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二年級語文下冊《難忘的潑水節》說課稿

二年級語文下冊《難忘的潑水節》說課稿

 作為壹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麽寫說課稿需要註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下冊《難忘的潑水節》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語文下冊《難忘的潑水節》說課稿1

 說教材

 《難忘的潑水節》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裏的課文。本組課文以“愛祖國,愛家鄉”為專題,帶領我們走進風光秀麗的日月潭,瓜果飄香的葡萄溝、車如水、人如潮的北京。而《難忘的潑水節》則把我們帶入那美麗的西雙版納,去和傣族人民、周總理***同度過那幸福,難忘的潑水節。課文中洋溢的熱情,就像火紅的鳳凰花撒滿字裏行間。作者在人們歡迎總理的場面描寫中,抒發著興奮和歡悅;在總理潑水的描寫中,潑灑著激動與幸福。在文章的結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表達了人們的幸福與難忘。

 說教學目標

 由二年級教學的重點及本文的特點,確定認知目標為:認識本課12個生字。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的感受。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壹起過潑水節的幸福與快樂是要達到的能力目標。由本文的內涵引出的情感目標是: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壹定認識。重難點則定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文中所洋溢的熱情、幸福與快樂,對周總理和人民的心連心有壹定的認識。

 說教學過程(教法與學法隨教學過程闡述)

 要理解本文的內容並有所感悟,必須對潑水節的來歷,周總理和人民的關系有所了解,因此課前我和孩子們壹起搜集有關傣族、潑水節和周總理的資料,並在課前5分鐘交流。

 壹、激情導入

 我先用課件展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中情景,再引入:這圖景就是1961年的潑水節,就讓我們隨著課文走進美麗的西雙版納,走進那個最幸福、最難忘的潑水節。

 字的奇妙。

 二、朗讀感悟

 1、自讀體會。自主讀課文,想想這個潑水節為什麽會如此難忘,找出描寫人物表情、動作、心情的句子,去細細體會。

 2、小組合作讀。在小組內讀有關詞句並交流體會。

 3、品讀悟情。抓住重點詞句:如人們歡迎周總理的場面,周總理的穿著,笑容滿面的表情,周總理與傣族人民潑水的動作等,引導學生體會傣族人民激動、興奮的心情,總理的平易近人,人們的歡樂與幸福,從而感悟出周總理與人民的心連心。

 4、入情朗讀。在朗讀第三自然段時,我抓住最後壹句人們的歡呼“周總理來了!”引導孩子們走進情境,想象周總理就在身邊,從而走進人物的內心,去感受此時傣族人民的心情。或許孩子們體會到的是喜悅,是興奮,是激動,是幸福。這時再讓學生在朗讀中表達自己的感受,充分展現自己的個性。而結尾的幾個感嘆句,我則利用範讀加情感渲染導讀:讓我們再次細細品味這難忘的時刻,讓我們沈浸在這濃濃的幸福之中吧!這樣孩子們自然能放慢速度,讀出陶醉的感覺。

 板書設計:

 難忘的潑水節

 周總理傣族人民

 ↘↙

 心連心

二年級語文下冊《難忘的潑水節》說課稿2

  壹、教材分析

 本文記述的是壹個充滿溫情的感人故事,“壹年壹度的潑水節”被傣族人民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而1961年的潑水節,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難忘的壹個潑水節。因為敬愛的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同歡慶了這個富有情趣的民族節日。

 周總理的到來,使傣族人民沸騰了,人們敲起了象腳鼓,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放著壹串串喜慶的花炮,迎接周總理的到來。周總理身著傣族服裝,笑容滿面地來到了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壹起敲鼓起舞,手拿銀碗與人們互相潑水祝福。課文中洋溢著的熱情,就像火紅的鳳凰花,撒滿了字裏行間,作者在人們歡迎周總理的場面描寫中,抒發著興奮和歡悅;在總理潑水的描寫中,潑灑著激動和幸福;在文章結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連用三個自然段,四個感嘆句,表達了人們的激動、幸福和難忘。

 基於此,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字。(重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壹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歡樂。

 3、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二、教學設計理念和思路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學生個體之間是有差異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不同的學習方式很學習方法,基於這樣的壹種教學理念,我把識字教學這個重點設計為自主探究識字,鼓勵他們用自己最喜歡最習慣的方法認記漢字。對閱讀教學的處理,大綱要求,首先要重視朗讀的指導,所以對教學目標中的'兩個難點的突破我是通過設計各種形式的讀:如齊讀、分組讀、領讀、對讀、挑戰讀、表演讀等各種形式,使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並引導學生將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去感受、體驗、思考,去領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進而通過自己的閱讀表達出來。因為學生對潑水節並不是很熟悉,所以課前我要求學生上網查閱有關資料,為了幫助學生更真切地感受潑水節的情趣和歡樂,感受作者表達的情感,我制作了精美的課件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

 根據以上的教學思路,我把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三、教學過程

 (壹)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播放壹段潑水節的影片,問學生妳知道這是個什麽節日嗎?學生很自然地會說是潑水節。老師進壹步引導潑水節是傣族的傳統節日。(板書課題,齊讀課題)並提出問題:為什麽說潑水節是難忘的呢?引出第二個環節

 (二)範讀課文。(課件)師問:妳知道了什麽?學生回答後師接著說:如果自己讀壹遍課文妳壹定知道的會更多。

 (三)自讀課文。提出要求

 1、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圈出來,然後請教同學或老師。

 2、標記自然段。

  四、認識生字

 老師先過渡:看到同學們讀得那麽認真,壹群生字寶寶羨慕極了,急著要跟大家交朋友呢!(老師用富有童趣的語言,把學生帶入下壹個環節)

 1、采用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自由讀的方法。

 2、不會的提出來,同學幫他想辦法記住。

 3、識字遊戲:制作字卡,鳳凰花的形狀,認識了就獎勵他。(目的是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五、再讀課文

 過渡語:認識了生字寶寶,大家壹定會把課文讀得更好了!(指名分段讀,師生評價)

  六、學習第壹自然段

 1、出示“鳳凰花”的圖片,理解“火紅火紅”、“壹年壹度”兩個詞語。讓學生知道潑水節是傣族人民壹年中最盛大的節日。

 2、播放潑水節的影片,感受節日歡快的喜慶氣氛,指導朗讀感悟。

  七、指名讀二、三自然段

 提出問題:

 1、今年的潑水節有什麽特別的地方?用“因為……所以……”說說原因。(目的是鍛煉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2、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自讀第三段,劃出相應的句子

 3、交流感悟:(學生先說哪句就先感悟哪句)

 句子壹: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

 抓住“四面八方”“趕”字體會人們急著迎接周總理的心情。

 句子二:人們在地上灑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象鋪上了鮮紅的地毯。壹條條龍船駛國過江面,壹串串花炮升上了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