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教練都喜歡楊旭,球迷都不大看好他呢?其實楊旭就是中國男足的縮影,他在鋒線上的表現,集中反映了中國男足的真實水平。比如他在世預賽對陣弱旅的帽子戲法,被譽為虐菜高手。比如對陣強隊時候難堪大任,坐實了虐菜高手的稱號。而中國男足也就是這樣,面對弱旅的時候踢得風生水起,面對稍微強點的對手就歇菜了。
眾所周知,因為外援政策的執行,我們國產前鋒的日子很不好過。甚至有的球隊整條進攻線都是外援,根本沒有國產前鋒立足之地。就是在這樣嚴峻的環境下,國產鋒線即使有出場時間,也無法保證戰術地位,因此將鋒無力的問題帶到了國足。楊旭上賽季在天海出場31次有8球3助攻表現,他能在夾縫中生存下來已經很不容易了。當然不是楊旭就是最好的選擇,但這是國家隊主教練為數不多的選擇了。
從裏皮執教時期,到現在李鐵的執教,兩人的戰術風格基本大差不差,都是傳統的4-3-3或者4-2-3-1體系,比較依仗中鋒支點作用。之所以這樣的配置,主要還是國足基本功和戰術執行能力不行,壹些復雜細膩的配合根本踢不出來。在比賽打不開局面,或者遭遇對手密集防守的時候,有壹個中鋒球員在前場當支點和終結點,這樣戰術更容易展開。
放眼現在的國足的鋒線,中鋒人選只有楊旭和董學升,歸化球員打中鋒消耗太大,臟活累活就交給了國產中鋒了。從熱身賽的情況來看,董學升的狀態比較好,楊旭畢竟還是年齡大了。如果不出意外接下來的世預賽上,董學升將會獲得更多的機會。還是那句話,符合在中超有主力地位,有不錯的狀態的鋒線球員本身就少,在矮子裏面拔將軍,所以好與不好,妳暫時還只能選擇他,這才是中國足球發展的瓶頸。
雖然有很多人不喜歡楊旭,但是他在國家隊已經征戰幾百場,進了不少關鍵球,論本土中鋒誰表現最好?可能楊旭排在第壹,他不僅在裏皮眼中是壹顆重要棋子,在佩蘭和高洪波時期,壹直是絕對主力,很多人噴楊旭並沒有道理,能夠在三個主帥眼裏都是重要球員,說明他的實力還是超群。
裏皮喜歡楊旭的理由也很簡單,本來國足中鋒球員極少,表現優秀的中鋒更少,楊旭屬於拔尖那種球員,裏皮的戰術需要中鋒壓陣,楊旭是必不可少的球員,只要有裏皮帶領的國家隊比賽,肯定少不了楊旭是絕對主力,除了楊旭實力超群之外,原來他在國家隊十分賣命,這與其他國家隊球員踢 養生 球,成為散步帝相比,那還是可圈可點,他全場飛奔,讓人十分感動,說明他的敬業精神十足,這是國足缺乏的高貴品質,不管是哪個當主教練,都喜歡這種球員,也屬於米盧說的態度決定壹切,黃飛龍歪談 體育 認為,水平不好,但可以用敬業精神去彌補,有的球員雖然水平好,但是敬業精神並不好,作為主教練當然喜歡選擇前者。
教練不敢冒險,這點看出來信心不足。
楊旭對陣弱隊發揮很出色,遇到強隊基本就是失聯了,不是壹兩次,已經養成習慣了。
估計在訓練時能符合教練要求,問題是比賽取勝不僅僅是靠訓練水平高的,還要看在對抗中的發揮。
球迷雖然不專業,但是不能說沒有水平。
妳好,很高興能回答妳的問題。
先從作者提出的題目入手,可以看出兩個方面:1)教練都喜歡楊旭;2)球迷不喜歡楊旭。
下面從這兩個方面分別回答:
A.個人勤奮,場上場下態度認真
在中國現有的球隊體系裏面,整體特別突出的“球星”幾乎沒有,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奢求某壹位球員多麽優秀。楊旭作為普通的壹名球員,其實能力也是算壹般。可是能力壹般可以通過勤奮刻苦,場下積極鍛煉,場上積極拼搶跑位,搶斷來彌補也算是明知之舉。這壹點我們通過比賽就能看到:多數情況下,中鋒拿不到球依然積極拼搶。關鍵時刻扮演關鍵先生,幫助球隊拜托困境,也顯示出自己的價值,從下面這張捂眼的圖片中可以看出這點。
