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太蔟

太蔟

天地運行的時間以三個月為壹季,所以祭祀時要以屍受“三飯”作為儀式,喪事要以“三踴”作為禮節,軍事上要以“三軍”作為制度。以“三”來參驗計算事物,三三得九,所以黃鐘的律管長九寸,以此來校正宮音的和諧程度。然後用九乘,九九八十壹,這樣黃鐘律管的粗細和長度便確定了。“黃”是土德的顏色,“鐘”是氣相聚的意思。冬至時五行之氣中的土氣旺盛,而土的顏色是黃的,所以和冬至十壹月相應的音律就叫“黃鐘”。音律之數是六,分成陰陽雌雄兩類,所以壹***為十二律,用十二律配十二月。十二律的積數各自都可用三相乘而得之,所以設定壹個首律,其余十壹律逐壹用三來乘,得積數為十七萬七千壹百四十七(177147),這樣,黃鐘十二律管的積數就確定了。在所有的十二律中,黃鐘定宮音,太蔟定商音,姑洗定角音,林鐘定徵音,南呂定羽音。萬物由(陰陽二氣交合而成)“三”所產生,樂音由“五”(五行之氣)所形成,“三”加“五”等於“八”,所以用卵繁殖的動物都有八竅。音律最初產生的時候是古人摹擬鳳凰的鳴唱聲音來確定的,所以音律隔八相生產生,黃鐘定宮音,而宮音又是五音中的主音,所以黃鐘在(十二辰的)子位,其律管的粗細和長度的數是八十壹,主管十壹月。黃鐘律下生林鐘律,林鐘的數是五十四,主管六月。林鐘律上生太蔟律,太蔟的數是七十二,主管正月。太蔟律下生南呂律,南呂的數是四十八,主管八月。南呂律上生姑洗律,姑洗的數是六十四,主管三月。姑洗律下生應鐘律,應鐘的數是四十二,主管十月。應鐘律上生蕤賓律,蕤賓的數是五十七,主管五月。蕤賓律上生大呂律,大呂的數是七十六,主管十二月。大呂律下生夷則律,夷則的數是五十壹,主管七月。夷則律上生夾鐘律,夾鐘的數是六十八,主管二月。夾鐘律下生無射律,無射的數是四十五,主管九月。無射律上生仲呂律,仲呂的數是六十,主管四月。到了仲呂,十二律也就到此為止,不再相生了。宮產生徵,徵產生商,商產生羽,羽產生角,角主姑洗,姑洗又產生應鐘,是為“變宮”,它不接近正音,因此稱它為“和”音。應鐘產生蕤賓,就是“變徵”,它也不合正音,因此稱它為“繆”音。冬至起音接近應鐘,由冬至到夏至按十二律逆序逐壹配合節氣,律管依次增長,所以聲音逐漸變濁;夏至起音接近黃鐘,由夏至到冬至按十二律順序逐壹配合節氣,律管依次減短,所以聲音逐漸變清。這種十二律的順逆排列是適應二十四節氣陰陽盛衰變化的。以音、律配日,就有甲子為仲呂之徵,丙子為夾鐘之羽,戊子為黃鐘之宮,庚子為無射之商,壬子為夷則之角,六十律(六十天)為壹周。

古時候制定度量衡的標準,是從大自然的運動法則中產生的。黃鐘律管長九寸,萬物以“三”(和氣)而生成,三三得九,三九二十七,所以布帛的寬幅為二尺七寸。音是隔八相生成,所以人身長壹般是八尺。尋等於人之身長,所以壹尋定為八尺。有了形體事物也就有了聲音,音的數量是五,以五乘八,五八四十,所以布是四丈為壹匹。匹是指壹般人裁制衣服所需的用布量,所以裁制衣服以壹匹為定制。秋分時節禾穗的芒尖長成,芒尖長成表示禾谷成熟。音律的數目是十二,所以十二根禾芒相當於壹粟,十二粒粟的長度相當於壹寸。十二音律與十二辰相配,五音與記日天幹相配。日幹數為十,所以十寸為壹尺,十尺為壹丈。用這種相似法制定重量標準,十二粒粟的重量就是壹分,十二分等於壹銖,十二銖等於半兩。衡器分為左右兩邊,因而將十二銖翻倍,於是二十四銖為壹兩。天有四季而成壹年,因此以四乘之,四四十六,所以十六兩等於壹斤。三個月成為壹季,三十天成為壹月,所以三十斤為壹鈞。四季合成壹年,所以四鈞為壹石。就音律來說,壹個音律可以生五音,十二音律就可以生成六十旋宮音調。以此乘以六,六六三十六,所以有三百六十音,相當於壹年的天數。所以說音律歷法的制定產生,符合天地運行的規律和法則。十二律中的律呂相生法是,下生是原律數乘二再用三去除;上生是原律數乘四再用三去除。

