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嘗君的三個典故:雞鳴狗盜、狡兔三窟 、狐假虎威。
1.雞鳴狗盜
孟嘗君是戰國時期齊國的壹位貴族,他曾經在齊國擔任過宰相職務。在他的領導下,齊國國力強盛,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二。但是,孟嘗君也因為自己的貪婪和自私而受到了批評。
有壹天,孟嘗君被困在秦國,他手下的壹些門客為了救他,想出了壹個辦法。他們在夜間偷偷地溜進了秦國的皇宮,盜取了秦王賜給孟嘗君的寶劍和其他珍寶。這種行為被稱為“雞鳴狗盜”,因為在古代,盜賊常常在夜間活動,而且需要借助壹些不正當的手段才能得到想要的東西。
2.狡兔三窟
孟嘗君在歷史上的另壹個著名典故是他為自己準備的“狡兔三窟”。意思是說,即使他突然遇到了災難,他也可以有三個躲避災難的地方,以保證自己的安全。
孟嘗君在齊國擔任宰相時,曾經遭到了其他貴族的排擠和攻擊。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他預先為自己準備了三個藏身之處。這三個藏身之處分別是:齊國的鄉下、魏國的都城和楚國的郢都。壹旦他在哪個國家遇到了危險,他就會立即前往另外兩個國家躲避。
這個典故反映了孟嘗君的機智和遠見,也說明了他在政治和軍事上的才能。
3.狐假虎威
最後壹個與孟嘗君相關的典故是“狐假虎威”。這個故事講述了壹只狐貍欺騙了壹只老虎,借老虎的力量保護自己的故事。
在戰國時期,孟嘗君曾經在魏國擔任過宰相職務。當時,魏國的國君魏武侯對他非常信任,並將他視為自己的知己。但是,孟嘗君也有壹些野心,他想在魏國建立自己的威望,並取代魏武侯的地位。
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孟嘗君收買了壹只老虎,並將老虎放在了自己的家中。有壹天,當魏武侯前來探望他時,看到了這只老虎,他非常驚訝和害怕。孟嘗君趁機向魏武侯表示,只有像老虎這樣強大的人才能夠保護自己,並建議魏武侯將自己的王位禪讓給他。
這個故事說明了孟嘗君的機智和狡猾,也反映了他在政治和軍事上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