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如魚得水是什麽意思?

如魚得水是什麽意思?

解 釋 好像魚得到水壹樣。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很合適的環境。

出 處 晉·陳壽《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用 法 動賓式;作謂語、賓語、補語;含褒義

示 例 明·高啟《鞠歌行》:“物有合,勢必從,~雲與龍。”

近義詞 如虎添翼、情投意合

反義詞 寸步難行

燈 謎 漁

歇後語 劉備遇孔明 --如魚得水

典 故

諸葛亮,字孔明,陽都(今山東)人。劉備,字玄德,涿縣(河北)人。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豪傑紛起,群雄爭霸,劉備為實現自己統壹天下的宏願,多方搜羅人才,特意拜訪隱居在隆中臥龍崗的諸葛亮,請他出山。他連去了兩次都未能見著,第三次去,才見了面。劉備說明來意,暢談了自己的宏圖大誌,諸葛亮推心置腹,提出了奪取荊州、益州,與西南少數民族和好,東聯孫權,北伐曹操的戰略方針,預言天下今後必將成為蜀、魏、吳三足鼎立的局面。劉備聽後大喜,於是拜孔明為軍師。 孔明竭力地輔佐劉備,而劉備對孔明的信任和重用,卻引起了關羽、張飛等將領的不悅。他們不時在劉備面前,表現出不滿的神色,秉性耿直的張飛,更是滿腹牢騷。劉備耐心地作了解釋,他形象地把自己比做魚,把孔明比做水,反復說明,孔明的才識與膽略,對自己完成奪取天下大業之重要。他說:“我劉備有了孔明,就好像魚兒得到了水壹樣,希望大家不要再多說了。” 以後,劉備在孔明的輔佐下,東聯北伐,占荊州,取益州,軍事上節節勝利,勢力不斷擴大,最終與魏、吳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以下選自諸葛亮傳: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日:“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大,而智太短淺,遂用猖獗,至於今日。然誌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裏,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壹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