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思維壹般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壹是形象思維的主體即人,其生理基礎主要是人的右腦及其機能。美國腦科學家R.W.斯佩裏等通過對“裂腦人”的研究證明,人腦右半球和知覺、空間等有關,具有對音樂、圖形和整體性映像等形象信息的鑒別能力。
而左半球則同抽象思維、邏輯分析等有關,有言語的、概念的、分析及計算等能力。可見,右腦是形象思維活動的主要區域。
二是形象思維的UI想或者說是思維課題,是人腦所能夠反映的整個客觀世界。形象思維的素材不是原始的感性材料,而是在感覺、知覺基礎上形成的事務的意象,這些意象不再是客觀事物的直觀映像,而是初步概括了事物某些本質特征的觀念性形象。
例如,科學研究中廣泛使用的抽樣試驗、典型病例分析及各種科學理論模型等,都體現出其形象概括性的特點。
三是形象思維的基本單位,也即形象思維的“細胞”或意象(image,源自心理學,也譯作“影像”、“心象”等)。壹般認為,表象是感性認識,是關於個別的認識,但意象已是理性認識,是關於壹般的認識了,它是對感性認識進行分析與整合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理性認識。
四是形象思維的壹般過程,大致上可以分為形象感受、形象存儲、形象識別、形象創造及形象描述等五個階段。這五個階段環環相扣又互相聯系,既相互獨立、層層遞推,又有著各自不同的要求。而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創造性的想象又起著核心作用。
五是形象思維的產物,主要產生於形象思維活動的後兩個階段,即在形象創造階段初步形成,而在形象描述階段成為最終產物並形象地展現在人們面前。所以,形象思維的產物就是經過形象思維活動的全過程而最終形成的具有壹般代表性的典型化的新事物、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