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沙鍋問到底。
讀音: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意思: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出處:出自宋·黃庭堅《拙軒頌》:“覓巧了不可得,拙從何來?打破沙盆壹問,狂子因此眼開,弄巧成拙,為蛇畫足,何況頭上安頭,屋下安屋,畢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譯文:
耍巧妙的手段了沒有,笨拙的話又從哪裏得到?追究事情的根底的壹問,狂子因此大開眼界。耍巧妙的手段,結果反而壞了事,做了多余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更何況頭上面要再按個頭,屋下面要再蓋個房子呢,畢竟耍巧妙的手段耍的太多,笨拙卻不夠。
擴展資料:
近義詞:
1、打破沙鍋璺到底
拼音: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解釋:璺,坼裂。諧聲為“問”,今徑改用“問”。比喻追根究底。
出處:元˙吳昌齡˙東坡夢˙第四折:葛藤接斷老婆禪,打破沙鍋璺到底。
譯文:用葛藤接老婆打斷掉的禪杖,追根究底。
2、不到黃河心不死
拼音:bù dào huáng hé xīn bù sǐ
意思:是不到無路可走的地步是不肯死心的。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
出處:現代茅盾《清明前後》第四幕:“不到黃河心不死罷哩!”
譯文:不到無路可走的地步不肯死心罷了。
百度百科-打破沙鍋璺到底
百度百科-打破沙鍋問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