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既沒有生孩子

既沒有生孩子

按照《史記》的說法,和趙姬發生關系的至少有三個男人,壹個呂不韋,壹個秦莊襄王,壹個就是嫪毐。秦始皇即位的時候已有13歲,趙姬給子楚到底生過幾個孩子,現存的史書並沒有詳細記載,唯壹能確定就是生下了嬴政,所以並不能說子楚登上王位之後趙姬沒有懷孕,只能期待以後的考古發現來說明。至於趙姬和呂不韋那種不清不白的關系,趙姬為何沒有生下呂不韋的孩子,反而生下了嫪毐的孩子。

先來說說生育的問題,《皇帝內經》有男子二八天癸至,女子二七天癸至,然後男女媾精乃有子的說法。所以說當時的人們已經知道男女在性成熟之後完實就可以誕生子嗣,而且還知道不可失遲早,可見古人也明白有安全期,只是沒有如今這麽精準計算而已。也正是這樣,古代就有了相應的避孕手段,只是暫時不知先秦的避孕手段是如何。

下面再來說說正常情況下的生育情況。按照現在的研究表明,若是平均年齡在20歲初婚,且性生活並沒有中斷壹直到育齡結束,平均每個人也就約生7.5個孩子而已,若是把初婚年齡推遲至26歲,其他條件壹樣,平均生育數就只有前者的70%了,約5.5。

呂不韋是壹個聰明人,知道和趙姬長久保持這種地下關系會出大事,所以就找了嫪毐。既然呂不韋這麽聰明,怎麽又會留孩子這個把柄呢?所以呂不韋雖然和趙姬“關系不壹般”,但還是恪守著不讓趙姬懷上的孩子底線。

嫪毐就不同了,他是呂不韋找來壹個頂替他的人,若不是不“賣力”的付出,那麽很可能就會被扯下,為了保守秘密很可能被滅口。所以嫪毐很賣力的“討好”趙姬,這樣當然有會子嗣誕生,而且有了子嗣,趙姬才能更聽他的擺布。

劉邦那麽寵愛戚夫人,兩人都只有壹個兒子趙王如意,可見當時的孕率顯然不是很高。所以呂不韋自己主動克制再加上客觀的原因和趙姬沒有子嗣很正常。而嫪毐為了活命和榮華富貴以及更進壹步,當然就得討好趙姬,和趙姬生下子嗣則是更加穩固他的地位,讓趙姬更加寵愛他,然後他還想用自己的子嗣來換取更大的權力資本。

可惜他遇見了千年難出的秦始皇,扶搖撼大樹,當然就是自取滅亡。故在子楚死後,無論是呂不韋和趙姬沒有孩子,還是趙姬有了嫪毐的兩個孩子,都是他們各種主動加客觀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