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關於失敗是成功之母 作文

關於失敗是成功之母 作文

1.失敗乃成功之母

失敗,人人都會經歷。失敗,其實並不可怕,失敗,是向往成功的第壹步。

名人也會失敗,天才也會犯下錯誤,大發明家━━愛迪生壹生發明1000多種發明,可失敗了上萬次,在制造電燈時,愛迪生就失敗了1340次,正是愛迪生的耐心與信心,才能使電燈發出耀眼的光輝;愛因斯坦制作小板凳,壹次又壹次地失敗;張海迪為了參加體育項目,也失敗了300余次;還有……

我,並不是天才,也經歷過失敗,在體育跳長繩時,使我心裏十分的恐懼,好像長繩跟我是那麽陌生,在我心裏,長繩我猶如壹條長蛇,在第壹次跳時,我沒有跳過,阻止了同學們的記錄,那時,同學們用異樣的目光註視著我,從那時起,我心裏想;今後再也碰長繩。然爾又看看同學們玩的興高采烈的樣子。我忍不住去跳,這時,我居然順利跳過了,我仔細想了想,認為功勞應該是第壹次的失敗,正是第壹次的失敗,使我總結了經驗,抓住了節奏,於是,我膽大了許多,經驗也愈積愈多。現在,跳長繩時總能看到我的身影。

所以說,失敗是向往成功的第壹步。

2.失敗是成功之母

常言道:“失敗是成功之母。”這似乎已成老生常談,但行動和言語有時是不相壹致的。當妳的成績單上出現“紅燈”,或是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妳的心中是否除了沮喪,別的壹無所有?妳是否意識到這失敗之中有孕育著成功的種子呢!對此,每個人的回答肯定不壹樣!在此頗有必要談談:失敗是成功之母。

世上少有壹帆風順的事,而失敗卻隨時會有,否則,那些“發明家”、“文學巨人”的美名豈不輕易地落到每個人的頭上去了?綜觀歷史,那些出類拔萃的偉人之所以會取得成功,正是因為他們能正確對待失敗,從失敗中獲取教益,從而踢開失敗這塊絆腳石,踏上了成功的大道,比如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生的成功不計其數,—生的失敗更是不計其數。他曾為壹項發明經歷了八千次失敗的實驗,他卻並不以為這是個浪費,而是說:“我為什麽要沮喪呢?這八千次失敗至少使我明白了這八千個實驗是行不通的。”這就是愛迪生對待失敗的態度。他每每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從而取得—項項建立在無數次失敗基礎之上的發明成果。失敗固然會給人帶來痛苦,但也能使人有所收獲;它既向我們指出工作中的錯誤缺點,又啟發我們逐步走向成功。失敗既是針對成功的否定,又是成功的基礎,也就是說:“失敗是成功之母。”

然而,在現實中成功並不是失敗的積累,而是對失敗的總結與超越。如不認識這壹點,就會導致“失敗越多越成功”的荒謬結論。比如數學上有名的平行公理,從它問世以來,壹直遭到人們的懷疑。幾千年來,無數數學家致力於求證平行公理,但卻都失敗了。數學家波裏埃終身從事平行公理的證明卻毫無成就,最終在絕望中痛苦地死去。正當這個問題像無底洞—般吞噬著人們的智慧而不給予任何回報時,羅巴切夫斯基在經過七年求證而毫無結果時,找出了失敗的原因。羅巴切夫斯基在屢次失敗之後,總結分析了失敗的前因後果,從本質上認識了這壹問題,從而取得了成功。由此可見,“失敗是成功之母”是壹條客觀規律,但真要把失敗向成功轉化由可能變為現實,還必須經過不斷的探索和科學的分析,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指導今後的工作,這樣才算沒有“白白”地失敗。

年輕人在工作中容易失敗,也容易灰心,因此,我們只有牢記“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壹名言,樹立起堅定的自信心,才能從失望中看見希望,從失敗走向成功。

“失敗是成功之母”不僅應當成為我們喜愛的壹句格言,更重要的是要成為我們行動的指南。“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從失敗中獲益,從勤奮中崛起,這就是有誌青年的成才道路。分享給妳的朋友吧:i貼吧 新浪微博騰訊微博QQ空間人人網豆瓣MSN

