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蔭杭(1878年—1945年),字補塘,中國近代史上的進步學者、法學家。出身於無錫書香門第,自幼就受到祖父和父親的嚴格教育。1895年入讀天津中西學堂,1897年考入南洋公學讀書,因成績優異,於1899年被學校送往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他在日本時受到孫中山、黃興等人的革命影響,於1900年春和壹批留日學生成立了勵誌會,從事反清活動。同年,與勵誌會會員楊廷棟、雷奮等人創辦期刊《譯書匯編》月刊。這是留學生創辦最早的雜誌,大量銷往上海蘇州等地。1902年日本東京專門學校(今早稻田大學)本科畢業。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07年7月在早稻田大學獲法學學士學位。後赴美留學,1910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法學碩士學位。1910年在北京家法政學校授課。1911年辛亥革命後,經張謇推薦,任江蘇省高等審判廳長。1916年被任命為京師高等檢察廳長。楊蔭杭主張司法獨立,1917年5月調查津浦鐵路管理局租車購車舞弊案時,曾傳訊交通總長許世英,轟動壹時。1919年辭職回無錫老家。1920年移居上海,任《申報》副總編兼主筆。1923年遷居蘇州,任開業律師和自由評論家。1937年遷居上海法租界,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上海私立大同大學教書。1945年在蘇州中風去世。1民國時女教育家楊蔭榆是他的妹妹,錢鐘書的夫人楊絳是他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