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吳均字叔庠吳興故鄣人也翻譯

吳均字叔庠吳興故鄣人也翻譯

吳均字叔庠吳興故鄣人也翻譯:吳均的字叫叔癢,是浙江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地方的人。

壹、吳均簡介

吳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學家、史學家,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貧寒,性格耿直,好學有俊才。沈約見其文,倍加稱賞。梁天監二年(503),吳興太守柳惲召為主簿,常引與賦詩。

建安王蕭偉趨賢重士,召吳均為記室,掌文翰;蕭偉遷江州(今江西九江),補吳均為國侍郎,兼府城局。後柳惲又轉薦吳均於梁武帝,帝召之賦詩,深為賞識,任為待詔,累升至奉朝請。

二、吳均的文學成就

為文清拔,工於寫景,尤以小品書劄見長,詩亦清新,多為反映社會現實之作,為時人仿效,號稱“吳均體”。《與朱元思書》以簡潔而傳神的文筆,描寫富春江兩岸清朗秀麗景色,讀後如親臨其境。

《與施從事書》、《與顧章書》,將青山、石門山景物描繪得如詩如畫、惟妙惟肖,為六朝駢文名著。現存的誌怪小說《續齊諧記》,是繼南朝宋東陽無疑《齊諧記》而作,故事曲折生動,人物性格鮮明,魯迅譽為“卓然可觀”。其中《清溪神廟》、《陽羨鵝籠》尤為出色。

吳均詩歌特色和寫作書信:

1、吳均詩歌特色

其詩今存140余首,多為友人贈答、贈別之作。音韻和諧,風格清麗,屬於典型的齊梁風格;但語言明暢,用典貼切,無堆砌之弊。吳均善於刻畫周圍景物來渲染離愁別緒。吳均很註意向樂府民歌學習,擬作了不少樂府古詩,雖辭藻華美,但不失剛健清新的氣息,有鮑照余緒。

他的壹些五言詩句,如“君隨綠波遠,我逐清風歸”,“折荷縫作蓋,落羽紡成絲”等,民歌風味也比較濃。吳均家世貧賤,終生不得意,他的壹些作品中也往往表現出寒士的雄心和骨氣。

2、吳均的寫作書信

吳均善於寫作書信,今存《與施從事書》、《與朱元思書》、《與顧章書》三篇,俱以寫景見長。如“絕壁幹天,孤峰入漢。綠嶂百重,青川萬轉”,“風煙俱凈,天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等句,皆文筆清麗,韻味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