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為什麽《大地之歌》是東西方文化交流、融合在音樂領域留下的不朽結晶,是享譽世界的精品?(壹)

為什麽《大地之歌》是東西方文化交流、融合在音樂領域留下的不朽結晶,是享譽世界的精品?(壹)

古斯塔夫·馬勒(奧地利1860年—1911年)

馬勒這部“最個人化的作品”是交響樂文獻中非常獨特的壹部。作曲家從中國的唐詩而不是他更熟悉的歐洲文學中找到了與自己心境契合的因素:對自然的體悟和熱愛、對人生的苦難以及塵世生命短暫的慨嘆。當馬勒預感到自己的生命正接近終點時,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能從這些古老的詩篇中得到強烈***鳴,並讓其與20世紀壯麗的交響音樂融為壹體,在表達悲觀惆悵的情愫的同時,亦展現了極度的淒美之境。——德國著名樂評人萊昂內爾據說,只有在馬勒的音樂中,妳才能聽到交響樂團全部可能的威力。作為卓越的維也納交響樂大師行列中的最後壹個,他的交響曲在形式上具有構思宏偉、規模龐大的特點,只有巨型的交響樂隊才能演奏。在風格上,他力求發展維也納古典交響樂的傳統,作品形象鮮明,題材淵源於維也納民間風格音樂,而且,除《第壹交響曲》外,他的交響曲都加入了人聲合唱,大大豐富了交響樂的表現力,對20世紀音樂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為晚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之壹,馬勒深受貝多芬、瓦格納、布魯克納的影響,其創作源泉常來自傳統的藝術遺產與奧地利民歌,其作曲技法已預示了20世紀作曲家所要采用的各種基本方法。馬勒的音樂是與人生密切相關的,他把對整個人類美的希望、人生的思考都融入了音樂之中,並企圖用宏大的效果與紀念碑式的雄偉來精確地傳達他的博愛思想。他的音樂打破了西方音樂的表述方法,將當時西方的時代精神很好地表達出來,那就是焦慮、仿徨和過分的敏感。然而最寶貴的是除了以上這些情緒之外,馬勒還將希望寫進了音樂之中。他本身所具有的宗教感與對人類的愛,引導他為人類找到壹條出路。他用自己的人格與內在的樸素而又真誠的愛為我們創造了壹個世界、壹個精神避難所。

在西方的作曲家中,馬勒是唯壹與中國古典文學有著某種神秘淵源的壹位。他根據中國唐詩的意境創作的大型聲樂套曲《大地之歌》是東西方文化交流、融合在音樂領域留下的不朽結晶,是享譽世界的精品。作為馬勒最重要的作品,《大地之歌》有著中國古詩的淒傷、哀婉,深具哲學構思和幻想意味,可謂詩與歌的完美結合。不絕如縷的“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旋律線,因為有飽滿的和聲的支持而更顯豐富、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