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春郡海角七號,六十年前的老地址無人記得,飽含深情的七封情書眼看就要被退還的命運。六十年,橫隔大海,兩個人之間的遺憾與相思難道就要這樣被時間無言的掩埋了嗎?
電影由此在兩個故事裏穿梭開來。
連接《海角七號》裏兩個故事的是男教師寫給小島友子的七封信。與其說是信,其實更像是情書。讓人心疼不已的是,當阿嘉看到信件的時候,它們已經等待了60年。
60年,七天,日本男教師用信件寫下壹生的思念、遺憾、悔恨、懦弱和不甘,更多的則是對愛人無止盡的情意。
當船安全著陸,這些信也被塵封在衣櫃,不敢問津。
電影切回現代,恒春郡小鎮,失意青年從臺北落魄而歸。不開心,隨即出場的每壹個人都不開心。可是,如果妳不看到後面,妳就不會發現編劇的用心巧妙。
土豆網說:“每壹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那麽,這部《海角七號》將會告訴妳的是:每壹個人都是生活裏的主演。
阿嘉失意回到恒春,充滿憤怒和不甘。小鎮要搞海邊音樂會引來了友子和國際模特進行拍攝宣傳,本是模特出身的友子卻淪落為打雜助理和翻譯的命。茂伯送信,遇見路上和他打招呼的代表主席(阿嘉繼父),代表主席不顧友子阻攔闖入攝影師鏡頭之下害得友子被罵,友子與模特在車上就不能下海玩水而發生爭吵引得司機分心導致大巴險與送信的茂伯相撞,大巴無事而茂伯摔斷腿;回到酒店的友子,無心撞見在她房間廁所落寞抽煙的明珠,更加生氣。
茂伯斷腿,只好由阿嘉代為送信。第壹天就遲到的他在送信的路上遇見心情不好的交警勞馬,兩人在大街上大打出手,被老交警勸架。摩托車送修時,碰到車行維修工水蛙,壹言不合後水蛙不理阿嘉獨自趴在車行已鎖的卷簾門上,似乎在等待什麽。
阿嘉、友子、茂伯、勞馬、代表主席、明珠、水蛙;而後出場的大大、馬拉桑、車行老板娘和明珠奶奶,《海角七號》裏的每壹個人都連接起來形成了壹個環,彼此構成故事,跨越時光,連接起幾代人的情感卻又都有自己的故事在發展。
阿嘉的音樂夢想破碎,把自己過成了壹副loser的樣子,他拼命的尋找突破,夜夜在海邊潛水,卻不知該如何找回自己。他的故事,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孤獨,桀驁,讓人不易理解。可他和友子之間,壹段跨國之戀在組樂團的相互磨合裏毫無征兆的緩慢發酵。
友子工作不順,身處異鄉,言語不通,與周遭不合,身為女孩兒她不知道未來該何去何從。不甘,憤懣,成了她壹開始的情緒主調。模特夢想沒有實現的希望,生活裏的人又處處與其作對,她也困在自己的瓶頸裏走不出來。
茂伯,不願服老的國寶級人物,彈得壹手好琴不甘心被年輕人遺忘,對表演有無限的熱情;勞馬,默默無聞的小警察,卻有著壹個與“淚痕之珠”有關的愛情故事,他的心裏住著自己的魯凱公主,那是他對愛情的執著。
代表主席,阿嘉繼父,壹心都想年輕人回到家鄉發展,心裏有著對恒春鎮的堅持和熱愛。如果不是他的堅持,或許就沒有了後續的故事。而他與阿嘉媽媽的故事,電影沒有多講,我們卻能在某個鏡頭裏捕捉到中年人心裏對家人和陪伴的渴望。
