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籠讀音是fán lóng。
樊籠,漢語詞語,拼音是fán lóng,意思是關鳥獸的籠子,比喻受束縛而不自由的境地。出自: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壹)》: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唐·駱賓王《夏日遊山家同夏少府》:壹遣樊籠累,唯餘松桂心。唐·韋應物《憶灃上幽居》詩:壹來當復去,猶此厭樊籠。
分詞解釋:樊,漢語二級字,讀作樊(fán),《說文解字》:“樊,鷙(騺)不行也。從、從棥,棥亦聲。”鷹隼之屬見籠不得出以左右攀引外是樊之範式。本義:籠子。如:樊籠(關鳥獸的籠子,喻不自由的境地)。
籠,漢語壹級字,讀作籠(lóng或lǒng),形聲字,小篆從竹龍聲,隸變後楷書寫作“籠”,漢字簡化後寫作“籠”。本義為用竹篾、木條、枝條或金屬絲等做成的器具,讀作lóng。
又指關養動物、昆蟲的籠子。引申指古代囚禁犯人的刑具、關人的籠子。如“牢籠”。又引申泛指盛物的竹器。引申特指用竹木制成的蒸食物的器具。
學習語文的好處:
1、學好語文可以直接提升中考成績。近年來國家不斷進行教育機制改革,語文的學科地位不斷提升,不少地方都提升了中考語文的分數。比如:2013年末至2016年,北京中考語文增加30分;2015年,湖南長沙等地中考語文增加30分。
2、語文可以提升理解力與思辨力,可以促進個人認知和思維的發展。我們知道語言是壹套符號系統,是形音義的組合,學習好語言有助於把握事物與事物、事物與符號、符號與符號之間的復雜關系。在當代,學好語言學已經成為學習哲學、邏輯學的基礎。
3、語文可以成為孩子們未來謀生的重要手段。在智能時代,學好了語文,可以不用太過擔心職業、工作被機器替代,甚至還可以比其他人多壹個人生賽道。智能時代終將到來,許多職業、工作會被機器改變、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