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李通(東漢固始侯)詳細資料大全

李通(東漢固始侯)詳細資料大全

李通(?~42年),字次元,南陽郡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人。東漢開國功臣,位列雲臺三十二人,但不在二十八將之列。

世代經商,成為南陽豪族。起家五威將軍從事,遷巫縣丞。跟隨劉秀兄弟起兵,參加舂陵軍。更始帝劉玄即位,拜為柱國大將軍,封輔漢侯,遷大將軍,封西平王。迎娶劉秀之妹劉伯姬為妻,忠心輔佐光武帝,為建立東漢王朝立下汗馬功勞,深得光武帝恩寵。歷任衛尉、大司農、前將軍、大司空等,封為固始侯。

建武十八年(42年),去世,諡號為恭,其子李音襲爵。

基本介紹 中文名 :李通 別名 :李次元 國籍 :東漢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南陽宛縣 逝世日期 :公元42年 職業 :東漢開國功臣 主要成就 :東漢開國功臣,名列雲臺 官職 :大司農、前將軍、大司空等 爵位 :固始侯 諡號 :恭侯 人物生平,因讖辭官,舉兵起事,委以重任,辭官引退,備受恩寵,歷史評價,親屬成員,影視形象,後世地位, 人物生平 因讖辭官 李通家族世代以經商著名。李通的父親李守,身長九尺,容貌與常人特別不同,為人嚴肅堅毅,居家如處官廷。李守開始時跟著劉歆辦事,喜好天文歷數和預言兇吉的圖讖之學,擔任新朝的宗卿師。李通擔任五威將軍從事,後來出任巫縣縣丞,有能幹的名氣。 新朝末年,百姓憂愁怨恨,李通曾聽見父親李守說過圖讖上講“劉氏復興,李氏為輔”,心裏經常想著這件事。因為家裏很富足,是鄉中第壹,因此不想做官,就自動辭職回家。 舉兵起事 地皇三年(公元22年),王常的下江兵和王匡的新市兵興起,南陽為之騷動。李通的堂弟李軼,向來也很好事,就***同商議說:“現在四方擾亂,王莽政權眼看就要垮臺,漢朝當興起。南陽的劉氏宗室,只有劉演兄弟能泛愛並容納民眾,可以與他們***謀滅王莽興漢朝的大事。”李通笑著說:“我的意見也是這樣。” 等到劉秀避難在宛縣,李通聽說後就派李軼去迎接劉秀。劉秀初因李通是個士君子而相慕愛,所以前往答謝他。等到見了面,兩人談了很久,握手極為歡暢。李通就講了全部讖文的事,劉秀開始大出意外,說不敢當。這時李守在長安,劉秀就暗中看著李通說:“既是這樣,妳父親該怎麽辦呢?”李通說:“我已經有辦法了。”因此向劉秀詳細陳述他的計畫。劉秀既已深知李通意向,就與李通相約結,定下謀議,計畫在立秋那天趁都試騎士的機會,劫持前隊大夫甄阜以及屬正梁丘賜,因而號令大眾宣布舉事。就使劉秀與李軼回到舂陵,舉兵相應。派堂兄的兒子李季去長安,把計畫告訴李守。 李季在路上病死。李守暗中知道了,想逃亡回去。李守素與同鄉人黃顯相友善,黃顯時為中郎將,聽到訊息,對李守說:“現在關門把守很嚴,妳的形狀相貌特別,妳這樣將往何處去?不如去朝廷請求自歸。事情還沒有發生,只要能脫身就可免禍。”李守聽從他的話,即上書請求歸死,奏章沒有來得及上報,留在宮中。這時事情被發覺,李通得以逃脫,王莽知道後,就把李守逮捕入獄。黃顯為李守求情說:“李守聽說兒子犯了大罪,不敢逃亡回去,遵信守義,歸命於妳。我黃顯情願帶著李守到東邊去,曉諭他的兒子。如果他的兒子真的要造反,我就命令李守面向北方自刎,以謝大恩。”王莽同意。這時前隊甄阜上書奏明李通起兵的狀況,王莽大怒,準備殺掉李守,黃顯為他爭辯,於是李守、黃顯壹並被殺,連同李守在長安的家人也全部被殺。南陽方面也殺了李通的兄弟、宗族六十四人,都焚屍於宛縣。 當時,漢兵已經大舉集合。地皇四年(公元23年)正月,李通與劉秀、李軼相遇在棘陽,在泚水之戰中擊敗並斬殺前隊大夫甄阜、屬正梁丘賜。 