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翻譯如下:
太行、王屋兩座山,體積各達七八百裏,高有萬丈,本來在冀州南部壹角,卻在冀州以南的大平原地帶挺立了兩座高山。
看他們旁邊的老漢,姓愚名公,已年近九十。他的家正好面對著這兩座大山,太行王屋的交通完全受阻,出入都要繞很遠的路。愚公帶領家人運送著挖出的土石,壹級壹級的堆積在大坑旁邊。
有壹個聰明人笑著勸阻愚公,說:“妳壹大把年紀了,兩條腿走路都走不了多遠,卻想把這兩座大山移走,不是太愚蠢了嗎?”
愚公沒有答話。他妻子很懂得他的心思,對愚公說:“妳也不小了,妳的子孫也不少了。以後的日子還很長,用不著這兩座山上的東西,我們還是搬掉這兩座山的好。”愚公嘆了口氣說:“這山不會再增高了,咱們總有壹天會把它搬空的。”
那聰明人覺得受到了愚弄,搖著頭走了。他妻子把土石運回屋裏,勸愚公好好休息。
壹天對於人的壹生來說是很短的,而人的壹生在天地之間也只是瞬息壹現。天地賜予人的生命是無窮無盡的,為什麽總不能把這兩座山搬空呢?
為了這個信念,愚公決心要把這兩座山搬走。雖然他年事已高,但他的決心和意誌是堅決的。他要感動天地。
愚公拿著畚箕和鐵鍬開始挖山了。他挖得越深,挖出的石頭就越大。大塊的石頭被他裝在畚箕裏,再倒到很遠很遠的渤海邊去。他把畚箕放在地面上,然後用鐵鍬猛地把大石壹分為二。他不休息,日日夜夜挖個不停。他的行動感動了鄰居們,於是他也帶了壹個又壹個的子孫們來挖山。
他們挖出的石頭就地碾成細石子,用帶籠頭的大車運往渤海邊。不遠處有壹個孀婦,她沒有孩子,整日獨自壹人很苦惱。她看見愚公他們挖山不止,就自願加入了他們的行列。她每天洗衣、做飯、縫補衣裳,有空還和他們壹起挖山。
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七百裏,高萬仞。在北山居住的壹個叫誇蛾氏的神人被愚公他們感動了。壹天晚上,誇蛾氏對天壹說,天帝就答應了誇蛾氏的請求,派神將把太行王屋兩座山背走了。
山被背走了,往何處去了呢?天帝把他們背到了朔方的南部、漢水的南邊。這裏本是壹個天然良港。因山填海,陸地就增加了面積。地方壹多,就有人居住和耕種了。
有人對愚公說:“妳太不聰明了!妳挖走了兩座山,如果代代相傳地挖下去,能騰出多少地方呢?何必要搬家呢?”愚公反問他:“妳不願意搬家嗎?妳不想過好日子嗎?”他們的話說出了大家的心聲。大家擁護愚公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