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俄國普加喬夫是怎麽發起起義的?

俄國普加喬夫是怎麽發起起義的?

普加喬夫於1742年出生在頓河沿岸齊莫維斯克鎮的壹個貧窮哥薩克家庭。由於家庭境況貧困,年少時他終日為生活奔波。18歲時,剛結婚不久的普加喬夫就去參加了七年戰爭,戰爭結束後,他繼續回家務農。

公元1768年俄土戰爭爆發後,普加喬夫再度應征人伍。由於作戰勇敢,他很快被提升為少尉。後來因為患了嚴重的瘰癧病,他請求退役未準,於是開始了逃亡生活,成為了流浪的哥薩克。

當時,在頓河和雅伊克河(後改名烏拉爾河)的哥薩克有壹個謠傳,說彼得三世並沒有死,他就在哥薩克中。1773年9月17日,普加喬夫自稱皇帝彼得三世,聚集壹支由80名亞伊克哥薩克組成的隊伍,並公布檄文,宣布將古時哥薩克享有的優惠與特權賜給曾在亞伊克軍中服役的哥薩克、韃靼和卡爾梅克人。

這支起義軍組織起來後,深得民心。不出幾個月,起義隊伍迅速集為2000人,直逼奧倫堡城下,圍困奧倫堡達半年之久。後來在政府軍戈列齊恩的部隊作戰時,終因力量相差懸殊而失敗了。當他帶著隊伍轉戰南烏拉爾和巴什基爾壹帶時,這裏的農民、工人紛紛起義,補充了隊伍。起義軍很快增加到2萬人。力量重新壯大後,普加喬夫決定率軍向喀山挺進。

普加喬夫智取喀山,起義迎來巔峰時刻。隨後沙皇軍隊重重包圍了他們,在戰鬥中,起義軍損失慘重,喀山失守,整個起義由盛轉衰。普加喬夫帶領殘余隊伍南下進軍察裏津。想在那裏發動哥薩克起義,重建軍事要地。

由於政府軍早有準備,頓河哥薩克沒有響應普加喬夫起義。沙皇政府趁機大軍壓進,此時起義軍內部卻發生了叛亂,幾乎被完全擊潰。最後普加喬夫只帶剩下的200余人逃往草原地帶。逃亡途中,最後只剩下45人。在沙皇政府的誘惑下,壹些叛徒決定賣主求榮,他們將普加喬夫騙到大烏晉河畔,出其不意,將他捆起來送給了沙皇政府。

公元1775年9月21日,普加喬夫被押往莫斯科。由葉卡捷琳娜二世親筆核準、法庭宣布將普加喬夫“砍去頭和四肢,並把頭捅在尖木橛子上,身體各部運往莫斯科的四個方向,用車碾碎,在原地燒掉”。

普加喬夫起義失敗了,但這次起義沈重打擊了俄國農奴制,動搖了農奴制國家的基礎,使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不得不改變統治策略,加強與貴族地主的政治聯盟。俄國詩人普希金就曾給予他很高的評價,稱他的檄文和命令是“人民的善於辭令的絕妙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