委以重任 更始元年(公元23年)二月,更始帝劉玄即位,任命李通為柱國大將軍,封輔漢侯。 更始二年(公元24年)二月,劉玄遷都長安,任命李通為大將軍,封西平王;李軼為舞陰王;李通堂弟李松為丞相。劉玄派李通持節返回鎮守荊州,李通因此娶劉秀的妹妹劉伯姬(寧平公主)為妻。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六月,劉秀登基稱帝,建立東漢政權,是為光武帝,征召李通任命他為衛尉。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光武帝封李通為固始侯,受任大司農。他的妻子劉伯姬進封為寧平長公主。光武帝每次出征討伐四方,經常讓李通留守京師,期間安撫民眾、建造宮城、修築學校。 建武五年(公元29年)春,取代王梁為前將軍。 辭官引退 建武六年年(公元30年)夏天,李通率領破奸將軍侯進、捕虜將軍王霸等十營擊敗割據漢中的延岑。蜀(成家)帝公孫述派兵援救延岑,李通等與他們戰於西城(漢中郡),擊敗蜀軍,之後回師在順陽(南陽郡)屯田。 建武七年(公元31年),當時天下大體平定,李通想避開榮譽寵信,以生病為由上書請求辭官引退。光武帝下詔命公卿群臣討論,大司徒侯霸等說:“王莽篡漢,把天下搞亂。李通身懷伊尹、呂尚、蕭何、曹參的謀略,建立宏圖大業,扶助神靈,輔佐以成聖德。破家為國,忘身奉主,有扶危存亡的大義。功德最高,海內都有所聞知。李通以天下平定,謙讓辭位。安定不能忘記危險,應令李通帶職療疾。想返回諸侯國,不可聽從。”光武帝於是下詔讓李通治療疾病,按時工作。同年五月,光武帝任命李通為大司空。 備受恩寵 李通以平民倡導起事,幫助成就帝業,又因寧平長公主的緣故,受到光武帝的特別親重。然而李通生性謙恭,常想避開權勢。素有消渴癥,自從擔任宰相,就請病假不理政事,連年告病回鄉,光武帝每次優待寵愛他。讓他以公位回家療養,李通再次固辭。兩年後的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七月,光武就聽從他呈上大司空印綬,特賜他以特進參與朝會。有關部門奏請封諸皇子,光武帝感激李通首倡大謀,即日封李通少子李雄為召陵侯。光武帝每次到南陽,經常派遣使者以太牢的禮儀來祭祀李守的墓冢。 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李通去世,諡號為恭。光武帝與皇後陰麗華親自前臨吊唁、送葬。李通死後,由其子李音繼承固始侯爵位。 《後漢書·卷十五·李王鄧來列傳第五》有記載。 歷史評價 範曄《後漢書》:①“李通豈知夫所欲而未識以道者乎!夫天道性命,聖人難言之,況乃億測微隱,猖狂無妄之福,汙滅親宗,以觖壹切之功哉!昔蒙谷負書,不徇楚難;即墨用齊,義雪燕恥。彼之趣舍所立,其殆與通異乎?”;②“李、鄧豪贍,舍家從讖。少公雖孚,宗卿未驗。王常知命,功惟帝念。款款君叔,斯言無玷。方獻三捷,永墜壹劍。” 親屬成員 父親:李守,宗卿師 堂弟:李軼、李松、李泛 妻子:劉伯姬,寧平長公主 兒子:李音 堂侄:李季,李通堂兄之子 孫子:李定,李音之子 曾孫:李黃,李定之子 玄孫:李壽,李黃之子 影視形象 2014年電視劇《秀麗江山之長歌行》李卓霖飾演李通 後世地位 公元60年(永平三年),漢明帝懷念創立東漢中興大業的功臣,於是在南宮雲臺畫上二十八位將領的肖像,稱為“雲臺二十八將”。鄧禹、馬成、吳漢、王梁、賈復、陳俊、耿弇、杜茂、寇恂、傅俊、岑彭、堅鐔、馮異、王霸、朱祐、任光、祭遵、李忠、景丹、萬脩、蓋延、邳彤、銚期、劉植、耿純、臧宮、馬武、劉隆。後來又增加王常、李通、竇融、卓茂,總計三十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