對我有幫助

152回答者:熱心網友 | 回答時間:2010-5-24 20:22 | 我來評論

相關內容

2010-12-15 失敗乃成功之母作文 167

2010-5-24 失敗乃成功之母作文不寫成功可以嗎? 72

2010-5-14 失敗是成功之母作文----有事例

2010-4-24 失敗是成功之母作文 60

2008-11-30 急求~~~失敗是成功之母作文 416

更多關於失敗是成功之母作文的問題>>

查看同主題問題: 失敗 之母 作文

等待您來回答0回答10關於景物的詞語.0回答求文檔: 福建長汀小學語文畢業試卷2010.0回答怎沒寫景物作文.1回答5我最喜愛的景物300壹定要300急.0回答5嶽陽樓不同的景物使“遷客騷人”產生了不同的“覽物之情”,說說這是....0回答5六年級語文畢業總復習五——標點符號 試卷答案,有懸賞。.0回答寫陽泉景物 作文.0回答鄉村美不美,有哪些景物,受不受人喜愛,好不好看?受不受人歡迎?被....更多等待您來回答的問題>>其他回答 ***1條

失敗是成功之母

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是被無數事實證明的壹條真理,在通向成功的路上,失敗幾乎是難以避免的;但對奮鬥者來說:失敗就意味著向成功又邁進壹步。 敢問壹句,任何事情的成功,無不與失敗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童第周上中學時,曾幾次考試不及格,老師要他留級;同學們都嘲笑他,但他沒有悲觀失望,而是從此發奮學習;最後終於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出國留學時又刻苦鉆研,成了著名的生物學家,為中國爭了氣。而我們現在,壹遇到失敗,就常常沈浸在沮喪;痛苦之中,失去了信心,有的甚至還放棄了反敗為勝的機會。難道我們把眼淚流幹了,就能改變失敗的機會。難道我們把眼淚流幹了,就能改變失敗的事實嗎?我們回答的是:不。因此我們只有堅強地面對失敗才能從失敗中看到成功的希望。

成功與失敗是同進存在的,就像壹對雙胞胎。當妳成功的時候,有著將要面對失敗的危機;當妳失敗的時候,也有著將要成功的希望。這主要在於我們怎樣面對成功與失敗。越主勾踐不就是在臥薪嘗膽後攻下吳國的嗎?取得了壹千多項發明專利的愛迪生,既是成功者,又是失敗者。他耗時十年;經歷五萬多次失敗,才制造出世界第壹盞電燈。英國物理學家威廉?湯姆遜曾說過:“我堅持奮鬥五十五年,至力於科學的發展,用壹個詞可以道出我最艱辛的工作特點。這個詞就是失敗。”其實,這種奮鬥中的失敗難道不是壹切成功之士登上頂峰的階梯嗎?

因此,我們應當正確看待失敗與成功。面對失敗不要悲觀,不要氣餒,壹切重新開始,找到正確的方法,為取得成功而奮鬥,面對成功,也不要驕傲自滿,忘乎所以,要總結成功的經驗,去迎接下壹個挑戰

對奮鬥者來說:失敗就意味著向成功又邁進壹步。

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是被無數事實證明的壹條真理,在通向成功的路上,失敗幾乎是難以避免的;但對奮鬥者來說:失敗就意味著向成功又邁進壹步。而我們現在,壹遇到失敗,就常常沈浸在沮喪;痛苦之中,失去了信心,有的甚至還放棄了反敗為勝的機會。難道我們把眼淚流幹了,就能改變失敗的機會。難道我們把眼淚流幹了,就能改變失敗的事實嗎?我們回答的是:不。因此我們只有堅強地面對失敗才能從失敗中看到成功的希望。 成功與失敗是同進存在的,就像壹對雙胞胎。

