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北京奧運會男子舉重105公斤以上級的頒獎儀式上演了感人的壹幕:該項目冠軍、德國選手馬?施泰納把亡妻蘇珊的照片和奧運金牌高高舉起,讓人們不僅看到壹個強壯的大力士,還深深感受到他對妻子深深的愛。這位德國大力士在比賽最後階段上演大逆轉,用壹枚沈甸甸的奧運金牌來祭奠亡故的妻子,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潸然淚下,成為北京奧運會上感人至深的壹幕。去年7月的壹起車禍奪去了施泰納妻子蘇珊的生命,從此施泰納就壹直隨身帶著蘇珊的照片,高強度的艱苦訓練就成為施泰納擺脫痛苦思念折磨的唯壹途徑。施泰納說:“我所有的期盼就是蘇珊在今天可以看到我的成功。我不是壹個迷信的人,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蘇珊在註視著我,她在我的心裏,給予我勇氣和力量。這是壹場獻給蘇珊的勝利。”馬?施泰納奪得的這枚奧運金牌不僅是德國16年來獲得的第壹枚奧運舉重金牌,更證明了愛能創造奇跡。
2、最堅強的瞬間
她用壹只手臂做到了常人用兩只手都很難做到的事情。她的名字叫娜塔莉婭?帕蒂卡,壹個天生右下臂殘疾的堅強姑娘,壹個被譽為為乒乓球而生的波蘭“維納斯”。13日是帕蒂卡在本屆奧運會的首次高調“出鏡”,她代表波蘭隊與中國香港隊進行女團小組賽的第壹輪比賽,雖然最終以微弱分差惜敗。但比賽中,這位獨臂女俠還是贏得了全場的尊敬和掌聲。在波蘭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147位的帕蒂卡,從7歲起就迷上了乒乓球,11歲參加殘奧會,15歲贏得2004年雅典殘奧會乒乓球冠軍。今年她還在世乒賽首輪小組賽中打敗了世界排名第六的新加坡名將李佳薇,證明了自己的實力。雖然帕蒂卡最終沒有取得本屆奧運會女單的入場券,但她卻得以代表波蘭乒乓球女隊參加女團比賽,同時也力求在殘奧會上捍衛金牌。作為殘疾運動員,帕蒂卡用別樣的美麗詮釋著體育運動的真諦,也感動著世人。
3、最感慨的瞬間
來到北京,他們千山萬水,來到奧林匹克,他們春秋冬夏。戰爭、仇殺、宗教偏見,他們在恐怖的陰影中追逐夢想:伊拉克奧運代表團在奧運會開幕不到十天才得到參賽資格,他們的隊員甚至連隊服都沒有。當穿著壹雙有些破損的“二手”跑鞋參加比賽的達娜?候賽因最後壹個跑過終點,鳥巢內歡呼熱烈掌聲連連,她躲過了兩次槍擊後依然堅持訓練,但是此前得知無法參加北京奧運會時,她壹度崩潰了。教練安慰她,4年後可以參加倫敦奧運會,21歲的達娜脫口而出:“照伊拉克這個樣子,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2012年……”中國網友得知這壹消息無不為之動容。
4、最欣慰的瞬間
在北京奧運會體操女子個人全能決賽中,出現了壹張並不年輕的面容,其眼神透出堅定與溫柔。她就是已經33歲的德國老將奧克薩娜?亞歷山德羅芙娜?許索維蒂納。為了給患白血病的兒子治病,她曾以26歲高齡復出參賽,此次是她第5次參加奧運會比賽,並獲得女子跳馬銀牌,現場觀眾對她表達了敬佩之情。“壹枚世錦賽金牌等於3000歐元的獎金,這是我唯壹的辦法”許索維蒂納說。為了能夠盡可能多的參加比賽,爭取獲得獎金的機會,許索維蒂納每次都會把體操的4個項目全部報上名。為了兒子,從26歲開始,許索維蒂納朝全能型發展。“母愛勝於天”,中國這句老話很適合許索維蒂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