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課是部編版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壹篇自讀文言文。記敘了強大的秦國與弱小的安陵國之間的壹場外交鬥爭。唐雎臨危受命,出使秦國,最終不辱使命,維護了國家的利益和尊嚴。嘗試的是板塊式教學、主問題引領。
首先,是厚重的知識鋪墊。包括作者作品、寫作背景、生字正音、重要語句停連。此環節以學生自讀為主,積累文學常識,教師適時檢測自學成果。
其次,設計三個活動,對學生進行能力提升的訓練。
活動壹,朗讀訓練。(1)學生自由朗讀壹遍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註意朗讀節奏。(2)小組分角色朗讀,每人壹個角色,全體同學參與朗讀。(3)全班分角色朗讀,讀出敘述者、安陵君、秦王、唐雎應有的語氣。
活動二,疏通文意。(1)學生先齊讀註釋壹遍。(2)學生結合註釋疏通文意。(3)教師強調重要字詞的解釋。如:加惠、怫然、免冠徒跣、搶地、休祲、色撓、謝、諭。
活動三,理解人物形象,把握寫作特點。(1)秦王與唐雎在妳心目中各自留下了什麽印象?(2)找出文中的對比點,並討論其作用。(3)寫作訓練。如果時光倒流,妳是安陵國的壹位普通公民,知道唐雎的事跡後,妳想對他說些什麽?
教後反思:本節課學生活動充分,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板塊式教學思路清晰,有利於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的知識得到了拓展,能力得到了提升。
需改進的地方:文言文註釋、翻譯仍需在課下鞏固。學生的朗讀能力需進壹步提升。教材內容需要向深處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