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本唐.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 。
後用「搜索枯腸」比喻竭力思索。
「兩腋生風」、「挖空心思」 典源 唐.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據《全唐詩.卷三八八.盧仝》引)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裏,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琲瓃,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
壹碗1>喉吻2>潤,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3>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巔崖受辛苦。
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註解〕(1)碗:指盛茶水的碗,體積較杯子為大。
(2)喉吻:喉頭與嘴唇。
(3)習習:舒和的樣子。
典故說明 「搜索枯腸」原作「搜枯腸」。
搜,搜索、搜尋;枯,空;枯腸,枯空的肚腸。
古人認為喝茶能夠清腸解膩,讓人神清氣爽。
唐.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 中,形容作者喝了好友送來的好茶之後,身心舒暢的感覺,他喝了第三碗茶之後,肚腹中的穢濁之物全部都被清掃壹空,搜尋空腸,只剩下讀過的詩書五千卷。
後來「搜索枯腸」這句成語就從這裏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竭力思索。
「搜索枯腸」較早的書證出自於明.邵璨《香囊記》第壹○出:「老夫如今年邁,沒心緒搜索枯腸,偷今換古,就把老年登科作壹首。」
書證 01.明.邵璨《香囊記》第壹○出:「老夫如今年邁,沒心緒搜索枯腸,偷今換古,就把老年登科作壹首。」
02.《三俠五義》第五回:「只見九個木匠分在兩旁,各自搜索枯腸,誰不願新奇討好呢。」
03.《紅樓夢》第八四回:「寶玉只得答應著,低頭搜索枯腸。」
04.《鏡花緣》第二三回:「俺被他們逼勒不過,忽然想起素日聽得人說,搜索枯腸,就可做詩,俺因極力搜索。
奈腹中只有盛飯的枯腸,並無盛詩的枯腸,所以搜他不出。」
05.清.吳雷發《說詩菅蒯》:「作詩固宜搜索枯腸,然著不得勉強。」
06.清.龔自珍〈與吳虹生書〉其壹壹:「弟搜索枯腸,長安知交,固惟有壹虹生。」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比喻竭力思索。
使用類別用在「苦思極想」的表述上。
例 句<01>看他這麽傷心,每個人都搜索枯腸,想找些話來安慰他。
<02>他搜索枯腸,想找出壹個確切的字眼來表達他的興奮之情。
<03>有時候缺乏靈感,即使搜索枯腸半天,仍找不到創作的題材。
<04>這篇小說寫到壹半,他便遇到困境,任他搜索枯腸也寫不下去。
<05>現在的他可說是江郎才盡,毫無靈感,即使搜索枯腸,也寫不出壹篇像樣的文章。
近義詞: 挖空心思,冥思苦想,絞盡腦汁,煞費苦心,殫精竭慮
反義詞: 文思泉湧,不假思索,倚馬可待,率爾操觚 辨識 請參考『辨識1419』 參考語詞 搜枯腸,搜索空腹,搜剔枯腸,搜攪枯腸,枯腸搜索,搜腸刮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