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字讀chǔ。
筆劃:8
部首:木
結構:左右結構
筆順:橫、豎、撇、點、撇、橫、橫、豎
釋義:
1.舂米的棒槌
杵,舂杵也。——《說文》
斷木為杵,掘地為臼。——《易·系辭》傳
2.捶衣用的短木棒。如:杵砧(搗衣的槌棒與墊石);杵聲(棒槌搗衣的聲音)。
3.築墻、築堤時,用來填實泥土的棒槌
築謂之杵。——《廣雅》
杵以梧。——《禮記·雜記》
又如:杵聲(築城填土的杵槌聲);杵木(築土的木槌)。
4.古代的壹種棒形兵器。形如杵
5.搗,砸
傲童不謳歌,舂築者不相杵。——《新書》
6.用長形的東西戳。如:用指頭杵他壹下。
造句:
1.杵臼形制簡單,是主要的谷物脫殼工具。
2.結果:發現杵臼附著式固位的種植贗復體在行使功能時其腭部、牙槽骨、種植體周圍骨界面的應力值均遠高於桿卡附著式固位的種植贗復體。
3.本文報告采用股骨轉子間杵臼狀外展截骨術治療兒童髖內翻10例(14髖)。 年齡為6~12歲。
組詞:
1.促杵[cù chǔ]
意思是謂急促地搗衣。
2.鈴杵[líng chǔ]
意思是僧、道遊方時手持的響器。
3.杵聲[chǔ shēng]
意思是以杵搗物聲。搗衣聲。
4.杵杖[chǔ zhàng]
意思是臨時用來拄著地面支撐轎子的木棍。
5.杵臼[chǔ jiù]
意思是泛指舂搗物品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