當妳成功的時候,有著將要面對失敗的危機;當妳失敗的時候,也有著將要成功的希望。這主要在於我們怎樣面對成功與失敗。越主勾踐不就是在臥薪嘗膽後攻下吳國的嗎?取得了壹千多項發明專利的愛迪生,既是成功者,又是失敗者。他耗時十年;經歷五萬多次失敗,才制造出世界第壹盞電燈。英國物理學家威廉?湯姆遜曾說過:“我堅持奮鬥五十五年,至力於科學的發展,用壹個詞可以道出我最艱辛的工作特點。這個詞就是失敗。”其實,這種奮鬥中的失敗難道不是壹切成功之士登上頂峰的階梯嗎? 因此,我們應當正確看待失敗與成功。面對失敗不要悲觀,不要氣餒,壹切重新開始,找到正確的方法,為取得成功而奮鬥,面對成功,也不要驕傲自滿,忘乎所以,要總結成功的經驗,去迎接下壹個挑戰。

失敗是成功之母

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是被無數事實證明的壹條真理,在通向成功的路上,失敗幾乎是難以避免的;但對奮鬥者來說:失敗就意味著向成功又邁進壹步。 敢問壹句,任何事情的成功,無不與失敗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童第周上中學時,曾幾次考試不及格,老師要他留級;同學們都嘲笑他,但他沒有悲觀失望,而是從此發奮學習;最後終於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出國留學時又刻苦鉆研,成了著名的生物學家,為中國爭了氣。而我們現在,壹遇到失敗,就常常沈浸在沮喪;痛苦之中,失去了信心,有的甚至還放棄了反敗為勝的機會。難道我們把眼淚流幹了,就能改變失敗的機會。難道我們把眼淚流幹了,就能改變失敗的事實嗎?我們回答的是:不。因此我們只有堅強地面對失敗才能從失敗中看到成功的希望。

成功與失敗是同進存在的,就像壹對雙胞胎。當妳成功的時候,有著將要面對失敗的危機;當妳失敗的時候,也有著將要成功的希望。這主要在於我們怎樣面對成功與失敗。越主勾踐不就是在臥薪嘗膽後攻下吳國的嗎?取得了壹千多項發明專利的愛迪生,既是成功者,又是失敗者。他耗時十年;經歷五萬多次失敗,才制造出世界第壹盞電燈。英國物理學家威廉?湯姆遜曾說過:“我堅持奮鬥五十五年,至力於科學的發展,用壹個詞可以道出我最艱辛的工作特點。這個詞就是失敗。”其實,這種奮鬥中的失敗難道不是壹切成功之士登上頂峰的階梯嗎?

因此,我們應當正確看待失敗與成功。面對失敗不要悲觀,不要氣餒,壹切重新開始,找到正確的方法,為取得成功而奮鬥,面對成功,也不要驕傲自滿,忘乎所以,要總結成功的經驗,去迎接下壹個挑戰

對奮鬥者來說:失敗就意味著向成功又邁進壹步。

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是被無數事實證明的壹條真理,在通向成功的路上,失敗幾乎是難以避免的;但對奮鬥者來說:失敗就意味著向成功又邁進壹步。而我們現在,壹遇到失敗,就常常沈浸在沮喪;痛苦之中,失去了信心,有的甚至還放棄了反敗為勝的機會。難道我們把眼淚流幹了,就能改變失敗的機會。難道我們把眼淚流幹了,就能改變失敗的事實嗎?我們回答的是:不。因此我們只有堅強地面對失敗才能從失敗中看到成功的希望。 成功與失敗是同進存在的,就像壹對雙胞胎。

當妳成功的時候,有著將要面對失敗的危機;當妳失敗的時候,也有著將要成功的希望。這主要在於我們怎樣面對成功與失敗。越主勾踐不就是在臥薪嘗膽後攻下吳國的嗎?取得了壹千多項發明專利的愛迪生,既是成功者,又是失敗者。他耗時十年;經歷五萬多次失敗,才制造出世界第壹盞電燈。英國物理學家威廉?湯姆遜曾說過:“我堅持奮鬥五十五年,至力於科學的發展,用壹個詞可以道出我最艱辛的工作特點。這個詞就是失敗。”其實,這種奮鬥中的失敗難道不是壹切成功之士登上頂峰的階梯嗎? 因此,我們應當正確看待失敗與成功。面對失敗不要悲觀,不要氣餒,壹切重新開始,找到正確的方法,為取得成功而奮鬥,面對成功,也不要驕傲自滿,忘乎所以,要總結成功的經驗,去迎接下壹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