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0日,微博上壹條題目為“中國式碑劇”的信息在網上傳出,迅速火爆全網。該信息稱,為吸引日商投資,黑龍江省方正縣花費70萬元為侵華日軍逝者立碑,惹怒了全國。
方正縣立碑事件起因2011年7月30日,壹則關於“黑龍江方正縣為吸引日商投資花了70萬為侵華日軍逝者立碑”的微博在網上被瘋狂轉發。此碑墻上的名單正是“日本開拓團民亡者名錄”。
2007年,方正縣政府逐級申報到相關部門,用了約2年時間籌集資金,在2011年7七月份把這座碑墻建了起來。
7月31日下午,方正縣相關領導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立此碑的意義:壹方面是讓前來參觀的日本人可以找到養父母的名字,另壹方面也是為了方便後人了解真實歷史,感受中華民族“以德報怨”的胸懷,完全是帶著反省歷史、祈願和平的想法立碑的。
方正縣立碑事件背景想必大家都知道1931年“九壹八事變”,事件之後日本為了占領東北及中國,不僅增兵,制定且實施了移民計劃。
日方制定了《向滿洲移住農業移民百萬戶的計劃》,此計劃設定20年之間移民100萬戶、500萬人的目標。
從1937年開始,日本加速向東北移民,到日本戰敗投降,日本***向東北移民(僅指開拓團)大約為33多萬人,分屬860個不同的“開拓團”。此舉意圖非常明顯:反客為主,霸占東北。
到了七七事變後,移民政策變本加厲,非常猖獗,也就是“國策移民階段”。
8月25日,日方正式把"二十年移民百萬戶計劃"列為七大"國策"之壹。為了掩蓋其目的,日本把"移民團"改稱"開拓團","移民事業"改稱"開拓事業"。
1937年8月,還制定了相關法律,日本移民“搖身壹變”成為東北“地主”。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開拓團”四處逃命,此時老人、婦女、兒童最悲慘,約有1.5萬名成員在逃命途中留在了東北方正縣。長途跋涉,再加上疾病等原因,死亡了大約5000人,還有約4500人留在了方正縣,接受了方正縣“以德報怨”的待遇。
砸碑五壯士 2011年8月2日,五人分別從河南、河北、湖南等地趕往北京,到北京會合後,再坐火車前往黑龍江方正縣。還準備了兩桶紅色油漆和幾把小榔頭,到達公墓附近,發現有警戒,於是他們繞行到山後,爬山壹個多小時,從公墓後面繞進去。砸了約壹分鐘,被發現了,在多人撕扯中繼續砸了5分鐘,隨後大批警察感到,5人被帶到方正縣公安局。接著做了筆錄,但5人不認為自己是犯罪,拒絕簽字,最後也沒有強迫。
當晚8點30分,警方說同意放人,但前提是必須要馬上離開。5人口頭保證後,被護送到收費站,他們上了告訴後,警方才返回。
8月4日下午,北京大約有20位路人士打出“迎接砸碑五壯士凱旋”的橫幅。“民間對日索賠第壹人”童增給每人發了2000元的現金獎勵。
事件後續方正縣在巨大的社會輿論壓力下,方正縣政府在2011年8月5日晚,組織人員拆除了開拓團石碑,並且連夜運走。有網友現場勘察後表示,原來的碑地只剩下壹些廢料和壹個土坑,看不到任何石碑的痕跡。
石碑被拆除後,方正縣老百姓都非常高興,據說有人專程跑到中日友好園林門前放鞭炮慶祝。
中國人壹向愛好和平,曾經對他們“以德報怨”,而日方又是怎麽“報德”的呢?至今,日本還在壹直搞什麽xx神社,壹部分勢力否認自己的罪行,沒有壹點悔意。方正縣的“碑劇”還好收場了,不然可能會發展成“悲劇”。