明珠,那個壹開始在友子房間廁所抽煙的落寞女子,從她的煙圈裏妳就能感受到她心底的傷痛。而和她壹樣滿是心事的,還有她的女兒大大。有著怎麽故事的女子,獨自帶大壹個輕微自閉的孩子,同時,需要時刻不離煙的陪伴?普通的無人在意的酒店服務員,又怎會講的壹口流利的日語?明珠的故事,電影裏只有無言。“妳壹定被壹個男人傷得很重?他是大大的父親嗎?我也在找壹個60年前心死的女孩兒。”當友子與明珠和解並問起這個問題時,明珠並未有任何言語。壹切都在她的煙圈和眼神裏了。
最讓人意外的是這個看似和主線故事毫無關系的酒店服務員,竟然成了故事峰回路轉的關鍵線索。她,和那七封情書壹起,串聯起了電影裏的兩個故事。60年啊,終於讓當年的小島友子等來了消息。
難忘的是,當阿嘉最終將信件在演唱會開始之前送至鄉下友子奶奶那裏時,他默默的不去打擾,靜悄悄的放下裝滿信件的鐵盒子,放在老人的身旁。就像,將當年不辭而別的愛人緩緩地攙扶至老人身邊。
就讓他們靜靜的坐壹會兒吧,不打擾,是最好的溫柔。
水蛙,獨自暗戀著車行老板娘,不計回報。當明珠在喜宴酒桌上問水蛙:“人家半老徐娘,又帶著三個孩子,關鍵是老公還沒有死。妳這樣有什麽好呢?”水蛙說:“妳看過青蛙交配嗎?壹只母青蛙,背上兩三只公青蛙,都相處的相安無事。妳為什麽要管兩男壹女的事情呢?”他對老板娘的愛慕,有他自己的見解和堅持,不管他人閑言碎語。在他的世界裏,他就是主角。
馬拉桑,壹個永不言棄的業務代表,想盡壹切辦法推廣自己所代理的小米酒,並最終打動了代表主席,在小鎮喜宴上獲得大範圍推廣。他從壹開始被人嫌棄,到後來通過堅持和熱情獲得了酒店前臺的青睞,外表普通的他終究散發光芒。
這些故事裏的人,有著我們不同性格的人的影子。他們都是在認真生活的小人物,每壹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故事,卻又在主線故事裏承擔著不可或缺的戲份。這些性格不壹、年齡各異、閱歷深淺不同的人在小鎮生活裏彼此相互交錯,或擦肩而過、或冷眼相向、或大打出手,卻最終詮釋了生活本該有的面目:每壹個人都有自己的軌道,卻又在不同的關系裏,和他人產生聯系,從未曾相識到互助互愛,從冷語相向到相互理解,又或者只是默默關註、不解言語,彼此相互影響,從而讓生活有了色彩。
這,是《海角七號》真正打動人的地方。
故事裏每壹個不起眼的人,都是自己故事裏的主演。能讓故事本身出彩,又讓其他人的故事在電影未曾涉及的地方意猶未盡,這,是《海角七號》的魅力所在。要知道,生活不就是這樣相互聯系起來的復雜組合嗎?
“友子小姐,妳為什麽而發愁?”
“我在想下雨了,明天的演唱會該怎麽辦?”
“別擔心,難道妳就不期待彩虹嗎?”
這是《海角七號》裏中孝介和友子在機場接機回來的路上進行的對話。然後,我想起了《北京遇上西雅圖2之不二情書》裏,小蝦在街頭擦幹眼淚說:“暗透了才能看得到星光。”等待彩虹,是壹種生活哲學。凡事,有希望才會好起來。
演唱會就要開始了,當友子知道了那個60年前的老地址,為此籌備已久的她卻堅持讓阿嘉把信送過去。因為,她知道既然自己已經決定要走,就不要讓內心多留遺憾了吧。
最終,阿嘉趕在演唱會開始之前回來,並用壹首《國境之南》表明心跡。
雨過了,彩虹出來了,故事裏的人,終於度過了自己的陰天,找回了色彩。如果有壹天,妳覺得自己生活糟糕不已,請去到壹個叫恒春的小鎮,在那片美麗的海邊走壹走,然後,放空自己去找找那個叫做“海角七號”的地方。
在那裏,輕輕獻上壹吻,用妳口紅鮮艷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