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殿試結束後,江西新余人劉敞的卷子得到了考官們的壹直贊賞,被公認為狀元的不二人選。主考官定好名次後,正準備給皇上送去,這時其中壹個考官王堯臣對主考官說:“我覺得劉敞不適合當狀元,希望大人能再考慮考慮。”
王堯臣為什麽要跟劉敞過不去呢?其實兩個人並沒有仇,反而是關系很好的表兄弟,正因為是表兄弟,王堯臣才提出來不讓劉敞當狀元,因為兩人有親戚關系,外面的人肯定會認為這裏面有內幕。王堯臣壹生正直坦蕩,絕不能因為這件事給朝廷抹黑,於是就力阻劉敞當狀元。
主考官沒同意,說:“這個名次是我們大家壹起評出來的,而且事先也不知道是誰的卷子,更不知道妳跟他的關系,所以妳也沒必要避嫌。”
但王堯臣死活堅持要把劉敞換掉,認為這不是他壹個人的事,而是關系到這項制度的公正性、嚴肅性,更關系到國家的公信力。
主考官見他都上升到這個高度了,再跟他爭就顯得自己境界低了,於是就不再堅持,把劉敞跟第二名換了過來。
這位因王堯臣高風亮節而當狀元的幸運兒,叫賈黯,河南鄧縣人。
賈狀元花絮
賈黯狀元對大名人範仲淹很崇拜,是有名的“範粉”。有壹年,範仲淹被貶到賈狀元的老家鄧州做官,賈狀元當時正擔任襄州通判,聽說後,立即從襄州千裏迢迢地跑回老家,拜訪範仲淹。
範仲淹可是天下聞名的大名人,這樣的“範粉”見多了,就沒怎麽理他。結果過了壹段時間,賈狀元又去了(沒人查崗嗎?),結果老範還是沒理他。直到第三次,老範終於被感動了,送了他壹句話:“以妳的才華,這輩子不用愁沒飯吃,但也很難有大作為,我送妳兩個字——‘不欺’,夠妳這輩子用了。”說完,抓起筆,寫下了“不欺”兩個字,送給了賈狀元。
這簡直就是偶像為他私人定制的親筆簽名啊,賈狀元可想而知得有多麽激動,回去後就把這兩個字做成了腰牌,天天掛在身上,還到處跟人顯擺:“這可是範天王親筆寫給我的,我這輩子就靠它活著了!”
在偶像的感召下,賈狀元確實做的不錯,壹生不欺人,也不欺心,遇事正直敢言,從不溜須拍馬。
有壹個叫呂誨的同事,曾經暗地裏彈劾過他,讓他吃盡了苦頭。後來賈狀元得勢後,呂誨很害怕,擔心被他報復,天天在家裏提心吊膽地等著。結果幾天後,卻等來了升職的好消息。呂誨開始還沒弄明白怎麽回事,打聽後才知道,原來是賈狀元不計前嫌,在皇上面前保舉他的。
賈狀元小時候,父母鬧離婚,老媽給趕出了家門,小賈高中狀元後,想讓老媽跟著自己享享清福,就把她接了回來。可當時老爸已經給他娶了個後媽,親媽後媽湊壹塊兒,可想而知得有多別扭,怎麽辦?別擔心,也不知道賈狀元用的什麽招兒,竟然讓兩個老媽和睦相處,壹家人其樂融融,壹時被傳為佳話。
另外還有個事兒值得壹說。賈黯剛考上狀元的時候,去宰相杜衍家裏拜訪,希望能得到壹些忠告,結果杜宰相別的都沒說,就問了問他的家庭情況。賈狀元很奇怪,出來後跟人發牢騷:“杜大人怎麽光關心我的家庭情況,難道對我的官場生涯壹點沒興趣嗎?”
後來,這話傳到了杜衍耳朵裏,老杜笑道:“壹個人的家庭決定了他的事業,只有從小吃得飽,穿得暖,當了官才不會天天想著貪汙。我問他的家庭情況,就是想知道他進了官場,會不會有貪念,只要沒有貪念,前途就很寬廣了。”
這話聽起來有點道理,但實際上狗屁不通,誰說家裏窮的人當了官就壹定會貪?誰又敢說從小吃穿不愁的人當了官就沒有貪念?其實,有沒有貪念跟家裏條件好不好沒什麽關系,重要的還是看個人操守。老杜說出那樣的話真是老糊塗了,而賈狀元聽完後竟然還“為之嘆服”,也是個糊塗蛋。
難怪歐陽修評價他說:“黯為人剛直,但思慮或有不至耳。”
至於原來的狀元劉敞,性格上也跟賈狀元差不多,壹生耿直敢言,堅持原則,而且學問極為廣博,歐陽修評價他說:“自六經、百氏、古今傳記,下至天文、地理、蔔醫、數術、浮圖、老莊之說,無所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