建交,兩國關系發展基本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