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壹身兩役成語故事

壹身兩役成語故事

成語:壹身兩役

拼音:yī shēn liǎng yì

解釋:壹個人做兩件事。

成語故事:

晉朝時,有個廣陵人叫戴淵,年輕時遊手好閑,常常惹是生非,甚至有時糾集壹些人在長江、誰水之間騷擾過往的商人,搶掠財物。有壹回,平原內史陸機休假結束後乘船回洛陽,帶了許多箱售。戴淵聞訊後,就帶上壹幫人去搶劫。戴淵坐在岸上的壹把椅子上,不慌不忙地指揮,事事都安排得有條不紊;盡管幹著不光彩的勾當,那副樣子卻風度翩翩,神采非凡。陸機遭受搶劫,不心疼自己的財物,卻可惜起戴淵這個人來。他站在船頭,沖著岸上的戴淵喊道:“餵,坐在竹椅上那個指揮若定的人聽著!妳有如此才能,難道不能為國效力,而甘心做壹個劫掠的賊人嗎?”戴淵聽後,內心受到震動而猛然醒悟,把劍扔到地上,跪下來痛哭流涕地向陸機請罪。陸機反復地開導他,戴淵從此悔過自新。從接觸中,陸機發現他智勇雙全,非同尋常,十分看重他。後來陸機多次寫信舉薦他,戴淵官至征西將軍。另外壹則故事:張緒是南北朝時梁朝的壹位名臣,壹生清廉正派,沒做過報人利己的事,在朝臣中很有威望。偏偏他有個不肖之子,。二十八九歲了,仍不肯讀書、不思進取,整日裏帶群家丁城裏城外亂跑,吃喝玩樂,不務正事。壹有壹年張緒告假回鄉來探親,乘船而下,除夕傍晚行至家鄉的水面上。他仔立船頭,極目遠眺,陶醉在即將和父母、妻兒相見的喜悅之中。忽見岸邊有六七個人影,嬉笑著由遠而來;懶懶散散,不成體統。到了近前,張緒發現領頭的`正是自己的兒子張充。只見張充佩劍攜弓,左臂托著鷹,右手牽著狗,身後的家丁背著捕獲的獵物;分明是剛剛打獵歸來。兒子雖然長得健壯俊美,卻是這等逍遙無誌,張緒不禁火氣上升,立即差人大聲喝住張充。張充見父親大人回來了,急忙讓人接過鷹牽過狗,拱手施禮。張緒怒道:“妳個不孝逆子!看看像什麽樣子?壹手托鷹,壹手牽狗,壹身兩役,完全被無聊瑣事累住了。妳已不是幾歲頑童了,難道就這樣潦倒壹生?”張充聞言,羞愧萬分,顧不得是在江邊碎石之地,跪下來連連叩頭,沈重地說:“兒充知過,望父親大人且息雷霆之怒。兒今年29歲,明日適當春節,聖人雲:‘三十而立’。兒定當發憤,不再……”張緒下船,扶起兒子,道:“望妳好自為之。”張充被父親的壹頓訓斥激醒了,此後攻讀不輟,學問大增,後來成才為官,報效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