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遞進關系:後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進壹層。常用的關聯詞語有:①不但?而且?②不光?還?③不僅?也?④不僅?而且?⑤不但?還?
(3)選擇關系:幾個分句分別說出幾件事情,需要從中選擇壹件。常用的關聯詞有:①是?還是?②或者?或者?③不是?就是?④?還是?⑤要麽?要麽?
(4)轉折關系:前壹個分句說了壹個意思,後壹個分句不是順著前壹個分句的意思說下來,而是作了壹個轉折,說出的意思,和前壹個分句完全相反或相對。常用的關聯詞語有:①雖然?但是?②盡管?還?
(5)假設關系:句子前面壹部分介紹壹種假設情況,後面壹部分是假設的情況實現後要產生的結果。
①如果?就?②即使?也?③哪怕?也?
(6)條件關系:句子前面提出條件,後面說明在這種條件下會產生的結果。關聯詞語有:①只要?就?②無論?都?③不管?總?
(7)因果關系:句子的前壹部分表示原因或(結果),後壹部分表示結果或(原因),常用關聯詞語有:①因為?所以?②既然?就?③之所以?是因為?
(8)取舍關系:分句表示兩種情況,選取壹種,舍棄壹種。關聯詞語有:?寧可?也不與其?不如
(9)承接關系:句與句之間表示幾個連續動作,或先後發生的幾種情況,它們前後承接,不能顛倒。
例:?先?再?最後等
試著做壹做吧,相信妳能行!
1、( )多讀多練,作文( )會進步。
2、( )妳答應去,( )該準時去叫他。
3、這本小說有趣極了,( )我壹口氣就把它看完了。
4、雨來( )犧牲生命,( )泄露秘密。
5、凡卡心想,( )在城裏受罪,( )回到鄉下爺爺那裏去。
6、我倆( )住得很遠,( )不常見面。
7、( )別人的意見不壹定全對,我們( )要虛心聽取。
8、( )要努力讀書,( )要關心政治。
9、( )軍校招生,我( )報考軍校。
10、( )走到哪裏,他( )聽到樂聲。
關聯詞有兩種:壹種是由詞組成的關聯詞,如?那麽?、?因而?等;
另壹種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而形式的關聯詞,如?因為?所以、?即使?也等。
這兩種形式的關聯詞之中,我們見的最多的是成對出現的,即第二種形式。
成對使用的關聯詞,因為每壹對都表特定的語法關系,所以它們的搭配是固定的,不能隨意調換。如我們只能用?只有?才,而說?只要?才這就不對了。
關聯詞語的使用:
(1)壹般方法:初讀句子,弄清分句之間的關系。選擇關聯詞語,填入句子。在讀句子,檢查句子是否通順,句意是否正確。
(2)兩個註意點
搭配要得當:使用壹組關聯詞語是要前後呼應,要"成雙配對",不能交叉使用,這樣才能是句意暢通、明確。
運用要合理:該用的時候用,不該用的時候就不用,不要生搬硬套。根據句子表達的需要,正確的選擇關聯詞語。
關聯句分為8種類型:
1 並列關系:概念:各分句間所表示的意思、事件或動作是並列平行關系,有的分句分別說明描述幾種情況,有的分句表示相對相反或同時發生的幾種情況。
?又?又?
?壹邊?壹邊? 例:弟弟壹邊唱歌,壹邊跳舞。
?有時?有時?
?壹會兒?壹會兒?
?既?又? 例:李老師既會拉小提琴, 又會吹笛子。
?也? 例:爸爸不抽煙, 也很少喝酒。
有的?有的,壹方面?壹方面,有時候?有時候,那麽?那麽,既?又,也,又,還,同時。不是?而是、是?不是?。
2 承接關系 概念:各分句表示連續發生的事情或動作,分句有先後順序。
?壹?就(便)? 例:我壹做好功課, 便到球場踢球。
?首先?然後?
?便?
?於是?
?才? 例:哥哥擬好作文大綱, 才打草稿。
?接著?
3 遞進關系: 概念:由兩個有遞進關系的分句組成,後壹分句在意思上比前壹分句更近壹層。
?不但?而且? 例:地球上不但有氧氣,而且還有氮氣。
?不僅?還? 例:博爾特不僅奪得了金牌,還打破了世界紀錄。
?不但不?反而?
?連?也?
?何況?
?甚至?
不但(不僅、不只、不光)?而且(還、也、又、更),而且,並且,況且,何況,尤其,甚至。尚且?何況(更不用說),別說(慢說、不要說)?連(就是)。
4 選擇關系:概念:分句所說的事情不能同時並存,而是要從中選擇壹項。
?不是?就是? 例:我們下課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寧可?也不? 例:我寧可給老師責罰, 也不說謊, 隱瞞真相。
?還是? 例:飯前吃水果好,還是飯後吃水果好?
?與其?不如? 例:與其浪費時間,不如做些有意義的事。
是?還是,或者(或、或是)?或者(或、或是),不是?就是,要麽(要就是)?要麽(要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