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在莆田二十四景中,仙遊十景是哪些?

在莆田二十四景中,仙遊十景是哪些?

寶塔放光、龍潭虎穴、九峰疊翠、 獅山象嶺、奇峰騰霧、貓阪警步、炎光普照、茅碥積雪、仙橋古渡、玉女垂簾。

仙遊寺位於周至縣城南17公裏的黑水峪口。這裏四山環抱,壹水中流,峰巒奇絕,甘泉飛瀑,是西安西南線西端融自然與人文景觀於壹體的著名旅遊景點。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與蕭史的愛情故事發生在這裏,弄玉自幼擅長吹簫,通曉音律。它與風流俊逸、才華出眾的蕭史誌趣相投,結為夫妻,住在寺邊的玉女洞。悠揚動聽、超凡脫俗的簫聲引來祥龍瑞鳳,他們雙雙結伴成仙而去。這就是“乘龍快婿”典故的由來。

隋文帝仁壽元年(公元601年),在興建行宮,起名仙遊宮,現留南北二寺在黑水河南北兩岸。南寺稱仙遊寺,北寺稱中興寺,二寺之間有壹“黑水潭”,亦稱“仙遊潭”。寺周圍九峰列障,清溪似帶。

編輯本段 回目錄 仙遊寺 - 景點歷史現有寺吸引遊客原因之壹,是這裏有許多歷代著名文人墨客的軼聞遺跡,其中有東漢末年的經學大師馬融、唐代王勃、岑參、李商隱、朱慶余等,特別是著名詩人白居易曾在這裏壹氣呵成寫下了以李隆基和楊玉環的愛情故事為主題的長詩《長恨歌》,成為時代相傳的千古絕唱。白居易還寫有《送王十八歸山寄題仙遊寺》:“曾於太白峰前住,數到仙遊寺裏來。黑水澄時潭底出,白雲破處洞門開。林間暖酒燒紅葉,石上題詩掃綠苔。惆悵舊遊那復到,菊花時節羨君回。”在岑參的《冬夜宿仙遊寺南涼堂呈謙道人》中,仙遊寺的山光水色如在眼前:“太乙連太白,兩山知幾重。路盤石門窄,匹馬行才通。”“昨夜山北時,星星聞此鐘。秦女去已久,仙臺在中峰。簫聲不可聞,此地留遺蹤。石潭積黛色,每歲投金龍。亂流爭迅湍,噴薄如雷聲。”“夜來聞清磬,月出蒼山空。空山滿清光,水樹相玲瓏。回廊映密竹,秋殿隱深松。燈影落前溪,夜宿水聲中。”文人士子和騷人墨客多喜這裏清幽脫俗,常來仙遊寺遊覽休息,相與酬唱,遞作笙簧。

仙遊寺處於壹個東西稍長、南北較短的谷地中,是黑河水出終南山時沖出的壹道灣。時間已是下午,斜陽西照,南面列岫崔嵬,森壁爭霞,東面麥苗青青,深谷蓄翠,西面在陽光的逼射下,黑河水清光瀲灩,閃爍不定。而以法王塔為中心的仙遊寺,出檐挑角,掩映錯落,竟籠罩在壹片金色中!靜謐,莊嚴,與山外的喧囂、寒冷回然不同,使人生出壹種神聖的溫暖的感覺。

實際上,這座塔是隋文帝詔令建造而又經過唐代重修的。關於隋文帝楊堅,由於他代周自立是“以下犯上”,而且不悅詩書,所以傳統的史家對他有壹種文化心理上的抵觸情緒。他的江山也不是打來的,後代喜歡英雄的老百姓對他也所知不多,甚至他的兒子楊廣的知名度也要遠遠超過他。原因是楊堅針對北周末年“刑政苛酷,群心崩駭”(《隋書》卷壹)的局面,大崇惠政,躬履節儉。與以前的多數帝王都不壹樣,他是以佛法的寬容精神為旗幟而收攬天下人心的。楊堅壹反北周滅佛的政策,大興佛教。結果不足十年,民眾歸心,天下大治,戶口滋盛,倉庫盈積,結束了三百年來的割據戰亂,全國復歸壹統,為盛唐的出現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隋文帝如何以佛法的精神治理國家?這座法王塔就是壹個最好的證據。

站在塔下,仰望著被斜陽直射而發出耀眼光芒的塔身,透過歷經千余年風霜雨雪浸蝕而斑斑駁駁的磚縫,我仿佛看見了當年那幢幡繽紛眩目浮空的場面,聽到了那梵唄贊響鐘鼓訇然的聲音。隋文帝大興佛教中最有影響者,莫過於仁壽年間(601年—604年)分三次在全國壹百壹十余州普建舍利塔。仙遊寺的這座塔即其中之壹。而且,據《廣弘明集》所載,是第壹批30座塔中的第壹座。

文帝在未即位前,有天竺沙門贈送了壹包舍利子,雲“大覺遺身”。即位後,曾與曇遷禪師數之,競未能數清。仁壽元年(601年)六月十三,文帝誕辰,下《隋國立舍利塔詔》,令從京城分送舍利,於雍、岐、涇、同、華、蒲、並、定、相、鄭、嵩、亳、汝、泰、青、牟、隨、襄、楊、蔣、吳、蘇、衡、桂、番、交、益、廓、瓜、虢等30州各立壹塔供養。《詔書》中說:“朕歸依三寶,重興聖教。思與四海之內壹切人民,俱發菩提,***修福業,使當今現在爰及來世,永登善因,同登妙果。”請高僧大經30人各率侍者、官吏,並賫熏陸香百二十斤,分送舍利於各州起塔。起塔之時,任人布施,但錢只限止10文以下。若不夠,可役用正丁,取用庫物。限十月十五日午時,30州舍利同時置於石函內入塔。總管、刺史以下,縣尉以上,息軍機、停常務7日,專門辦理建舍利塔之事。

編輯本段 回目錄 仙遊寺 - 景點珍寶由於西安市黑河引水工程的興建,仙遊寺法王塔發現的鎏金銅棺於98年10月20日被打開,棺中琉璃瓶內存放著國內首次發現的10粒隋代舍利子。後發現內有雙面刻紋石碑壹塊、石函壹具。考古人員對銹蝕嚴重的銅棺進行了除銹處理,將鎏金銅棺輕輕置放在搪瓷盤內的白紙上,用竹鑷仔細地清理銅棺表面上殘存的絲織線,然後用除銹機對銅棺蓋與棺身結合處進行清理。在前側與棺身結合處發現壹絲縫隙,內有絲織狀物品。考古人員用竹簽向棺蓋下輕輕探去,另壹人手托銅棺,棺蓋輕輕被打開。銅棺內露出壹小堆絲織物包裹的東西。將包裹的絲織物品清理後,露出壹個精美的琉璃瓶。琉璃瓶高4.6厘米,瓶外徑1.3厘米。瓶內存有10粒舍利子。

據史籍記載,隋文帝楊堅自小養育在馮翊般若寺,長大後返回楊家時,女尼智仙交給他壹袋舍利子***31粒。公元601年,他詔令全國31州建舍利塔分別供奉,同時入塔,包括西安仙遊寺法王塔。如今其它30座塔及舍利子情況不明。舍利的出土,水庫的建設,寺塔的重修,這壹切都意味著仙遊古寺已迎來了壹個新的時代了。

景點內索引:

仙遊寺依山傍水、風景如畫,“仙遊十景”尤其值得欣賞。寶塔放光、龍潭虎穴、九峰疊翠、獅山象嶺、奇峰騰霧、貓阪警步、炎光普照、茅碥積雪、仙橋古渡、玉女垂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