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交往的至高境界,親而有間,疏而有密,和而不同,美美與***(分享)

交往的至高境界,親而有間,疏而有密,和而不同,美美與***(分享)

人與人,最怕是看懂後的轉身,理由很簡單,不想再繼續交織蒼白的故事;

心與心,最怕是深知後的冷漠,原因也簡單,不想再用熱烈來燎不起的火焰。

懂後與深知的兩個結果都壹樣,都會埋汰過去。

不是故事不精彩,只是人家好奇過後懂了就索然無味;不是深知不惜,那是懂得太多讓人不覺有興趣。

交往的至高境界,親而有間,疏而有密;和而不同,美美與***。

人與人之間最褒有精彩的往來與有興趣的期待, 也只有保持若近若離的距離。

不驚於精彩故事背後的蒼白延續;不必惶恐不安於親近過後的冷漠。

若,不索取太多不該懂得,至於他人懂不懂或交不交織,熱烈與冷漠都是壹陣風來雲去,無痕拂過。

悵然自失的人,是太過於把心粘附而後的受不了的冰冷脫離。

人心若變,本不顧及。只因自己太過於顧及。

人與人,需要保持距離的覺悟。

從根本上說,這也就是互相尊重對方的獨立人格的覺悟。

惟有親密有間才能最大限度的感受美好的存在。

“刺猬法則”來源於西方的壹則寓言:

在寒冷的冬天裏,兩只刺猬要相依取暖,壹開始由於距離太近,各自的刺將對方刺得鮮血淋漓。

後來它們調整了姿勢,相互之間拉開了適當的距離,不但互相之間能夠取暖,而且很好地保護了對方。

心理學家總結得出,人與人之間其實就像是相互取暖的刺猬,只有適度的距離才能更加和諧地相處,以至於不被彼此刺傷。

就像俗話說的“距離產生美”。

保持距離感,設置的是物理距離或心理距離,而不是感情距離。

適度的距離覺悟親而有間,和而不同,然則溫暖!

孔子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憶當年,私交好的王安石與司馬光在北宋政壇上互為勁敵,輪流擔任宰相壹職。在同壹君主的質問下,兩人表現出驚人的壹致,大為贊賞對方的人品與才華。

自宋神宗壹句“卿等君子也”後,壹段關於“君子和而不同”的佳話就此流傳。

如果說,道不同不相與謀。那麽,和而不同,就可相與謀了。

並不意味著對妳個人道德品質的否定。待人做事有原則有分寸有底線,這才是君子。

先哲伏爾泰曾經說過壹句話:“我完全不同意妳的觀點,但是我願意用生命來捍衛妳說話的權利”。

親而有間,和而不同。

每個人的生命都屬於獨自個體,思想方式迥然不同,處事的方法,這是壹種距離但不排斥對方的方法方式,並不意味著對個人道德品質的否定,雙方的關系距離卻不因思想迥然而拉遠。

交往的質量就是距離。

掌握壹門交往的學問,真是不易。

好得壹塌糊塗的兩個人,合久必分。

合久必分的兩個人也因好得壹塌糊塗,看似不分妳我,不分妳我之中有分妳我的獨體。

妳會發現,妳最要好的朋友之間,是有距離的。這個距離,不遠,也不近,不疏,也不密,是壹顆心對另壹顆心的不絕欣賞,是壹段情對另壹段情的永恒仰望。

交往的質量在於距離,適度的距離就是交往的質量。固然也是親而有間,和而不同,則順意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