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壹也。”什麽意思?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壹也。”什麽意思?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壹也”?

出自先秦荀子的《勸學

譯: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強的筋骨,卻能上吃泥土,下飲地下水,這是用心專壹的緣故。

本文圍繞“學不可以已”這個中心論點,從學習的意義、作用、態度等方面,有條理、有層次地加以闡述。大量運用比喻來說明道理,是這篇文章的特色。

荀子的《勸學》是歷來為人們所傳誦的名篇,其中有些警句,已成為勉勵學習常用的成語。這裏節選三段,在原文中本不相連,但是意脈壹貫,可以獨立成篇。文章大量運用比喻來說明道理。這些比喻取之於人們熟悉的事物,又包含豐富的含義,因此,道理能說得淺顯明白,發人深思。

文章以“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能夠“上食埃土,下飲黃泉”與“蟹六跪而二螯”,卻“非蛇蟮之穴無可寄托”進行對比,說明學習必須專心致誌,不能粗心浮氣。這兩個比喻,強調了學習必須堅持不懈,並照應了上文的層層論述。第三段至此結束。通過這壹段的層層比喻,我們可以清楚地理解學習必須持之以恒。至此,開篇提出的“學不可以已”的中心論點,已得到了深入的闡發和充分的證明。

作者介紹: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況,字卿,華夏族(漢族),戰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位於今山東蘭陵縣)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其學說常被後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說’比較,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