2019賽季天津天海在壹片動蕩中度過,沈祥福作為救火教練接手球隊以後並沒有改變球隊頹廢的狀態。在天津天海跟山東魯能的比賽中,天海壹度被魯能4:0領先後,沈祥福派上楊旭作為中鋒,楊旭上場幾分鐘後,抓住壹次機會獲得壹個進球。進球後楊旭指了指自己的腦袋,示意應該用“腦袋踢球”,隨後又做出了壹個捂眼的手勢表示對現在球隊表現的無奈。其實,從這樣的舉止可以肯出,楊旭也算是有情有義,真真切切關系球隊,真真切切為球隊著想。可見,球員的個人品質還是值得肯定的。
B.戰術打法優勢
提到“戰術”打法,幾乎所有懂點足球的人或者球迷都說什麽“中鋒支點作用”,“豐富球隊打法”等壹系列冠名堂皇的話。其實這些話在我看來並沒有什麽價值,都是子虛烏有的廢話。為什麽是廢話呢?中國足球現在這個差勁樣子是戰術打法不豐富嗎?是教練是白癡嗎?是教練不懂的中國足球讓壹群傻子踢球嗎?顯然不是。球隊取不到好的成績不應該動不動就換教練,應該換什麽吶?應該換球員。是的,妳沒有聽錯,就是應該換球員,是球員能力的問題,而不是教練的問題。
下面就“中鋒指點”作用列舉兩個例子。例子壹:楊旭在前往天津天海之前的東家是山東魯能。楊旭在山東魯能踢中鋒,發揮所謂的“支點”左右。但是這個“支點”的作用到底有沒有?作用到底大不大吶?其實是有作用,但是到底作用到底有多大吶?其實很好判斷。那就是跟現在魯能的中鋒佩萊相比。楊旭離開魯能後,魯能引進了意大利炮佩萊。佩萊作為魯能的中鋒,前場做球,打門,擺脫突破,傳球等技術都遠在楊旭之上。進而佩萊坐上可魯能第壹外援,隊員及教練也都非常信任他。他也給球隊帶來很多進球。這才是“中鋒支點”左右,所以名對中國球員就不要在提什麽支點左右了。
例子二:在去年的2018年世界杯上,比利時面對日本的比賽時,比利時0:2落後。比利時主帥換上了自己的空軍部隊,換上了魯能的外援費萊尼,費萊尼作為比利時中鋒扮演“支點”左右,上場十幾分後通過頭球攻破日本大門,這是支點作用吧。為什麽別人支點作用發揮的好,自己支點左右只能是個不進球的“戰術”?
所以,說那些支點作用的,其實之不過是個“謊言”。
李鐵帶領的這支中國球隊,其實還是保留過往太多中國的老隊員。這些隊員的打分,能力其實壹般。所以即便是李鐵這樣壹位中國教練也很難帶領中國隊沖進世界杯。同樣的球員,類似的打法,難免少不了“中鋒支點左右”。現有李鐵的國家隊裏面僅有董學升和楊旭算是不錯的中鋒。二者選壹,都會選楊旭。因為他的國家對經歷豐富,進球比董學升多。加上,現在可用的球員,或可以替換的球員基本沒有,所有只能在瘸子裏面拔將軍,不用也要用。
但是楊旭的能力表示,其實只能用壹般來形容。面對弱隊的時候,中國的整體壓制和控球能力較強,交給他球的機會也會多,自熱而然機會多,自己可以把握的機會也就多,進球也多。遇到伊朗這樣的強隊,前鋒中鋒都要參與防守,進攻也就是象征性的進攻壹下,所以球隊的成績自然不會好,因為大部分的時間球隊都在防守哪來進球的機會。這種情況下,楊旭自然獲得機會也就更少。所以,哪壹個球員的表現其實更多需要整體球隊的支持,不能因為壹場球而否定壹個球員。球隊強則個人強,個人強,球隊則強。球迷正式沒有看到這壹點,只是認為楊旭在弱隊上表現的好,而在強隊上卻表示壹般,進而不喜歡他。
其實,我們大可不必這樣想,每個球員都有自己的特點,只要發貨出自己的優勢,全力以赴即可。
老問題,中鋒支點作用,有壹個好的大中鋒,對豐富球隊的打法有很大的作用,中國找不出來這樣的,楊旭拿來湊數!
教練喜歡用楊旭,兩個方面的原因吧,第壹:楊旭比較聽話,踏踏實實,本身有高中鋒的支點作用, 第二:國內沒有比他好的高中鋒了,缺人啊,如果有個佩萊,那怕是個金信煜,也好啊
說到球迷不喜歡,其實只要是咱中國的,咱都喜歡,說不喜歡那是恨鐵不成鋼啊,楊旭妳能不光會虐菜不?硬壹點,對強隊時表現好壹點,我們至於那麽說妳不
楊旭對強隊真的不會進球啊!對弱隊還有些優勢,對強隊就不管用了[摳鼻][摳鼻][摳鼻]
不認識也沒聽說過楊旭是誰?
楊旭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