原文

道曰規,道始於壹,壹而不生,故分而為陰陽,陰陽合和而萬物生。故曰“ 壹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地三月而為壹時,故祭祀三飯以為禮,喪紀三 踴以為節,兵重三罕以為制。以三參物,三三如九,故黃鐘之律九寸而宮音調, 因而九之,九九八十壹,故黃鐘之數立焉。黃者,土德之色;鐘者,氣之所鐘也。 日冬至德氣為土,土色黃,故曰黃鐘。律之數六,分為雌雄,故曰十二鐘,以副 十二月。十二各以三成,故置壹而十壹,三之,為積分為十七萬七千壹百四十七, 黃鐘大數立焉。凡十二律,黃鐘為宮,太蔟為商,姑洗為角,林鐘為徵,南呂為 羽。物以三成,音以五立,三與五如八,故卵生者八竅。律之初生也,寫鳳之音, 故音以八生。黃鐘為宮,宮者,音之君也。故黃鐘位子,其數八十壹,主十壹月。 下生林鐘。林鐘之數五十四,主六月,上生太蔟。太蔟之數七十二,主正月,下生 南呂。南呂之數四十八,主八月,上生姑洗。姑洗之數六十四,主三月,下生應 鐘。應鐘之數四十二,主十月,上生蕤賓,蕤賓之數五十七,主五月,上生大呂。 大呂之數七十六,主十二月,下生夷則。夷則之數五十壹,主七月。上生夾鐘。 夾鐘之數六十八,主二月,下生無射。無射之數四十五,主九月,上生仲呂。仲 呂之數六十,主四月,極不生。徵生宮,宮生商,商生羽,羽生角,角生姑洗, 姑洗生應鐘,比於正音,故為和。應鐘生蕤賓,不比正音,故為繆。日冬至,音 比林鐘,浸以濁。日夏至,音比黃鐘,浸以清。以十二律應二十四時之變,甲子, 仲呂之徵也;丙子,夾鐘之羽也;戊子,黃鐘之宮也;庚子,無射之商也;壬子, 夷則之角也。古之為度量輕重,生乎天道。黃鐘之律修九寸,物以三生,三九二 十七,故幅廣二尺七寸。音以八相生,故人修八尺,尋自倍,故八尺而為尋。有 形則有聲,音之數五,以五乘八,五八四十,故四丈而為匹。匹者,中人之度也。 壹匹而為制。秋分<艹票>定,<艹票>定而禾熟。律之數十二,故十二<艹票>而當 壹粟,十二粟而當壹寸。律以當辰,音以當日,日之數十,故十寸而為尺,十尺 而為丈。其以為量,十二粟而而當壹分,十二分而當壹銖,十二銖而當半兩。衡 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為壹兩,天有四時,以成壹歲,因而四之,四四十 六,故十六兩而為壹斤。三月而為壹時,三十日為壹月,故三十斤為壹鈞。四時 而為壹歲,故四鈞為壹石。其以為音也,壹律而生五音,十二律而為六十音,因 而六之,六六三十六,故三百六十音以當壹歲之日。

故律歷之數,天地之道也。下生者倍,以三除之;上生者四,以三除之。太 陰元始建於甲寅,壹終而建甲戌,二終而建甲午,三終而復得甲寅之元。歲徙壹 辰,立春之後,得其辰而遷其所順。前三後五,百事可舉。太陰所建,蟄蟲首穴 而處,鵲巢鄉而為戶。太陰在寅,朱鳥在卯,勾陳在子,玄武在戌,白虎在酉, 蒼龍在辰。寅為建,卯為除,辰為滿,巳為平,主生。午為定,未為執,主陷。 申為破,主衡。酉為危,主杓。戌為成,主少德。亥為收,主大德。子為開,主 太歲。醜為閉,主太陰。太陰在寅,歲名曰攝提格,其雄為歲星,舍鬥、牽牛, 以十壹月與之晨出東方,東井、輿鬼為對。太陰在卯,歲名單閼,歲星舍須女、 虛、危,以十二月與之晨東方,柳、七星、張為對。太陰在辰,歲名曰執除,歲 星舍營室、東壁,以正月與之晨出東方,翼、軫為對。太陰在巳,歲名曰大荒落, 歲星舍奎、婁,以二月與之晨出東方,角、亢為對。太陰在午,歲名曰敦<爿羊>, 歲星舍胃、昴、畢,以三月與之晨出東方,氐、房、心為對。太陰在未,歲名曰 協洽,歲星舍觜參,以四月與之晨出東方,尾、箕為對。太陰在申,歲名曰 氵君灘,歲星舍東井、輿鬼,以五月與之晨出東方,鬥、牽牛為對。太陰在酉, 歲名作鄂,歲星舍柳、七星、張,以六月與之晨出東方,須女、虛、危為對。太 陰在戌,歲名曰閹茂,歲星舍翼、軫,以七月與之晨出東方,營室、東壁為對。 太陰在亥,歲名大淵獻,歲星舍角、亢,以八月與之晨出東方,奎、婁為對。太 陰在子,歲名困敦,歲星舍氐、房、心,以九月與之晨出東方,胃、昴、畢為對。 太陰在醜,歲名曰赤奮若,歲星舍尾、箕,以十月與之晨出東方,觜參為對。 太陰在甲子,刑德合東宮,常徙所不勝,合四歲而離,離十六歲而復合。所以離 者,刑不得入中宮,而徙於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