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的作者是誰?全詩是什麽?

“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的作者是誰?全詩是什麽?

這句話的作者是魯迅,全詩為:

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 ?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

這句話出自魯迅先生1934年的《無題》,字面上理解的意思為:心中要做的大事象浩瀚的宇宙壹樣廣闊(比喻想做的事情極其重大和重要),到沒有聲音的地方去感受電閃雷鳴的真實(比喻換個好的環境,能更真切的感受到壹些東西的存在和價值)。

描述了在那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詩人魯迅的心跟全國人民連在壹起,他想得很遠,想得很深,感受到人民革命驚天動地的偉大力量。詩句形象地寫出了對革命勝利的信心,給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以極大的鼓舞。在黑暗當道的舊中國,這首詩鐵骨錚錚,浩氣凜然,讓人民群眾和正義力量為之振奮,令腐朽勢力和反動派聞之膽寒。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1898年改名為周樹人,筆名魯迅,字豫山、豫亭,後改名為豫才。他時常穿壹件樸素的中式長衫,頭發像刷子壹樣直豎著,濃密的胡須形成了壹個隸書的“壹”字。浙江紹興人,與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合稱為“周氏三兄弟”。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論文、散文、翻譯作品,對五四運動後的中國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20世紀中國的主要作家,是中國現代小說、白話小說和近代文學的奠基人之壹,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左翼文化運動的支持者。毛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人民稱為“民族魂”。

魯迅壹生的著作和譯作近1000萬字,其中雜文集***16本。其中《故鄉》《孔乙己》《詩二首》選進二期課改教材初二下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風箏》《雪》《藤野先生》《社戲》等都被選入初中人教版語文課本。《朝花夕拾》壹書也成為中學生的必讀書目之壹,而他的小說集《吶喊》《仿徨》也成為後代人的精神佳作。1918年起,先後發表的《狂人日記》《阿Q正傳》《藥》《故鄉》等小說名篇,後來壹同收入小說集《吶喊》。魯迅的作品充實了世界文學的寶庫,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語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魯迅本人無愧為普羅米修斯式的“盜火者”。從他開始將外國文學翻譯給國人時,他就扮演了“盜火者”角色,真正實現了將盜來的火既“煮自己的肉”,又為別人帶來正確的思想武器的目的。他在生命的後10年裏發現了真理之火馬克思主義學說,成了革命文學的盜火者,為革命文學盜來馬克思主義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