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白鵝》課文內容

《白鵝》課文內容

《白鵝》課文內容1

《白鵝》是作者1946年夏天在重慶寫成的,原載1948年8月1日《導報》創刊號。收入教材時作了刪節。

文章是作者對在重慶郊外居住時收養的壹只白鵝的回憶。主要寫了兩方面內容,壹是對白鵝與眾不同的傲慢性格做了生動的描繪;二是敘述了白鵝對我壹家所做的貢獻,表達了作者對白鵝的喜愛與懷念之情。

課文開頭,先交代了白鵝的來歷和我對它的初步印象性格傲慢。這是作者抓住白鵝外形上的顯著特征(頭比較高),與獅子、老虎、麒麟、駱駝等多種動物進行比較後作出的推斷。然後,作者分別從叫聲、步態、吃相三個方面具體展現白鵝的傲慢之氣。寫它的叫聲時,與鴨作比較,突出白鵝叫聲的嚴肅莊重;與狗比較,突出白鵝叫聲的嚴厲。寫它的步態,與鴨作比較,突出白鵝的從容不迫,這時白鵝的傲慢簡直就是沒有自知之明的狂妄。白鵝吃飯是最有意思的。白鵝吃飯的程序三眼壹板、壹絲不茍,而附近的狗卻伺機偷吃,主人無奈只好在壹旁伺候著。白鵝的傲慢真是非同壹般。作者之所以能對白鵝做如此生動的描寫,是因為他進行了認真的觀察。

最後壹段,作者寫白鵝對我壹家人所做的'貢獻。物質上,白鵝生的蛋成為壹家人難得的美食,為我家創造了不少價值。精神上,白鵝為我們荒涼的居所增添了生氣,為我寂寥的生活增添了樂趣。而後者比前者更重要。

課文文字淺顯,語言樸實。作者筆下的白鵝,雖有些可笑,但很可愛。在作者眼裏,白鵝是壹位性格高傲的朋友,它雖然固執,卻立場堅定,壹視同仁;雖然有些迂腐,卻個性張揚,質樸率真。所以,雖然離開了郊外的小屋,但作者對那只曾給壹家人以物質幫助和精神慰藉的白鵝依舊戀戀不忘,記憶猶新。

《白鵝》課文內容2

這白鵝,是壹位即將遠行的朋友送給我的。我抱著這雪白的“大鳥”回家,放在院子內。它伸長了頭頸,左顧右盼,我壹看這姿態,想道:“好壹個高傲的動物!”

鵝的高傲,更表現在它的叫聲、步態和吃相中。

鵝的叫聲,音調嚴肅鄭重,似厲聲呵斥。它的舊主人告訴我:養鵝等於養狗,它也能看守門戶。後來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進來,鵝必然厲聲叫囂;甚至籬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亞於狗的狂吠。

鵝的步態,更是傲慢了。大體上與鴨相似,但鴨的步調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鵝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裏的凈角出場。它常傲然地站著,看見人走來也毫不相讓;有時非但不讓,竟伸過頸子來咬妳壹口。

鵝的吃飯,常常使我們發笑。我們的鵝是吃冷飯的,壹日三餐。它需要三樣東西下飯:壹樣是水,壹樣是泥,壹樣是草。先吃壹口冷飯,再喝壹口水,然後再到別處去吃壹口泥和草。大約這些泥和草也有各種可口的滋味。這些食料並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壹板,壹絲不茍。譬如吃了壹口飯,倘若水盆放在遠處,它壹定從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飲壹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過泥和草再回來吃飯。

這樣從容不迫地吃飯,必須有壹個人在旁侍候,像飯館裏的堂倌壹樣。因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們這位鵝老爺的脾氣,每逢它吃飯的時候,狗就躲在籬邊窺伺。等它吃過壹口飯,踏著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當兒,狗就敏捷地跑過來,努力地吃它的飯。鵝老爺偶然早歸,伸頸去咬狗,並且厲聲叫罵,狗立刻逃往籬邊,蹲著靜候;看它再吃了壹口飯,再走開去喝水、吃草、吃泥的時候,狗又敏捷地跑上來,把它的飯吃完,揚長而去。等到鵝再來吃飯的時候,飯罐已經空空如也。鵝便昂首大叫,似乎責備人們供養不周。這時我們便替它添飯,並且站著侍候。因為鄰近狗很多,壹狗方去,壹狗又來蹲著窺伺了。

我們不勝其煩,以後便將飯罐和水盆放在壹起,免得它走遠去,比雞、狗偷飯吃。然而它所必須的泥和草,所在的地點遠近無定。為了找這些食物,它仍是要走遠去的。因此鵝吃飯時,非有壹個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