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魷魚西施”魅力大
在這家名為“燊記石烤”的店鋪前,已經有十幾人在排隊,很多人都是慕名而來,口味以川味為代表,壹來就是把店裏5種川味都點壹遍。壹整條魷魚壹串13元,在短短壹個小時裏,就已經賣出去100多串烤魷魚。和街頭常見的烤魷魚不壹樣,這家店的主打產品是用石頭來烤整只魷魚。和普通的燒烤架不壹樣,在長約1米的燒烤架上鋪滿了黑色的石頭,魷魚被高溫的石頭烤熟。
火爆的生意自然忙壞了兩位大廚,男孩不停地將剛解凍的壹串串魷魚放在石頭上烤,烤到壹定火候再將魷魚放進旁邊的鹵汁鍋裏,女孩則負責最後壹道工序,將入了味的魷魚拿出來,根據顧客的口味為壹串串魷魚刷上佐料,配合默契,兩人稚嫩的臉上被爐火映得通紅,額頭上布滿密集的汗珠。
兩個大廚,女孩叫刁晗婧,男孩叫胡家晨,今年都才20歲,剛剛升上大四,是電子科技大學的學生。刁晗婧皮膚白皙,笑起來很甜,雖然做的是燒烤的活,臉上卻有著精致的妝容,看起來漂亮時尚。做起事情手腳麻利,招呼客人活潑熱情,也讓她成為店裏的活招牌。不少顧客吃完還特地要和她合個影,慢慢的,“魷魚西施”這個稱號就傳開了。不少網友表示羨慕不已,調侃其有美味魷魚的口福,有動人身材的眼福,還有賢惠內助的幸福。前日下午,壹對中年夫妻還專程坐公交車從營門口趕來,只為嘗壹下石烤魷魚,看到刁晗婧時還很驚訝,兩人沒想到,壹個漂亮小姑娘竟然來烤燒烤,兩人將每種口味嘗了壹遍,又特地在店鋪前和刁晗婧照了張相,連連誇年輕人真不錯。
大三開始創業
在開店之前,兩人卻是從路邊攤開始做起。“現在想起來,累得不堪回首。”胡家晨邊說話,邊翻動著石頭上的魷魚串。胡家晨學的是工商管理,刁晗婧學的是廣告設計,大二時兩人相識在壹個交友網站上,最終談起了戀愛。刁晗婧家在農村,還有壹個妹妹,雖然家境並不算困難,但是覺得父母賺錢很辛苦,不想什麽都找父母伸手要錢,為了自力更生,這對小情侶從大三就開始創業之路。
最先開始是模仿,在路邊擺攤,他們選擇了常見的烤魷魚串,就是那種“10元6串的小魷魚”。還專門花了幾百元去找了壹個燒烤師傅學習,胡家晨卻覺得沒學到什麽,“師傅留了壹手,沒認真教,學後無法操作。”之後又通過朋友,找到壹個大師傅,才學到了燒烤技術。去年10月份完善,兩人在路邊支起壹個攤,並以多種口味經營,正式開張。 開始,為了不耽誤學習,兩人都是從下午三四點才出攤,基本要擺到淩晨,壹站就是近10個小時,最痛苦的是天氣寒冷,必須要將冰凍的魷魚壹條條扳開,收攤之後又要回去穿串,穿到淩晨兩三點。春節時,兩人回到胡家晨射洪的老家,在山上的壹個公園,和朋友壹起分散擺了五個攤位,在春節短短七天的時間裏,兩人賺了十萬元,累積起了開店成本。
今年4月,兩人花了8萬盤下位於建設巷這家30平方米的小店鋪,再花費兩萬添置設備和裝修,之後正式開張,不久就憑借石頭燒烤的特色和味道吸引了大批顧客,刁晗婧說,生意好的時候,店裏每天都要賣出500多串烤魷魚,平均下來,每個月的營業額在10萬元左右。
創業秘笈:石頭成就特色店
學工商管理的胡家晨知道,要想成功必須與眾不同,要做出品牌和創意,他在圖書館看很多經營方面的書籍,在網上不斷尋找項目,無意之間發現成都有很多石鍋系列的菜式,網上又有可以高溫加熱的石頭出售,兩人壹商量,決定開創石頭烤魷魚。胡家晨幾次嘗試後,最終找到壹個廠,做出了現在使用的這款燒烤架,架子上擺滿石頭,電熱管加熱石頭,魷魚就直接放在石頭上烤。刁晗婧則運用所學的廣告設計知識,設計了店鋪招牌,並且將他們的創業故事在店鋪的招牌邊進行展示,賦予品牌內涵。兩人還和電視臺合作推廣,在微博上營銷宣傳,生意越來越火爆,之後還為這個創新技術申請了專利。
烤魷魚不是最終發展方向
生意的火爆自然也有些耽誤學習。兩人坦言,曠了很多課,老師知道兩人在做生意,沒有明確反對,但是希望兩人能拿到畢業證書。胡家晨和刁晗婧說,現在升上了大四,他們會盡力協調學業和生意,因為兩人清楚知道,烤魷魚並不是自己最終的發展方向,要想將生意做得更具規模,知識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